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的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1-04-07李玲君王雅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治疗室乐克室性

李玲君,王雅男,安 婷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是导致患者罹患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心电图的特征,可判定其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及其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时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可降低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小剂量的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在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接受诊治的92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 例患者分为联合组(n=46)和常规组(n=46)。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0 例;其年龄为43 ~77 岁,平均年龄为(66.45±3.11)岁。在联合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19 例;其年龄为44 ~76 岁,平均年龄为(66.81±3.44)岁。两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压及调节血脂异常等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胺碘酮〔生产厂家为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9993254,规格为0.2 g×10 片/ 盒〕进行治疗。胺碘酮的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200 mg/ 次,3 次/d。连用1 周后,将服用剂量调整为200 mg/ 次,2 次/d,连续用药3 个月。在此基础上,对联合组患者加用小剂量的倍他乐克(生产厂家为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2025390,规格为50 mg×20 片/ 盒)进行治疗。倍他乐克的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 次,1 次/d,连用2 周后,将服用剂量调整为50 mg/ 次,1 次/d,连续用药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接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本研究中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或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室性心律失常得到明显改善,早搏次数下降的幅度>70%)、有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或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室性心律失常有所改善,早搏次数下降的幅度为50% ~70%)及无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或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室性心律失常未得到改善,早搏次数下降的幅度<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静脉炎、窦性心动过缓、恶心及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78%)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82%)更高,χ²=4.9286,P=0.0264。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04%)相比,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17%)更低,χ²=3.8655,P=0.0492。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心功能不全患者常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目标为降低患者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稳定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控制其心率。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该病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血压调节能力差、血管舒缩功能降低等情况,进而可导致其出现眩晕、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且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上常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及控制心率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但多数抗心律失常药都存在负性肌力作用,导致药物的应用范围受限[2]。胺碘酮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该药存在较轻的负性肌力作用,常被应用于心肌缺血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3]。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抑制α- 受体、扩张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冠脉灌注量等作用[4]。倍他乐克是一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β 受体阻滞剂,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β 受体阻滞剂是降低心脏兴奋性的抑制剂,可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进而降低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5]。β 受体阻滞剂可直接作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变部位, 降低其心肌的耗氧量,减缓其心率,改善其心肌缺血的症状,进而降低其猝死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4.78%)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82%)更高,P <0.05。与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04%)相比,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17%)更低,P <0.05。此研究的结果与牛翠芳[6]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小剂量的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治疗室乐克室性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门诊治疗室患者发生晕厥的应急护理措施
蒙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