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办市管”模式下远程智力输出实现形式的选择与思考*

2021-02-25谭绍峰曹邦伟辛有清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智力医疗机构远程

——王 宾 谭绍峰 曹邦伟 郭 欣 张 凡 高 晴 辛有清*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 100050 2 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 北京 101200

“区办市管”模式是指在医疗机构性质、隶属关系、人员身份、职责不变的情况下,将医疗机构的行政、人事调配权和经营管理决策权委托市级优质医疗机构管理,实现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1-5],这是城市大型三甲医院与区县级医院对口连接,也是组建紧密型医联体的重要实践。此模式对人力资源的输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借助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智力输出,满足“区办市管”模式对人才的需求是需要进行探索的一个关键问题。

表1 岗位分布

表2 工龄分布

表3 输出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中,被托管医院为北京市郊区某家区县级医院。

1.2 研究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初步设计调查问卷。远程智力输出实现形式的问卷调查信息中:远程智力输出的频率为单选项题目;远程智力输出的方式为多选项题目,选择个数不限;帮扶的学科需求为开放性填写项,最多可填写4个学科;远程智力输出的优势为多选项题目,选择个数不限。

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通过手机或电脑端即可答卷。

1.3 统计分析方法

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采用率的卡方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岗位分布

于2019年6月至7月进行调研,共收集到有效答卷57份。其中托管医院占比40.35%,被托管医院占比57.89%,其他人员占比1.75%。

具体工作岗位分布见表1。

2.2 调查对象的工龄分布

在被调查的57名调查对象中,工龄分布见表2。

2.3 远程智力输出的形式

远程智力输出的形式:远程培训的意向最高,其次为远程查房及远程会诊,再次为远程技术展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远程智力输出的频次

远程智力输出的频次:每周一次占比最高,其次为每周两次、每月一次和每月两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5 远程智力输出的学科需求

远程智力输出帮扶学科需求为自填项目。频次排名第一位的是消化内科,其次为神经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放射科、心内科、妇产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6 远程智力输出的优势

在远程智力输出比传统帮扶方式有哪些优势的调研中,占比最高的为:能为被托管的医院患者提供更便捷的优质医疗资源;其次为:能够更好地促进医院间的学科融合;再次为:能够提升被托管医院医疗效率;最后为:能够减少双方医院的人力资源压力,节约医疗成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7 远程智力输出需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远程智力输出的质量,此次我们进行开放性的条目问答。在本次问卷中,调查对象提出的需关注的问题包括:远程智力输出过程中的资料标准化、专家资源库的准入、远程智力输出过程中的患者隐私保护以及远程智力输出效果评价的指标筛选(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等。

3 讨论

3.1 远程智力输出的模式创新

传统模式中,托管医院通过派驻临床及管理专家到被托管医院坐诊、指导,传输专业技术、理念等,但是这种传统实地帮扶必定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6-7]。远程智力输出是“互联网+”战略在医疗领域的典型应用,在医疗人才资源仍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远程智力输出可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实现医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改变,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和难题[8-9]。

3.2 “区办市管”下远程智力输出的模式思考

2014年8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积极鼓励和推进远程医疗工作。目前北京市各市属医院均设置远程医疗服务业务部门,开始利用远程医疗系统进行远程会诊、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科研等活动。相关文献显示,远程医疗业务内容以视频会诊和影像会诊最为常见[10]。但“区办市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探索,是以医院的发展、学科能力的提升、诊疗技术的提升为目的,所以对远程智力输出的需求上更多的是以促进学科发展为出发点,需要学术培训、主任查房、技术演示等促进学科及技术能力提升的远程智力输出方式,而不是仅仅建立诊疗技术的协作关系。单一的远程会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相关“区办市管”创新管理模式的内在需求,需要探索、选择更加全面、高效的远程智力输出形式。

本研究中对于远程智力输出的频次,每周一次占比最高,可见托管医院和被托管医院对于远程智力输出的需求程度较大。学科帮扶需求排名前五的科室为消化内科、神经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放射科,这与托管医院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影响力相关。当前的远程医疗已经能够实现能将会议室、手术室、检查室、病房等地的景象即时传输,远程智力输出能为被托管的医院患者提供更便捷的优质医疗资源,促进医院间的学科融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1]。

但是,在远程智力输出的发展过程中,仍需关注一些重点及敏感问题,比如资料的标准化、专家资源库的准入、远程智力输出过程中的患者隐私保护以及远程智力输出效果评价的指标筛选等,需要根据远程智力输出的目的,动态选择,不断完善。

3.3 远程智力输出的工作展望

随着广大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各医院均在迅速发展新院区建设及医院托管。但医疗专家的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各医疗机构如何借助飞速发展的远程医学技术,从供给侧解决上述矛盾成为各医疗机构均需面对的现实困难。远程智力输出能够在诊疗全疗程减少不必要的空间移动及时间浪费。根据不同的托管模式及同质化管理方式,探索、选择适合的远程智力输出形式,可为医联体建设和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智力医疗机构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