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下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影响

2021-03-29李彭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肌电图肌纤维盆底

李彭蓉

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湖北宜昌 443000

分娩是人类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分娩也会对女性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其中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尤为突出,严重危害产妇产后生活质量[1]。盆底肌肌力减退是引起盆底功能改变的主要因素,目前临床研究普遍认为无论哪种分娩方式都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的损伤,且分娩过程中使用助产钳等辅助器械、巨大儿、引导助产术等可能加重对盆底肌的损伤[2-3]。而盆底肌功能减退引起的便秘、性功能障碍及尿失禁等对产妇产后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因此,产后对盆底肌功能进行评估以及积极地康复训练对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肌电图可通过肌电仪检测生物肌肉细胞的电信号波动,并直观反映在仪器屏幕上,供医师对肌肉活动性进行评估。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15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剖宫产下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盆底肌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完成分娩的15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6)。其中观察组产妇实施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康复运动疗法。观察组中,年龄25~32岁,平均(28.61±3.24)岁;孕前体重指数19.06~25.44 kg/m2,平均(22.25±3.19)kg/m2;孕龄36~39周,平均(37.83±1.14)周;新生儿体重2495~3758 g,平均(3125.26±629.31)g。对照组中,年龄25~34岁,平均(29.52±4.26)岁;孕前体重指数19.00~25.45 kg/m2,平均(22.21±3.20)kg/m2;孕龄36~40周,平均(37.91±1.56)周;新生儿体重2481~3765 g,平均(3128.26±631.31)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初产妇;②年龄>18岁;③孕龄>36周。排除标准:①伴有妊娠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产妇;②有盆腔手术史、损伤史;③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或恶露不止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⑤孕前检查存在盆底功能障碍;⑥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产钳等助产器械;⑦认知障碍或伴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电刺激康复疗法:在产后7 d 开始康复治疗。治疗前嘱产妇排尽大小便,取半卧位,放松并张开双腿,采用U2型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菲尼克斯公司),将治疗探头放入阴道内,电刺激前强度从0 mA 逐渐增强,最大电刺激强度为产妇可感受刺激但不产生疼痛感。30 min/次,2次/周,持续治疗3个月。

对照组采取常规运动康复疗法:在产后7 d 开始康复治疗。产妇取平躺位,双腿屈曲分开,吸气并用力收缩肛门,达到最大收缩程后维持7 s 左右,后呼气放松7 s 左右,10~15 min/次,3~8次/d,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盆底肌肌力分级Ⅰ类肌纤维肌力为阴道肌肉收缩强度维持在最大收缩强度40%以上的持续时间,其中持续时间1、2、3、4 s 分别为Ⅰ、Ⅱ、Ⅲ、Ⅳ级,持续时间≥5 s 为Ⅴ级;Ⅱ类肌纤维肌力为阴道肌肉快速收缩强度在最大收缩强度60%以上的重复次数,其中重复次数1、2、3、4次分别为Ⅰ、Ⅱ、Ⅲ、Ⅳ级,重复次数≥5次为Ⅴ级。于产后3 d 进行评估[5]。

1.3.2 盆底肌肌电图参数 采用U2型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法国菲尼克斯公司)检测产后盆底肌肌力,记录盆底肌速度值(盆底肌最大收缩速度)、峰值(盆底肌收缩强度最大时的肌电图)、活力值(盆底肌收缩后肌电图数值-收缩前肌电图数值)、放松值(盆底肌平静状态下的肌电图数值)、做功值(盆底肌从平静状态到收缩强度最大时做的功)。上述指标参数数据越高,提示盆底肌肌肉活动性越强,于产后3 d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或校正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盆底肌肌力分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Ⅱ类肌纤维肌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力Ⅰ级占比低于对照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Ⅳ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后盆底肌肌力分级的比较[n(%)]

2.2 两组产后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比较

观察组产后盆底肌速度值、峰值、活力值、放松值、做功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后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比较(±s)

表2 两组产后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比较(±s)

组别 速度值(μV/s) 峰值(μV) 活力值(μV) 放松值(μV) 做功值(mW)观察组(n=77)对照组(n=76)t值P值20.16±4.11 17.86±4.36 3.358 0.001 18.62±3.02 16.19±2.12 5.754 0.000 15.72±3.15 13.55±2.06 5.036 0.000 2.66±0.71 1.49±0.52 11.616 0.000 96.81±16.62 81.36±18.14 5.494 0.000

3 讨论

女性妊娠期间,盆底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不断发生代谢改变,以适应妊娠期母体需求[6-7]。但当改变程度超过机体调节做大限度时,盆底组织便会发生改变,导致盆底肌肌力减退。妊娠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母体子宫不断变大,盆底肌肌纤维松弛,肌肉组织变薄,导致张力下降,影响其收缩性,也可引起盆底肌肌力减退,故即使剖宫产产妇其妊娠期也会对盆底肌产生一定的影响[8-9]。因此产后采取有效的康复手段加快产妇盆底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避免盆底肌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Ⅰ、Ⅱ类肌纤维肌力Ⅰ级产妇占比低于对照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Ⅳ级产妇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产后盆底肌速度值、峰值、活力值、放松值、做功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与常规运动康复相比,电刺激康复疗法可改善分娩对盆底肌的损伤。陆佳红等[10]通过研究认为电刺激生物反馈可有效增强盆底肌肉肌力,改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尿失禁症状。邵亦琦、吴佳莹等[11-12]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开展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力级别、1 h 尿垫试验均显示其相比单纯肌肉训练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袁苗等[13]通过研究电刺激康复疗法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何种分娩方式,采用电刺激康复治疗均可提高产后盆底肌肌力。女性盆底组织肌肉是维持盆腔脏器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妊娠期产妇的盆底组织为适应胚胎生长发育变化,其生理结构会发生复杂变化。随着胚胎逐渐长大,子宫重量增加,因重力作用对盆底组织产生牵拉,从而造成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同时,妊娠期产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对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生影响,导致对盆底的支持力减弱[14]。分娩过程中可对盆底产生挤压,直接引起机械损伤;另外,盆底拉伸延长,盆底肌伸展程度增强,出现盆底组织处神经功能异常、结缔组织间连接分离等,间接对盆底肌造成损伤,严重者还因伸展程度超过生理极限后,导致盆底组织缺血甚至断裂产生病变[15]。电刺激康复疗法是目前方便有效的产后盆底肌训练方法,该方式是将治疗探头放置在产妇阴道内,刺激盆底神经和肌肉,增强盆底肌纤维弹性和收缩,恢复盆底肌正常生理功能,使无法正常收缩盆底肌的形成条件发射,从而达到加快盆底肌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该治疗探头可以检测盆底肌肌肉的活动电信号,并反馈给医师,对刺激电流进行适应性调节。该方法还能加快损伤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恢复,修复盆底肌处的神经肌肉反射,减轻肌肉的紧张性,促进淋巴液、血液循环等,进一步加快产后康复[16]。患者自身也可以根据仪器屏幕上的肌肉收缩变化,自主学习正确收缩肌肉的方法,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电刺激康复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可加快盆底肌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电图肌纤维盆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