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方法在预防急危重症带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2021-03-29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住院费用管路

石 蕾 姚 丽 李 玥

1.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萍乡 337000;2.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西萍乡 337000

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流动性大及仪器、管路多的特点,因医护抢救、转运交接过程中,无良好沟通模式,存在病情交接不清楚、缺乏重点、患者抢救治疗信息传达不完整、遗漏患者主要护理问题及各种管路交接不清等,导致各种管路意外脱出率明显增加,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2]。因此,为全面、快速掌握急危重症抢救患者的急救护理重点,加强主要护理问题的处理,实施一种有效的交接方式对预防带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尤为重要。标准化沟通模式是基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沟通模式,可涉及信息交流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减少工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方法在预防急危重症带管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84例带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44例带管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8月~2020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40例带管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1~85岁,平均(63.88±12.23)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7例,高中/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8例。实验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1~85岁,平均(63.91±12.01)岁;小学10例,初中15例,高中/中专8例,大专及以上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急危重症带管患者。排除标准:①经医护人员同意气管插管、胃管拔除者;②临床资料保存不完整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交接方法。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责任护士电话通知相应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做好迎接患者的准备,包括:患者信息、护理要点、观察项目、后续治疗等,并将患者送至相应普通病房后,交接患者病历、物品、药品等信息。

1.3.2 实验组 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急危重症管路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所有医生和护士,组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进行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相关知识培训。学习标准化沟通模式步骤,为了有效预防非计划拔管、规范标准化沟通交接、提高护士对管路交接标准化的依从性。②采集资料,全面评估,制定方案:通过回顾了解分析引起急危重症带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主要风险因素,收集相关资料,并提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对每位急危重症带管患者管路进行系统评估,针对主要存在的问题,制定管路交接步骤、交接内容及注意事项。③方案实施及动态调整: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步骤设计导管意外风险评估交接表,提高护士对管路交接标准化的依从性,简单易填,护士交接思路清晰。④反馈改进:定期查检,对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预防非计划拔管运用过程中进行评测。管路安全管理质控小组每季度对标准化沟通模式开展情况,进行汇总讨论,总结经验,分析不足,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之和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呛咳及喉痉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比较

实验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比较(±s)

组别 住院天数(d) 住院费用(元)对照组(n=44)实验组(n=40)t值P值19.47±2.02 15.93±1.81 8.426 0.000 28 860.47±102.13 25 130.35±105.28 164.745 0.000

2.2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的比较

实验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的交接效果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关系,若在交接过程中发生纰漏、差错等问题,不利于护理干预与疾病治疗方案的展开,还有可能造成一些医疗事故,引起医疗纠纷[4-5]。因此,临床需要一种标准化的交接方式来改善这些问题。

目前,急危重症带管患者护理安全是急诊科及重症医学科管理工作的重点,因其突发因素较多、病情变化较快、风险较高,需加强医护抢救、转运交接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可推进交接工作的展开,避免护理差错与事故。赵辉等[6]研究发现,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转出交接中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有助于降低转出交接问题发生率,缩短转出交接时间,提高交接质量。因此,标准化沟通模式能够增加交流沟通过程中有效信息的交换,从而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标准化沟通模式是一种结构化、标准化的跨学科交流模式,包括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又称为SBAR模式,利于减少差错、遗漏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控制医疗成本,并且能够保障患者护理、治疗的延续性[7]。国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带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就是敏感质量指标之一,而怎样预防非计划拔管,提高护理质量指标,完成医院十大安全目标,是每个医院正在进行研究探讨的课题[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率、胃肠管非计划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传统交接方法相比而言,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方法可缩短急危重症带管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能够有效预防及降低急危重症带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为患者及医院取得双赢的效果。王晓莉等[10]研究发现,运用SBAR模式规范交接班顺序及内容,有助于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整体病情,进而快速明确后续治疗及护理重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分析其原因在于,在急危重症带管患者中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步骤交接,有助于护士更直观的了解各管路的情况,从而达到预防意外脱管,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诊疗费用[11]。同时,标准化沟通模式通过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四个部分进行标准化沟通语言,可临床护理科研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完整的资料,利于维护个人、集体和患者的合法权益[12-13]。运用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通过了解管道留置现状、留置管道背景、评估管道是否留置的必要性、建议管道进行集束化护理措施维护交接四个部分的标准化沟通语言进行管道交接,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传递,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混乱,减少非计划性拔管情况,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14-15]。

综上所述,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方法能够预防及减少急危重症带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住院费用管路
SolidWorks在声频振动钻机管路设计中的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CAE仿真的制动管路设计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美航天服漏水或因管路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