APP下载

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2021-04-07薇,郭佳,杨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月龄病程气道

卢 薇,郭 佳,杨 萌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肺炎(pneumonia)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肺炎是导致我国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1]。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叫小叶性肺炎,是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此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气促、喘憋、肺部啰音等。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菌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部分患儿可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2]。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病原菌的多样化及近年来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使此病的临床治疗不断面临新的挑战[3]。目前,西医对此病患儿主要是进行抗感染、吸氧、祛痰、止咳等治疗。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中药理论为依据,将中药材研成细末并调成糊状,直接贴敷在患者特定穴位上的一种治疗方法[4]。沐舒坦的有效成分是盐酸氨溴索,其具有稀释痰液、降低痰液黏稠度、增强呼吸道纤毛运动功能的作用[5]。本文主要是研究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间收治的16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 版)中关于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6];月龄介于6 ~60 个月(5 岁)之间;病历资料完整;发病至入院的时间≤8 d ;其家长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让其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呼吸道先天畸形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缺陷;近期内应用过免疫抑制剂;接受过器官移植术;对用药的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穴位贴敷组、沐舒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40 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中,有女22 例,男18 例;其月龄为7 ~56 个月,平均月龄为(22.06±11.48)个月;其病程(指发病至入院的时间)为1 ~7 d,平均病程为(4.12±1.75)d。在穴位贴敷组患儿中,有女19 例,男21 例;其月龄为6 ~57 个月,平均月龄为(23.34±12.05)个月;其病程为2 ~7 d,平均病程为(3.85±1.46)d。在沐舒坦组患儿中,有女21 例,男19 例;其月龄为8 ~51 个月,平均月龄为(21.80±11.67)个月;其病程为1 ~8 d,平均病程为(3.97±1.74)d。在联合组患儿中,有女20 例,男20 例;其月龄为7 ~56 个月,平均月龄为(23.64±10.90)个月;其病程为1 ~7 d,平均病程为(3.91±1.56)d。四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在四组患儿入院后,对其均进行抗感染、吸氧、雾化吸入、补液、止咳、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沐舒坦组患儿进行治疗,其用法是:静脉滴注,每次用药2.5 ml(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每天用药2 次。用穴位贴敷疗法对穴位贴敷组患儿进行治疗,方法是:取麻黄100 g、白芥子90 g、半夏90 g、大黄40 g、胆南星90 g、黄芩90 g。将上述中药材碾磨成药粉,加入少量温水调成糊状。将药糊压成大小为1 cm(长)×1 cm(宽)×0.5 cm(厚)的药饼,将药饼贴在患儿的天突穴、膻中穴、双侧肺俞穴和神阙穴上,外用一次性无菌自黏性敷贴覆盖。每天贴敷1 次,每次贴敷的时间为0.5 ~2 h。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沐舒坦对联合组患儿进行治疗。沐舒坦的用法与沐舒坦组患儿相同,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与穴位贴敷组患儿相同。连续为四组患儿治疗5 d 后评估其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用痊愈、好转和无效评估其疗效。痊愈:治疗5 d 后,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对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显示其肺部病灶消失。好转:治疗5 d 后,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对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显示其肺部病灶明显缩小。无效:治疗5 d 后,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未减轻,对其进行X 线胸片检查显示其肺部病灶未缩小。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联合组患儿、沐舒坦组患儿、穴位贴敷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2.5%、75% 与45%。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三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沐舒坦组患儿与穴位贴敷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沐舒坦组患儿与穴位贴敷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表2。

表1 对比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表2 四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两两比较的统计学结果

3 讨论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易发生支气管肺炎主要与其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及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7]。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年人短且狭窄,其气道黏膜娇嫩且血管丰富,缺乏弹力组织的支撑,其腺体分泌不足,易导致气道干燥,且其呼吸道纤毛的运动功能较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其气道内的分泌物。婴幼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其咳嗽反射较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功能低下,其体内抗体和补体的数量较少,导致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不足,故其易罹患呼吸系统疾病[8]。另外,婴幼儿的肺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肺间质发育旺盛,其肺内含气量少而含血量多,因此易发生感染。婴幼儿在发生支气管肺炎后其气道易被黏液阻塞,可增加其发生肺间质性炎症、肺不张、肺气肿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应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积极的治疗。沐舒坦是一种黏痰溶解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沐舒坦能作用于气管、支气管杯状细胞,使痰液中粘多糖的纤维素裂解,进而可稀释痰液;此药可抑制杯状细胞和黏液腺体合成黏蛋白,促进黏液腺的分泌,进而可降低痰液的黏稠度;此药可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加速气道内痰液的排出;此药可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合成及分泌,从而可对肺组织产生保护作用[9]。另外,沐舒坦还能有效地抑制炎症介质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及释放,降低炎症介质和肿瘤坏死因子对气道及肺组织造成的损伤[10-11]。中医认为,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咳喘”的范畴。肺脏为华盖,外邪入里首先犯肺,且小儿肺脏娇嫩,邪气入侵后易炼津成痰,热郁痰结、壅肺阻络,进而发病。《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指出,肺失宣降、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咳痰”的主要病因[12]。中医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多以降气平喘、宣肺化痰为主要原则[13]。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等为理论依据,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治法,使外敷的药物通过穴位经络传至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和脏腑、调理精气血津液的目的[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对肺炎患者进行穴位贴敷、针灸等治疗能增强其免疫力,改善其肺功能,抑制其气道内炎症介质的分泌与释放,缓解其气道痉挛和支气管黏膜水肿[14]。本研究中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所用的中药有麻黄、白芥子、半夏、大黄、胆南星、黄芩。其中麻黄可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白芥子可温肺、豁痰、利气,半夏可降逆止呕、化痰散结,胆南星可清热化痰、熄风定惊,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可泻下通腑、清湿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抑菌、消炎和抗病毒的作用[15]。本研究中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选取的穴位为天突穴、膻中穴、双侧肺俞穴和神阙穴。对天突穴进行中药贴敷能治疗痰涎及咳嗽[16]。对膻中穴进行中药贴敷能补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17]。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对该穴位进行中药贴敷可激发正气,提高免疫力[18]。神阙穴为元神之门户,是奇经八脉中任脉上的要穴。对神阙穴进行中药贴敷可对五脏六腑起到调节作用[19]。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咳痰、咳喘等症状,缩短其病程。另外,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且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沐舒坦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治疗不仅能起到排痰、抗炎、促进PS 生成等作用,还能提高其免疫力,调节其脏腑功能,进而可促进其痊愈。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沐舒坦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减轻其临床症状,缓解其病情。

猜你喜欢

月龄病程气道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