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29胡典贵刘平庆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抗结核状况依从性

敖 建 吴 婧 胡典贵 刘平庆

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西赣州 341000

结核病(TB)是一种慢性传染病,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应用,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病毒)引起的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它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使其被大量破坏,使得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或丧失。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AIDS 的出现,TB 又有着流行的趋势[1]。AIDS 与TB 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病程进展,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有研究显示[2],对于TB 合并AIDS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提高TB 合并AIDS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依从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TB 合并AIDS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便能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TB 合并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现代结核病学》[3]和《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4]的相关国际诊断标准中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②合并其他严重急、慢性疾病或肝肾功能障碍者;③不能正常交流者,诸如聋哑、智能障碍等;④拒绝参与或中途退出者。78例患者中,男62例,女16例;年龄21~76岁,平均(47.5±8.7)岁;婚姻状况:未婚或离异20例,已婚58例;治疗史:初治32例,复治46例;来源:农村42例,城镇36例;经济状况:较好4例,一般55例,较差1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36例。所有纳入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调查开始前,需由专家对调查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经培训和合格后可开始进行调查,调查完毕后,需对调查表进行核对,及时对调查表结果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改正,以免数据录入错误。

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抗结核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治疗史、来源、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0.869。

抗TB治疗依从性:①坚持全程规律服药;②坚持按时按量服药;③坚持定期完成各项规定的复查项目。能够同时符合上述三条时为依从性良好,反之为依从性不良[5]。

经济状况判定标准:以家庭年收入为评价标准,分为贫穷(年收入<10万)、温饱(10万≤年收入<20万)、小康(20万≤年收入<80万)及富有(年收入≥80万)4个等级,以贫穷为较差,温饱及小康为一般,富有为较好。

TB 知晓情况:由自制的TB 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0.916,采用百分制,分数85 分及以上为TB 知晓情况高,否则为低。

上述调查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抗TB治疗依从性情况,并对抗TB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药物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TB治疗依从性情况

78例患者中,抗TB治疗依从性良好42例,不良36例,依从性良好率为53.9%。中断的原因包括:缺乏督导18例(50.0%)、经济问题17例(47.2%)、忽视病情21例(58.3%)、药物不良反应14例(38.9%)、疗效不显著5例(13.9%)、其他(放弃治疗等)3例(8.3%)。

2.2 抗TB治疗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药物不良反应、TB 知晓情况的抗TB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抗TB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药物不良反应、TB 知晓情况为抗TB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表2、3)。其中经济状况好、TB 知晓情况高是抗TB治疗依从性的保护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为抗TB治疗依从性危险因素。

3 讨论

AIDS患者由HIV 病毒引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此时期极易感染TB 杆菌,诱发TB。据调查,对于HIV感染者而言,TB 杆菌是最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病原体[6]。因此AIDS 感染已成为TB 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AIDS 高感染地区,TB 患者中的AIDS感染率更高[7]。对于TB 合并AIDS患者,如何提高抗TB治疗的依从性,是保障有效治疗的重要举措。但是研究发现,目前关于TB 合并AIDS患者的抗TB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鲜少提及,仅从患者、社会及药物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8-10],而本研究则旨在采用数据证实TB 合并AIDS患者抗TB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便能够在今后的治疗中,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抗TB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表1 抗TB治疗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抗TB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赋值说明

表3 抗TB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本研究中,有53.9%的TB 合并AIDS患者抗TB治疗依从性良好,这一结果与吕春荣等[11]的调查结果相一致,更加证实了该类患者的抗TB治疗依从性有待提高。对抗TB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药物不良反应、TB 知晓情况的抗TB治疗依从性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药物不良反应、TB 知晓情况为TB合并AIDS患者抗TB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经济状况好、TB 知晓情况高是抗TB治疗依从性的保护因素,有药物不良反应为危险因素。TB合并AIDS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低下,服用药物治疗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导致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进而自行调整剂量,甚至停药,进而导致抗TB治疗依从性差[12]。TB 合并AIDS患者的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必须长期、规律用药,增加了患者在药物上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于经济状况欠佳的患者,极易为了减轻经济负担,中断或不规律服药,导致依从性差[13]。部分TB 合并AIDS患者对于核心知识了解不足,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对于抗TB 的治疗原则不能充分理解,导致疾病反复发作[14]。如有些患者认为某些症状稍有缓解或消失时,就擅自减少药量甚至停药,导致疾病迅速恶化,治疗失败;有些患者认为此类疾病为不可控制疾病,对治疗缺乏信心,放弃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5]。针对上述情况,应当在患者的治疗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减轻经济负担,并对进行健康教育,增加对疾病的认知,进而提高抗TB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TB 合并AIDS患者的抗TB治疗依从性较差,主要与药物不良反应、经济状况、TB 知晓情况有关。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干预,以便能够提高患者的抗TB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抗结核状况依从性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