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9谢柳茹朱凤娟丁丽娟黎秋妹曾小恒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助产士群组保健

谢柳茹 朱凤娟 丁丽娟 黎秋妹 曾小恒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产科,广东东莞 523000

妊娠期体重增长可以对怀孕女性营养状况进行直接反映。因大多数孕妇在孕期内缺乏科学的体重管理观念与行为,在孕前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在孕期内没有获得科学的孕期保健知识,使得孕期体重管理不佳,孕期增重过多的发生率越来越高[1]。研究证实,妊娠期体重的过度增加,会对母婴双方的机体健康造成相对较多的影响,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加大,同时还会使剖宫产术比例增加[2]。妊娠期阶段科学管理体重,已经成为孕期阶段母婴保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孕期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产前进行各项指标及影像学监测、给予科学的营养指导以及进行适当运动等,可有效控制妊娠期体重增长情况,对于孕妇合理控制孕期体重、改善母婴结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是近几年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创新型孕期保健模式。本研究对120例孕妇的孕期保健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应用于孕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孕期保健模式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中,年龄25~42岁,平均(29.8±11.3)岁;孕龄36~41周,平均(38.8±1.5)周;孕前体重指数(BMI)19~24 kg/m2,平均(21.4±2.2)kg/m2。观察组中,年龄25~41岁,平均(28.9±12.4)岁;孕龄36~40周,平均(39.1±1.3)周;孕前BMI 20~25 kg/m2,平均(21.6±2.1)kg/m2。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孕龄≥36 周;③孕妇及其家属自愿接受保健干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经产妇;②孕龄不足36周的早产孕妇;③孕妇自愿放弃保健服务。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孕期保健。参加常规孕期检查、孕妇学校教育、孕妇学校微信群。

观察组:接受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干预。保健流程:以孕妇及其家属为独立的小组,每位孕妇由1名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且资深的助产士负责主导干预,1名医生、10名助产士辅助。团队中医生负责孕检,如果存在异常要与团队助产士进行分析。助产士主要负责进行群组活动教育、体重管理干预、微信群管理等,每次活动过程中均需要由临床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和资深的助产士为主导,1名助产士作为辅助。分娩时干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产后还要定期安排进行群组会,将母乳喂养、盆底康复的相关内容向产妇进行系统的宣教,而后以微信群为依托实施进一步的教育,直到产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妇不同时间的体重控制情况、新生儿体重情况、剖宫产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不同时间体重控制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孕龄28 周时体重、分娩前体重、孕晚期每周增重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孕妇不同时间体重控制效果的比较(kg,±s)

表1 两组孕妇不同时间体重控制效果的比较(kg,±s)

组别例数 孕28 周时体重 分娩前体重 孕晚期每周增重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60 60 60.11±7.03 63.02±7.14 2.250 0.013 63.61±7.23 68.56±6.79 3.886 0.000 3.42±1.96 6.13±2.04 7.420 0.000

2.2 两组新生儿体重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22±0.29)kg,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55±0.29)kg,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3,P=0.000)。

2.3 两组孕妇剖宫产率的比较

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10.0%(6/60),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为28.33%(17/60)。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11)。

3 讨论

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临床孕期阶段孕妇保健工作内容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态势,相关的技术与方法也逐渐成熟。但保健模式相对陈旧,仍以传统生物医学为依托,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注重产前筛查和疾病诊断,往往不会注重孕妇的心理和社会支持[4]。除外,由于孕期健康教育与检查相对脱节,通常也会忽略了以孕妇为中心基本工作理念,孕妇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孕期保健的实际利用率不是十分理想[5]。助产士门诊工作模式大多数情况下以助产士为主导,为孕妇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帮助,在围生期实施连续照护[6]。随着人口政策的调整,为使社会大众对生育正常化的要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充分整合围生期保健内容,助产士门诊随之产生,但其规范化和系统化程度还有待提高[7]。

群组式助产士门诊模式在美国率先创立,是一种以孕产妇和家人为小组,并由助产士为主导的形式。这一群组方式具有明显的视野开放性、组织灵活性,将孕期保健、社会支持集中在小组内予以科学实施[8-9]。依据孕期的不同,为孕妇制定特定的教育主题,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灵活的、针对性的解决。有文献报道,这一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使护理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减少孕妇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母乳喂养率,应用效果显著[10-11]。

本研究对120例孕妇的孕期保健工作以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应用于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观察组孕妇分娩前体重、孕晚期每周增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12-13]报道相似,说明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可对孕妇孕期体重进行有效管理,改善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值得关注并推广。

在全新的医疗服务干预模式下,孕产妇对助产士门诊服务的具体需求也发生改变,从单纯关注围生期健康指导向个性化需求转变,从精神、心理、社会、情感等多个方面都渴望得到来自助产士的专业性支持[14]。随着围生保健服务模式的改变,助产士门诊的工作更加强调助产人员的专业工作经验、操作技术水平,进而使孕产妇本人乃至其家庭的卫生服务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群组卫生保健重视每一个健康生理过程,该模式的开展,能够使卫生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进而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的支持,保证和促进产前、产时、产后母婴以及家庭整体的健康[15-16]。

孕妇孕期知识相对缺乏,对体重管理也无科学指导,产科门诊医生对孕妇体重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需注重对孕期知识宣教予以加强,积极发挥孕期保健提供者在孕期保健中的作用[17]。本研究中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服务模式的观察组,更重视发挥助产团队在孕期体重管理中的作用,弥补了产科医生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18]。这一模式对助产士的能力要求更高,本研究中助产士的职称均为副主任护师,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相关理念完全与国际接轨,使孕期教育工作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19]。

综上所述,以助产士主导的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在体重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包括能够科学解决体重问题,及时获取体重管理反馈,帮助孕妇获得综合性孕期知识,赋权体重管理。这一模式的科学实施,对于改善孕期保健服务工作质量方面意义明显,值得关注和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助产士群组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助产士分级授权管理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分析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相关对策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男助产士 一年接生200余名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