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1-04-07吴洪兵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监测技术室性

吴洪兵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人民医院内科,贵州 兴仁 562300)

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进行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心血管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一般。近年来,临床上逐渐开始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诊断心血管疾病[1-2]。本文主要是比较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且经综合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得到确诊;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正常;病历资料完整;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对检查的依从性差;病历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在这7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9 例,女性患者33 例;其年龄为26 ~84 岁,平均年龄为(62.85±2.34)岁。

1.2 方法

在这72 例患者入院后,分别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测。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测的方法是:在患者胸前的相应部位涂抹导电液体,将DMS 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的电极贴在其胸口的相应位置,用胶布对电极进行固定。将各电极片的导线与记录盒连接,让患者斜肩挎好记录盒,以不影响其日常活动为宜。开启动态心电图分析仪,持续记录患者24 h 内在活动、静息、坐位、卧位、立位等不同状态下的心电波图形。嘱患者在24 h 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向患者发放一个记录本,让其详细记录24 h 内的活动和感觉情况(如何时上楼、上厕所、吃饭,何时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不适感等)。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这72 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的方法是:选择三导便携式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具有发送数据、双向存储数据、固定电话数据传输等功能)作为心电监护终端,用于监测患者24 h 的心电图。将心电监护终端与GPRS 网络监护中心联网,心电监护终端监测到的数据会实时传送至GPRS 网络监护中心,并通过计算机记录及分析监测数据,然后将诊断结果和相应的处治措施通过网络以发短信的形式反馈至心电监护终端。在监测期间,告知患者当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手动记录此类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具体感受,并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将记录内容发送至GPRS 网络监护中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这72 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时其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ST-T 段异常改变及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这72 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的结果显示,其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ST-T 段异常改变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分别有0 例、8 例、4 例和5 例,其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ST-T 段异常改变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分别为0%、11.11% 和5.56% 和6.94%。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这72 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的结果显示,其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ST-T 段异常改变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分别有4 例、14 例、11 例和10 例,其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ST-T 段异常改变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分别为5.56%、19.44% 和15.28% 和13.89%。与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这72 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相比,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测时其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ST-T 段异常改变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检出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和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这72 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的结果[n(%)]

3 讨论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诊断其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相比,对其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能持续监测并记录其24 h内不同状态下的心电信号,能准确地捕捉其异常的心电现象。心脏远程监护技术由心电监护终端、监护中心服务器和GPRS 网络监护中心三部分组成。心电监护终端负责釆集、处理患者的心电信号,自动识别区分其正常和异常的心电信号,GPRS 网络监护中心能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并及时将诊断结果和相应的处治措施通过网络以发短信的形式反馈至心电监护终端,告知患者及医护人员,从而达到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实时、持续监护的目的[4-5]。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相比,采用心脏远程监护技术对其进行心电图监测的效果更好,其心脏异常的检出率更高。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监测技术室性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