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对比

2021-03-29吴玉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卡培吉奥氟尿嘧啶

吴玉玲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景德镇 333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病发病初期缺乏显著的临床症状,在肿瘤体积逐渐增大进展至晚期后则会引发贫血与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1],并且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已转移浸润,导致患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仅能应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时主要选择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药物。奥沙利铂属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卡培他滨与替吉奥均属于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并且口服给药的方式相对简便与安全,现已有学者提出可通过组合化疗药物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以抑制患者的进展[2]。本研究旨在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培他滨组(33例)、替吉奥组(33例)。卡培他滨组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50~75岁,平均(62.35±2.45)岁;病理分型:中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16例,黏液癌5例。替吉奥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平均(62.50±4.67)岁;病理分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13例,黏液癌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3]中制定的结直肠癌诊断标准,且经MRI 或腹部CT 等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明确为晚期;②患者与其家属同意加入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恶性肿瘤者;②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者;③合并器质性病变或乙型病毒性肝炎者;④合并慢性疾病者;⑤中途主动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卡培他滨患者接受奥沙利铂(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48,生产批号:20090801)联合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 3024,生产批号:130501)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130 mg/m2奥沙利铂,时间为2 h,间隔21 d 给药1次;卡培他滨每日口服2次,每次剂量为1200 mg/m2,连续服用14 d。

替吉奥组患者则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802,生产批号:130801)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130 mg/m2奥沙利铂,时间为2 h,间隔21 d 给药1次;替吉奥每日口服2次,每次剂量为40 mg/m2,连续服用14 d。

两组治疗方案均以治疗3 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临床疗效主要分为4 项标准,患者治疗后瘤体已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CR);瘤体缩小>50%为部分缓解(PR);瘤体缩小≤50%,或瘤体增大<25%为疾病稳定(SD);瘤体增加≥25%为疾病进展(PD)[4]。总有效=CR+PR。不良反应包括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与肝功能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中位TTR 的比较

替吉奥组的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卡培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口腔黏膜炎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卡培他滨组的中位TTP 为(8.50±0.69)个月,替吉奥组的中位TTP 为(8.23±0.57)个月,两组的中位TT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由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已无法接受手术治疗,临床上医护人员主要选择化学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癌治疗,其中最为常见且疗效已得到肯定的药物主要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奥沙利铂可对DNA 合成发挥抑制作用[5-7],以实现抗癌治疗过程,虽然该药物具有治疗前无需水化、细胞毒作用强等特点,但单一应用抗癌效果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75.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卡培他滨组的中位TTP为(8.50±0.69)个月,替吉奥组的中位TTP 为(8.23±0.5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知,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可取得相似的临床效果,并且在抑制结直肠癌患者疾病进展方面效果基本一致,说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均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化学药物治疗方案。卡培他滨属氟嘧啶类药物,口服给药后能够进入患者小肠被肠黏膜吸收,同时抑制体内细胞的分裂,对蛋白质与DNA 的合成进行干扰,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过程[8-10]。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应用卡培他滨治疗后,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神经系统反应等[11-12]。替吉奥是含有吉美嘧啶、奥替拉西与替加氟等成分的复合药物,替加氟是氟尿嘧啶前体药物,其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且毒性弱于氟尿嘧啶,口服后可在体内代谢转变为氟尿嘧啶,充分发挥降低肿瘤细胞活性的作用。虽然,二氢嘧啶脱氧酶会分解氟尿嘧啶,对抗肿瘤作用造成影响,而吉美嘧啶属于氟尿嘧啶降解酶抑制剂,其具有的抑制作用可保证氟尿嘧啶以高浓度状态存在于患者体内[13-14],并且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奥替拉西则是对氟尿嘧啶的磷酸化过程进行抑制,使其无法正常分布于患者胃肠道表面细胞中,从而减轻患者胃肠道受到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替吉奥组的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高于卡培他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口腔黏膜炎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替吉奥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不易发生恶心呕吐与手足综合征,这一研究结果与张瑞亮等[15]的结果基本一致,其研究显示替吉奥组的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6.43%、23.21%,分别低于卡培他滨组患者的66.07%、41.07%。以上结果说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可作为临床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但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所选病例数较少,再加上患者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及观察时间较短,今后需要医疗领域学者适当加大样本量与研究力度,进一步探究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吉奥治疗可取得相似的疗效,但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卡培吉奥氟尿嘧啶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服用卡培他滨你需要了解这些细节
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强化治疗研究进展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化疗的不良反应
飞机旅行的幽默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