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盐酸氨溴索和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2021-04-07纪小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头孢他啶炎症性感染性

纪小梅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四川 成都 610100)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多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等病原菌感染引起,是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其肺部一旦遭受病原菌的侵袭极易发生感染性肺炎。此病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喘、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感染性肺炎患儿若未能够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因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1-2]。盐酸氨溴索和头孢他啶都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常用药。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盐酸氨溴索和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 年11 月至2019 年8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 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实用儿科学》(2012 年版)中关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标准者[3];2)进行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同时伴有发热、咳喘、气促等症状者;3)家长签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先天性脏器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者;2)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者;3)母亲在妊娠期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者;4)母亲在分娩时胎膜早破、羊水污染者。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6 例患儿。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31 例,女性25 例;其日龄为1 ~29 d,平均日龄为(15.1±4.0)d ;其体质量为2.6 ~4.3 kg,体质量的平均值为(3.5±0.8)kg ;其病程为1 ~6 d,平均病程为(4.0±0.2)d。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29 例,女性27 例;其日龄为3 ~28 d,平均日龄为(16.1±2.0)d;其体质量为2.5 ~4.2 kg,体质量的平均值为(3.4±0.7)kg;其病程为2 ~7 d,平均病程为(5.0±1.1)d。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体质量、病程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头孢他啶进行治疗。头孢他啶(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61)的用法是:取30 mg/kg 的头孢他啶,将其加入到20 ml 浓度为10% 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3 次/d。为观察组患儿联用头孢他啶和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头孢他啶的用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盐酸氨溴索(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358)的用法是:取7.5 mg 的盐酸氨溴索,将其加入到15 ml 浓度为10% 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2 次/d。对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治疗7 d 后采集每例患儿3 ml 的空腹静脉血。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对获得的血清进行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检测。进行血清PCT 检测时使用的方法是化学免疫发光法,进行血清CRP 检测时使用的方法是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sTREM-1、MCP-1 检测时使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法[4]。比较两组患儿各项血清学检测指标的水平。2)记录两组患儿咳喘症状消失的时间、退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吸痰的频次、住院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正负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喘症状消失的时间、退热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 <0.05 ;其吸痰的频次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详见表1。

2.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CRP、PCT、sTREM-1、MCP-1 水平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CRP、PCT、sTREM-1、MCP-1 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sTREM-1、MCP-1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咳喘症状消失的时间(d) 退热的时间(d) 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d) 吸痰的频次(次/d) 住院的时间(d)观察组 56 3.19±0.98 3.49±1.96 3.99±1.12 4.15±1.10 9.09±2.42对照组 56 6.60±2.25 7.02±2.41 7.79±2.37 7.50±2.58 13.73±3.24 t 值P 值10.398 0.000 8.586 0.000 8.504 0.000 10.848 0.000 8.938 0.000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CRP、PCT、sTREM-1、MCP-1 水平的比较(±s )

表2 在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CRP、PCT、sTREM-1、MCP-1 水平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血清CRP(mg/L) 血清PCT(ng/ml) 血清sTREM-1(ng/L) 血清MCP-1(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6 30.73±3.26 3.15±0.97 2.07±0.26 0.04±0.01 3.09±0.40 1.15±0.19 126.69±49.27 70.98±24.36对照组 56 31.06±3.17 7.50±2.35 2.09±0.30 0.14±0.04 3.11±0.37 1.79±0.37 127.42±50.67 86.06±24.71 t 值P 值0.546 0.566 12.804 0.000 0.377 0.707 18.150 0.000 0.275 0.784 11.515 0.000 0.077 0.939 3.252 0.00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患儿的病死率高达20%,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性肺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菌侵犯新生儿的终末气道、肺泡、肺间质所致。研究发现,在对感染性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需要联合祛痰药对其进行治疗,以维持其呼吸道的通畅[5]。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祛痰药。

机体发生炎症性反应后,多种炎性因子会被大量释放。PCT 和CRP 可反映机体炎症性反应的严重程度。sTREM-1是评估机体发生炎症性反应严重程度的敏感标志物。通过检测该指标可准确地辨别肺炎的具体类型。机体发生炎症性反应后,血清MCP-1 的水平可不断升高。此物质在感染区域可大量蓄积,使局部炎症性反应的程度加剧,进而可造成恶性循环,不断加重机体功能受损的程度[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盐酸氨溴索和头孢他啶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此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猜你喜欢

头孢他啶炎症性感染性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头孢他啶钠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思考心电图之177》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新型抗菌药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研究进展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