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模式对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1-03-29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围术外科剖宫产

王 妍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广西梧州 543000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为妊高症,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妊娠高血压发病率为9.4%[1]。妊娠高血压发生后,伴随血压升高,孕妇自身出现蛋白尿、水肿、呕吐头晕等常规症状,严重的出现抽搐昏迷,还诱发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及凝血功能障等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妊娠高血压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为降低妊娠高血压症后期风险,临床视患者症状情况,在足月后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3-4]。较正常孕妇,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的风险有所增加,产后并发症较多,产后恢复较慢,预后不佳[5]。因此如何做好妊娠高血压产妇围生期管理,促进其产后康复成为妇产科临床关注的重点[6]。快速康复也可称促进术后康复计划,指通过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围术期措施进行综合和重组后应用,以减少手术应激,促进手术恢复外科理念。快速康复模式近年来在骨科及泌尿外科等的手术患者中均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7]。本研究将其用于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产妇,探讨其对促进剖宫产妊娠高血压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22例择期初次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1例。常规组,年龄24~36岁,平均(30.6±1.5)岁;孕龄37~42周,平均(38.9±1.1)周;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34例,Ⅱ级27例;平均收缩压(146.5±3.9)mmHg,平均舒张压(98.4±2.4)mmHg。研究组,年龄23~37岁,平均(30.9±1.7)岁;孕龄37~42周,平均(38.7±1.0)周;ASA 分级:Ⅰ级32例,Ⅱ级29例;平均收缩压(146.9±3.7)mmHg,平均舒张压(98.6±2.6)mmHg。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确诊符合妊娠高血压的相关标准;②孕龄≥37周,单体活胎;③符合剖宫产指征;④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者;②有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干预方法 常规组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传统康复模式,包括术前一晚禁食禁饮,手术采取常规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中常规进行补液1500~2000 mL,无特殊保温措施;常规缝合切口,用缩宫素(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90421)促进宫缩,观察出血情况,术后每天补液2000 mL 至术后3~4 d,术后6 h可少量饮水,术后24 h后拔除尿管并适当下地活动。

1.2.2 研究组干预方法 研究组围术期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①做好术前宣教:对妊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和剖宫产的必要性进行健康教育,解答患者疑惑,对剖宫产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术后快速康复要求详细介绍,提高患者的了解程度。②术前准备:术前一晚禁食固体食物,术前4 h 可适当饮碳水化合物类饮料;严格进行备皮工作,做好清洁和消毒,谨防感染。对子痫前期患者积极予以降压和解痉治疗。③术中处理:控制室温在24~26°C,对非必要部位进行遮盖,注意保暖。术中输入液体量控制在1500 mL 内,在输液或者输血时,事先加热至35°C 再输注;采取常规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麻醉前先予以补充一定的体液,避免出现失血性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常规用缩宫素,在缝合腹部切口前,予以0.18%罗派卡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90507)皮下局部麻醉。④术后处理:术后第1、2 天口服曲马多(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90514)镇痛,剂量50 mg,q12 h;术后第1天,补液输液量控制在500~1000 mL。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积极予以利尿和降压药物,除常规用缩宫素外,加以腹部按摩促进宫缩。术后可适当饮用10~20 mL 的碳水化合物饮料,嘱咐患者少说话,减轻腹胀,术后6 h可进半流,术后24 h 普食,指导其少吃高盐和高脂物质摄入;术后6 h 拔除尿管,并逐渐增加温水摄入,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鼓励患者尽早排尿,并协助患者适当进行下地活动,监督患者每天定量进行有氧运动,指导患者尽早母乳喂养和母婴互动,做好切口和外阴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排尿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分析两组的术后寒颤、恶心呕吐、尿潴留、术后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8]测定,总分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后恢复相关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排尿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产后恢复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产后恢复相关指标的比较(±s)

组别例数 VAS评分(分)排尿时间(h)恢复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常规组研究组t值P值61 61 4.93±0.68 3.54±0.54 8.903<0.05 26.9±4.3 12.7±2.9 17.470<0.05 23.5±2.9 14.9±2.1 13.401<0.05 6.9±1.2 4.5±0.9 8.430<0.05

2.2 两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6%,低于常规组的2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属于妊娠期较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母婴安全有严重影响。关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和具体机制一直未有明确的结论,目前也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除控制饮食,采用药物积极解痉、降压外,适时终止妊娠,中断病情进展是根本的治疗措施[9]。加强产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保障剖宫产顺利进行,促进产后恢复,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意义[10]。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是一种专门对手术的康复模式,是对传统围术期处理的改良和重组,将优化疼痛干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经证实有效的处理手段整合为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康复模式,以减少手术干预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机体的快递恢复[11]。近年来,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多个临床外科的应用效果取得医务工作者的普遍认同[12]。刘小玲等[13]通过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快速康复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其观察组产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用于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的围术期,首先通过术前完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正确认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前4 h 可适当饮碳水化合物饮料,能减轻患者饥饿感,提高其耐受能力;在术中做好患者保温措施,保持室温,将输液液体提前加热,能降低机体分解代谢,避免体温和体液丢失过多,引发寒颤反应等代偿性反应,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缝合腹部切口时予以皮下局部麻醉,能减少患者的疼痛,减弱疼痛带来的应激反应;妊娠高血压产妇本身血压较高,孕后期血流量明显上升,心肺负荷较重,术中及术后1 d 控制好液体输入量,有助于控制血流量持续升高,改善心肺功能。在术后2 d 注意药物镇痛,术后6 h口服一些碳水化合物饮料,能促进肠胃蠕动,尽早排气,减轻腹胀,尽早拔管下地活动,能促进胃肠功能,心肺功能和膀胱功能的恢复,避免肌肉的丢失,减少尿潴留发生,通过以上各项处理措施,能促进患者各项机体功能恢复[14]。结果显示,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排尿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且研究组产妇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与张喆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在妊娠高血压产妇剖宫产围术期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能减轻其切口疼痛,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妊娠高血压产妇围术期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能减轻其切口疼痛,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外科剖宫产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