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

2021-03-29杨太旺黄红恩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灌肠结肠血浆

雷 兵 杨太旺 黄红恩 李 晶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江西九江 332000

慢性肾脏病(CKD)病理表现为肾脏结构异常及功能障碍,该病患者初期无特殊表现,但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恶化,肾功能损伤不断加重,可累及机体多个系统,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威胁。该病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西医治疗该病以消除原发病因为基础,给予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透析等[1]。而祖国医学中,将CKD 纳入“关格”“癃闭”“虚劳”等范畴,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受外邪侵袭或体虚劳倦,日久则致肝肾之阴损伤、精血失养[2]。因此,中医治疗该病以滋阴清热、补益肝肾为主,其中中药灌肠是常用的方法。而随着技术进步,中药结肠透析慢慢取代中药灌肠,且在CKD 的临床治疗中受到重视。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CKD3~5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结肠透析对CKD3~5期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CKD3~5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9±3.17)岁;病程1~9年,平均(6.43±1.70)年;CKD 分期:3期10例,4期13例,5期7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38.72±3.22)岁;病程1~10年,平均(6.51±1.68)年;CKD 分期:3期11例,4期12期,5期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CKD 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肾脏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中CKD的诊断标准及分期标准。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4]中肝肾阴虚证的诊断标准,主症:小便短少、泛恶呕吐或干呕;次症:面部烘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舌脉: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所有患者均处于CKD3~5期。排除标准:①不能坚持结肠透析者;②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者;③入组前3个月内接受过肠道手术或存在肛区或肠道出血症状影响插管者;④合并感染性疾病或严重原发疾病如高血压、心脏衰竭等患者。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CKD 对症治疗: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尽量食用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的食物,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血压、改善贫血、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禁止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治疗,使用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院内协定处方灌肠方,方药组成:大黄、煅龙骨、煅牡蛎、六月雪各30 g,金银花、牛膝各15 g,配液200 mL,采用直肠保留灌肠治疗。具体操作:嘱患者排空大便,将灌肠方配液200 mL,温度37~38℃,取侧卧位,使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后将其插入患者肛门,深度20~25 cm,缓慢将配液灌入直肠,保留1 h。1次/d。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透析治疗,采用M100型结肠透析机(北京智力有限公司)治疗。具体操作:利用结肠透析机使用清洗液进行反复全结肠清洗,同时置入引流细导管,直至排出无渣液体;结肠清洗完成后使用37~38℃的灌肠方配液200 mL,予高位结肠保留灌肠,在肠腔保留2 h,3次/周,非结肠透析日进行直肠保留灌肠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营养状态。①炎症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晨起空腹时,抽取静脉血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②营养状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血浆前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hs-CRP(mg/L) IL-6(g/L) TNF-α(g/L)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组(n=30)治疗前治疗3个月6.51±1.28 5.46±1.04*73.11±4.81 66.82±4.67*92.57±6.79 78.36±6.24*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值6.52±1.29 3.48±1.02*0.030 0.976 7.445 0.000 73.09±4.85 63.45±4.63*0.016 0.987 2.807 0.007 92.74±6.94 71.62±6.15*0.096 0.924 4.214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血浆前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的比较(g/L,±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的比较(g/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 转铁蛋白 血红蛋白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组(n=30)治疗前治疗3个月31.74±2.26 32.93±2.31*2.33±0.38 2.57±0.47*2.59±0.53 2.87±0.55*92.31±6.24 96.81±7.38*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值31.69±2.18 34.28±2.33*0.087 0.931 2.254 0.028 2.34±0.41 2.84±0.54*0.098 0.922 2.066 0.043 2.60±0.51 3.17±0.58*0.075 0.941 2.056 0.044 92.28±7.16 106.72±7.61*0.017 0.986 5.120 0.000

3 讨论

CKD 患者常伴有持续性的微炎症反应及营养不良症状,其中机体炎症反应可抑制患者食欲,引发或加重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可减弱机体防御功能,增加感染风险,进而加重机体炎症反应。二者于疾病过程中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5-6]。而祖国医学中,将肝肾亏损、精血失养作为该病的核心病机,重视对患者肝肾功能的调理。

中药灌肠方中大黄可凉血泄热、解毒通经;煅龙骨可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收敛固涩;煅牡蛎可重镇安神、潜阳补阴;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牛膝具有较好的补肝肾的作用;六月雪可疏风解表、清热利湿。同时现代药理中,大黄、六月雪具有抑菌的效果,还有一定的调节消化系统的作用,有利于减轻微炎症反应,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煅牡蛎可镇静、镇痛;金银花可清热解毒,抗炎、抗菌效果较好;牛膝可抗炎、镇痛、增强机体免疫力[7-10]。因此,CKD 患者应用此方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效果,减轻微炎症,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但中药灌肠操作前缺少对肠道的清洁过程,药物无法实现与肠粘膜的有效接触,灌肠药物作用于肠道的深度较浅,作用范围以直肠为主,同时灌肠后患者容易排便,导致肠管内保留的有效药量较少,药物保留时间短,故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而中药结肠透析以传统低位保留灌肠为基础改良发展,借助结肠透析机能够有效清除高位结肠肠道内的粪便、毒素以及异常菌群,使药液达到高位结肠并在肠道内保留较长的时间,从而显著增强治疗效果[11-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血浆前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转铁蛋白、血浆前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灌肠比较,结肠透析的方式能更充分地发挥中药灌肠方的药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机体营养状态。

覃祚莲等[15]对CKD3-4期患者在不同渗透压下行中药透析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高渗透压恒温结肠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CKD 患者的微炎症、抗氧化及营养状态,延缓CKD 进展,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中,应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使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指标也显著改善,与该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

但是,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纳入样本量较少,个别患者临床数据缺失,随诊不规律,部分研究结论可能不具有普遍规律性。若能增加样本量,补充临床数据,本研究结果将更具说服力。CKD 患者病史较长,疾病进展过程中易发生波动,本研究仅对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短期指标水平进行观察,未追踪指标长期变化。若能进行长期跟踪随访,对治疗后患者机体微炎症及营养状态改善的整体趋势会有一个更加客观准确的认识。此外,本研究未设置基础治疗对照组。若能增加基础治疗组进行对照,可更好地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差异。

综上所述,CKD3~5期患者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的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微炎症反应,促进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善。

猜你喜欢

灌肠结肠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