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奖励政策的导向干预对儿童乳牙龋病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

2021-03-29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龋病乳牙医护人员

赫 佳

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辽宁大连 116021

乳牙龋病是指发生在儿童乳牙时期的龋病,具有患龋率高、发病早、龋蚀发展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其发病机制与患儿乳牙形态、喂养习惯、食物等因素息息相关,但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早期可影响患儿咀嚼功能,损伤牙体结构及口腔软组织,严重可导致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其他组织感染等并发症[1-2],通常情况下会给予非创伤性修复手术终止病变,阻止病情发展,恢复牙齿形态及功能[3]。但是由于此病可能会引起患儿发音功能障碍及面部美观改变,加上患儿年龄较小,对手术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自主配合能力较差,从而增加手术难度,导致治疗依从性较低,耽误治疗进程[4]。有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童龋病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配合程度,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5]。本研究将168例乳牙龋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基于奖励政策的导向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5月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收治的168例乳牙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4例)。对照组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3~6岁,平均(4.56±1.25)岁;体重指数(BMI)20~25 kg/m2,平均(22.46±1.87)kg/m2;慢性龋病28例,急性龋病25例,静止性龋病20例,继发性龋病11例。观察组中,男43例,女41例;年龄3~6岁,平均(4.62±1.31)岁;BMI 21~27 kg/m2,平均(23.46±2.02)kg/m2;慢性龋病27例,急性龋病25例,静止性龋病20例,继发性龋病12例。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乳牙龋病诊断标准[6],且符合非创伤性修复手术指征[7];②患儿及其家属无精神意识障碍且全程接受治疗;③每例患儿选取一名主要照护家属,家属无传染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者;②伴有口腔炎症者;③患儿或家属严重沟通障碍者;④家属不能保证每日参与护理8 h 以上。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非创伤性修复手术与常规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4周,具体操作如下。①治疗前:准确核对患儿信息,并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关于乳牙龋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危害等;通过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形式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护理重要性及预后效果,获得患儿信任,消除其紧张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介绍以往成功案例以提高患儿治疗信心。②治疗中:手术操作时,应待患儿适应手术室环境后再进行,医护人员面对患儿口腔,尽量靠近患儿,并时刻关注患儿情绪状态,予以亲切关怀;由于患儿缺乏自控能力,若手术过程中需要清除口中液体时,医护人员应采用吸唾设备吸去口中液体;当患儿存在烦躁、焦虑、兴奋等情绪时,及时给予其安慰让其闭口休息,或待其安静配合后需进行手术操作。③治疗后:医护人员嘱咐患儿及其家属1 h 内不能进食,还应多与患儿家属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消除家属焦虑情绪,让其正确引导患儿,协助配合治疗。④日常护理:家属做好口腔清洁,选用纱布或软毛牙刷做好牙齿清洁,监督患儿每天按时刷牙,保证清洁;合理调整饮食,减少甜食或含糖量较高的食物;若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现象时,及时带领患儿进行口腔检查并予以相关治疗。

观察组给予基于奖励政策的导向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建立奖励小组,由2~3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患儿及其家属通过学习正视疾病,不否定患儿,其有进步时给予奖励;治疗效果不佳时,不要对其表现出失望情绪,更不要采取强制性措施实施护理,应及时给予关怀与鼓励,增强治疗信心。②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儿评估其心理需求,通过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观察患儿身体、情绪、心理等变化,让患儿将喜欢的礼物或希望得到的肯定表扬,用小卡片记录并交予家属,使家属与医护人员明确患儿心理需求。③对于取得进步或完成较好的患儿,实施物质奖励,如食品、礼物、钱等;对于尽力完成但进步不明显的患儿,不要施加过大的压力,给予社会性,如微笑、表扬、拥抱、点赞等,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④实施物质奖励时,应循序渐进,可采取积分制,刺激或激励患儿,切忌不要一次性给予过大的奖励,必要时可适当给予言语奖励,针对患儿的努力、进步、成果等,进行公开表扬;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予以鼓励,并告知其继续积配合治疗,加快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记录两组患儿修复总有效率,其评估标准[8]包括显效:龋齿无病变,修复体牢固完整,无继发龋齿;有效:龋齿病变改善,修复体边缘缺损,表面磨损均<0.5 mm,无继发龋齿;无效:修复体边缘缺损,表面磨损均≥0.5 mm,伴有继发龋齿、根尖周炎、牙髓炎等症状。总有效=显效+有效。②记录两组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VAS评分[9]评估疼痛程度,包括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满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③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儿配合度其评判标准[10]包括完全配合:患儿安静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基本配合:经干预后,患儿勉强配合护理工作;不配合:在家属或医护人员沟通后,拒绝护理等其他治疗。总配合度=(完全配合+基本配合)例数/总例数×100%。④随访后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11],从护理效果、医护人员的专业性、随访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估,分为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总满意度=(满意+部分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修复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总配合度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配合度的比较[n(%)]

2.3 两组治疗时间及术后VA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时间及术后VAS评分的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时间及术后VAS评分的比较(±s)

组别例数 治疗时间(min) 术后VAS评分(分)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84 84 24.83±5.61 39.54±8.32 13.435 0.000 1.25±0.33 2.12±1.05 7.245 0.000

2.4 两组护理满总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乳牙龋发病率高达70%,并日益增长,目前临床将非创伤性修复技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手工器械清除龋坏组织、修复龋洞,创伤性小,容易被广大患儿及其家属接受,但大部分患儿自控力及治疗依从性较差,容易产生焦躁、抑郁、不安等情绪,影响治疗进程,因此如何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成为目前医护人员的护理重点,基于此,通常会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干预,以消除患儿及其家属的消极情绪,从而提高配合度[12]。基于奖励政策模式的发现,实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奖励机制的行为治疗,更容易被患儿接受,由于每个乳牙龋病患儿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各种奖励物品,以激发患儿治疗积极性,对于表现好的患儿进行表扬奖励,表现不好的给予鼓励安慰,一旦患儿及其家属熟悉并了解奖励机制,不仅能强化患儿的正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抑制不良行为[13-14],同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在使用奖励政策时,优先考虑心理奖励,相对于物质奖励来说不会增加经济负担,而且对患儿有良好的心理裨益,不会存在攀比好胜的心理[15-16]。

本研究中采用基于奖励政策的导向干预,通过建立奖励小组、评估心理需求、实施奖励或鼓励等模式,了解患儿心理动向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表扬,使其明白积极配合治疗或完成较好时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激发患儿主动配合治疗,减少消极情绪;对于治疗效果不佳或配合度不太高的患儿,给予言语激励或表扬,鼓励患儿改正,不断进步,树立治疗信心。观察组治疗总配合度(96.43%)高于对照组(8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于奖励政策的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龋齿病变,修复体边缘缺损,与朱丽德孜·托列别克等[17]的研究一致;同时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奖励政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后疼痛,分析原因可能是给予奖励政策的干预模式通过医护人员与家属培养患儿自信心,奖励或表扬刺激患儿,建立其良好行为习惯,消除不良行为,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手术时长,减少术后疼痛[18],与叶春等[19]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此外观察组治疗总配合度与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奖励政策的护理模式通过表扬奖励患儿鼓励其建立良好习惯,激发其上进心,培养其自我约束能力,提高治疗配合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增强家属与患儿之间的感情,改善护患和谐[20],张玉清[21]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基于奖励政策的导向干预应用于儿童乳牙龋病治疗期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龋病乳牙医护人员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乳牙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