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视内镜硬镜引导气管插管对肥胖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03-29许春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喉镜插管气管

许春城

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普宁 515300

临床中,在对疾病实施治疗时,多采用气管插管技术,其为供氧、气道通畅以及避免误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气管插管技术的实施却可能导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如咽喉部损伤、牙齿损伤等;同时在插管刺激的作用下,还可能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发生变化,如血压上升、气管痉挛、心率加快以及心律失常等,尤以气管插管难度较大的肥胖患者为甚[1]。若肥胖患者本身存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则可能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演变为灾难性的后果。随着麻醉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帝视内镜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插管的困难程度,为肥胖患者进行气道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帝视内镜硬镜属于一种具备气道处理措施多种优点的可视化插管辅助设备,具有插管可视化、插管刺激小、血流动力学稳定、组织损伤少等特点,但是有关帝视内镜硬镜对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产生影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2]。因此,本研究选取100例行手术气管插管麻醉的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帝视内镜硬镜对肥胖患者气管插管时BIS 和心血管反应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需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0岁,平均(47.51±5.72)岁;体重80~120 kg,平均(101.51±2.19)kg。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1岁,平均(47.78±5.84)岁;体重81~121 kg,平均(101.66±2.23)k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年龄18~61岁;②体重80~121 kg;③ASA 分级为Ⅱ~Ⅲ级。排除标准:①伴随冠心病;②伴随高血压疾病;③伴随糖尿病;④伴随精神障碍;⑤存在气管插管困难情况。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具备丰富经验的麻醉科医师进行麻醉,术前禁饮、禁食,常规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监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heart rate,HR)、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给予补液。

对照组应用Macintosh 直接喉镜引导气管插管,按照传统插管操作方法,左手握住喉镜,右手使患者口腔张开,将喉镜的镜身插入患者右舌方,逐渐移动镜身到口中央,将舌压到左侧;缓慢插入镜身定位到会厌,正确摆放镜片的位置后,喉镜向前上提45°,就可以看到声带;沿着喉镜手轴向患者足侧方向推进,避免牙齿和软组织损伤;右手握住气管插管,维持声带视野,从患者口右侧插入气管导管,导管通过声带进入气管直到球囊消失;抽出针芯,进球囊过声带1~2 cm,听诊完成定位后对导管进行固定,与麻醉机连接后通气。

观察组应用帝视内镜硬镜引导气管插管,患者选择平卧位,由麻醉医师用左手将患者下颌上提,右手持气管导管中上部管身,维持镜体平行于口裂,从舌头正中进入口腔;通过显示屏找到悬雍垂,转动镜体和患者纵轴平行,让镜体与舌根紧贴,沿着舌头正中并顺着口咽曲线向下插,可视后前倾镜体,并下压箭头直至会厌下,上提镜体并后仰镜子,则能够看到声门;在对准声门的情况下左手轻轻将气管导管向气管中推,退出镜体后将气管导管插入适当深度。最后连接麻醉机,显示屏有波形出现后将气管导管固定,设置潮气量,呼吸控制[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BIS(气管插管前后)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HR[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 变化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的BI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BIS 高于气管插管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BI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 变化情况的比较(±s)

表1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BIS 变化情况的比较(±s)

组别例数 气管插管前 气管插管后 t值 P值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50 50 43.96±1.33 43.61±0.51 1.737 0.085 50.96±2.17 43.81±0.71 22.144 0.000 19.448 1.618 0.000 0.109

2.2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的MA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MAP、HR 高于气管插管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MA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比较(±s)

表2 两组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比较(±s)

组别例数 MAP(mmHg)气管插管前 气管插管后 t值 P值HR(次/min)气管插管前 气管插管后 t值 P值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50 50 67.61±5.11 69.06±4.55 1.499 0.137 80.61±6.45 69.31±4.36 10.263 0.000 11.171 0.281 0.000 0.779 64.86±4.79 66.81±4.41 0.206 0.837 79.81±5.57 67.06±4.53 12.557 0.000 14.389 0.279 0.000 0.780

3 讨论

由于喉部有丰富的传入神经支配,在实施气管插管的过程中会对自主神经反射产生激化。在应用普通喉镜实施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在看到双侧杓状软骨突出间隙时上提普通喉镜会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继而导致HR 加快、血压升高等情况。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多种麻醉插管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全身麻醉诱导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比如帝视内镜、可视喉镜等[5-8]。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BIS 高于气管插管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的MAP、HR 高于气管插管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应用帝视内镜硬镜过程中不需要采用喉镜,各项操作均可在可视状态下进行,从口腔中线进入,减轻或避免了对会厌、舌根以及咽部黏膜肌肉产生的刺激,并可在无需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显著减轻了气管和声带的损伤程度,因此患者的心血管反应较小[9-13]。BIS 属于一种麻醉药对脑作用的监测仪,其能够反应麻醉深度中睡眠成分,且能够实施持续检测脑电参数,属于监测镇静深度的重要指标,继而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予以有效预测[14-15]。此外,帝视内镜管身为可绕行的记忆金属,可依据患者声门高低任意弯曲合适角度,非常适合声门高、头颈活动受限的肥胖患者[8]。

综上所述,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时应用帝视内镜硬镜的效果显著,优于Macintosh 直接喉镜,有效控制稳定了BIS 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喉镜插管气管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做喉镜检查痛苦吗?
“波”开迷雾 “镜”益求精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