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高校学生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预防性疫苗的认知和影响因素调查

2021-03-29朱玖宵蔡文清郭港生陈嘉琪胡程远白丽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学类总体受访者

朱玖宵 蔡文清 郭港生 陈嘉琪 胡程远 白丽萍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人数约为50万,其中约8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在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达13 万之多,占全球新增病例的1/3,约有44%的患者死亡[2]。我国宫颈癌高发病率及较高死亡率的现状,反映出在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3]。在新发病例中,年轻的性活跃女性感染率最高[4],且另有调查显示男性患者HPV 感染率也处于较高水平[5]。高校学生是疫苗接种的重点关注对象和靶向人群之一,研究其对HPV疫苗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2月选取广州市内十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共对1304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26份,有效回收率为94.02%。

1.2 样本抽取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以大学城内高校数量作为基准,分别抽取五所大学城内高校与五所大学城外高校。第二阶段根据问卷预调查得出的大学生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占比为2∶8,分别抽取八所非医学类高校与两所医学类高校。第三阶段在抽取的高校中根据五个年级类别进行抽样。最终将样本量分配区域分为:大学城内医学类高校、大学城内非医学类高校、大学城外医学类高校、大学城外非医学类高校。配比为1∶4∶1∶4。

1.3 方法

1.3.1 调查工具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6-15],设计调查问卷《广州市高校学生对HPV疫苗接种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并在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受访者认知;②影响受访者接种的因素;③受访者基本信息。

1.3.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统一的问卷设计向被选取者了解情况或征求意见。同时,进行线下问卷的发放,走访部分高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多因素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共回收有效问卷1226份,其中女性占总体比例的69.00%,男性占总体比例的31.00%;专业分布:非医学类占总体比例为76.67%,医药类占总体比例的23.33%;年级分布:大三占比最大(27.24%),其次是大一(25.94%);户籍分布:城市户口占比为58.08%,农村户口占总体比例的41.92%;月生活费调查以800~1199 元和1200~1599 元为主,分别占24.31%和36.05%。对样本的父母学历情况进行统计,初中及以下占总体比例的31.65%,高中或中专占总体比例的31.48%,大专或本科占总体比例的28.55%,本科以上(包括硕士、博士等)占总体比例的8.32%。

2.2 HPV及HPV疫苗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2.2.1 不同基本信息下HPV及HPV疫苗知晓率的比较 曾听说过HPV 的高校学生有706名,占总比例的57.59%;未听说过HPV 的有529名,占总比例的42.41%。曾听说过HPV疫苗的高校学生有860名(70.15%)。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户籍、父母受教育程度及月生活费情况下受访者的HPV及HPV疫苗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基本信息下HPV及HPV疫苗知晓率的比较[n=1226,n(%)]

2.2.2 高校学生对HPV疫苗知晓情况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进一步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因变量赋值(1=知晓;0=不知晓),自变量中以男性、医学专业、研究生年级、农村户籍、2000 元及以上月生活费为参照,结果显示,性别、专业、年级、户籍等与HPV疫苗知晓情况有统计学关联,受访者中女性、城市户籍、医学类专业、高年级、月生活费高者对HPV疫苗的知晓程度高(P<0.05)(表2)。

表2 高校学生对HPV疫苗知晓情况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3 高校学生对HPV及HPV疫苗具体认知情况

能够正确指出“HPV 对男性有害”“HPV 可以通过母婴传播”“HPV 可以导致生殖道疱疹”“HPV 有许多类型” 的分别占总体调查对象的31.3%、31.3%、27.4%、25.8%;能够正确指出“HPV疫苗不可终身有效”“HPV疫苗对没有性生活的女性效果更好”“HPV疫苗通常在半年内打三针”“HPV疫苗孕妇可以接种”和“HPV疫苗适合男性接种”的分别占总体调查对象的25.1%、43.4%、33.4%、26.6%和25.4%(表3)。提示对于具体HPV及HPV疫苗的相关问题,高校学生还是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认知水平相对较低。

表3 高校学生对HPV及HPV疫苗的具体认知情况(n=1226)

2.4 高校学生对HPV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调查高校学生对HPV疫苗接种相关的问题,结果显示,能够正确指出HPV疫苗类型为三种的有372名(30.34%);正确指出HPV疫苗接种地点的仅有52名(4.24%)。

受访者了解HPV 的主要途径为“各种网络途径等新媒体”(69.37%),“家人、朋友等”(50.47%)和“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49.3%)(图1)。

图1 了解HPV 相关知识的途径分布情况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广州市高校学生对HPV及HPV疫苗的知晓率分别为57.59%、70.15%,在排除受调查人群社会、经济和教育等情况的差异下,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庞震苗等[16]、中山大学曾晓敏等[17]的研究结论对比,发现听说过HPV及HPV疫苗的人群比例有大幅度提升(两篇文献指出听说过HPV 的高校学生占比分别为26.8%和21.1%,听说过HPV疫苗的高校学生占比分别为15.2%和13.1%),但是对于HPV及HPV疫苗的具体知识水平仍旧极低。HPV 九价疫苗适宜的接种时间为16~26岁,正为高校学生群体。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一个群体,高校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和选择情况必将成为疫苗发展的重要环节[18]。高校学生关于HPV疫苗的认知存在地区、年级、性别差异等,因此在进行科普宣传时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根据人群特点及区域特点制定不同方针,提高受众对HPV及HPV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高校学生了解HPV 的主要途径为各种网络途径等新媒体,家人、朋友或者电视报纸等传统途径。因此可以借用新媒体[19]开展多元化形式的宣传,针对性地开展创意推广,将HPV及疫苗相关知识汇编成趣味短视频、动画、文章等,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向高校学生推出,做好正确科普。并通过此类社交平台积极与高校及高校学生群体进行互动、答疑,开展公众讨论,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突出作用。

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应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科普教育协调发展,让城市与农村的群众都能及时深入地了解HPV及其疫苗的知识。一项调查中表明[5],作为伴侣的男女双方都应做好HPV 筛查,防止交叉感染。这表明并非只有女性是HPV 的受害者,加强对男性进行HPV疫苗的宣传也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HPV疫苗作为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手段,在减轻社会、国家及个人的经济负担方面已初显成效。提高人群对HPV 的认知水平是HPV疫苗成功推广和运用的关键。这些建议和策略或许有助于政策部门更好地制定中国未来HPV疫苗接种计划,推动宫颈癌综合防治工作顺利开展[20]。

猜你喜欢

医学类总体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医疗体育功能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医学类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探析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