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1-01-10张松柏杨敏胡霞张智丽

科教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张松柏 杨敏 胡霞 张智丽

摘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为了让这种模式更好地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本文在介绍PBL教学模式和中学化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PBL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设计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分析了其在实践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可能的改善途径。

关键词 PBL 问题式学习 中学化学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6.049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PBL in Chemist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ZHANG Songbai, YANG Min, HU Xia, ZHANG Zhili

(CollegeofChemistryandMaterialsEngineering,Hun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Changde,Hunan415000)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 is more flexible andinnovative,which is ofgreat benefitto the cultivation ofstudents’independent knowledgeconstruction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order to make this teaching mode better applied to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the application valueofPBLi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designs a specific implementationstrategy, an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practice and possible improvement ways.

Keywords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chemist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ode

在傳统模式课堂中,教师是中心,学生是客体。学生依赖教师传授知识信息,缺乏自主探究和思考。新课改下背景下的教育观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传统教育模式通常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重知识而轻能力,学生缺乏实践锻炼。尤其对于化学学科来说,探究性实验需要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考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又要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但传统课堂上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这项活动,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仅靠教师口头描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如何真正的突显出来,成为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而PBL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它要求教师先制造一个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发掘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参与问题的解答,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这种方法将课堂主要交于学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有利于锤炼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PBL介绍

PBL的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学习”或问题导向式教学。它源自20世纪中期,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基于当时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提出的,[1]即采用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边做边学,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的临床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习得并掌握相关的临床理论知识。我国的学者们更倾向于将PBL称作一种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如吴建军将PBL定义为将学生置身于一个较为复杂而又具有真实性的问题情境之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合作学习等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2]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PBL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PBL教学模式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小组研究探讨的方式,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实自我,收获知识,是问题的解决者,而教师的角色也发生改变,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递者,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宏观调控”作用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二是问题基于真实情境,PBL教学模式中涉及的问题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课程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格局,可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合作性,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一同探讨问题,交流意见,逐步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四是多元评价,PBL的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不再局限于教师,还包括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评价方式变多样,可以口头表述和书面报告相结合;评价内容多维度,可以从学生学习态度、分工合作情况、知识资源获取、能力素质提高、最终学习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中学化学教学现状及PBL的应用价值

化学是中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目前中学化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仍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师生互动性差,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影响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功利化,以应付考试为主,重知识轻能力等。[3]而将PBL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时,就能够激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和探索欲,PBL以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课程的开始就创设了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提出令学生感到好奇和充满兴趣的问题,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分析、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发问,帮助学生释放思维,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学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进行活动实践,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寻问题背后的真理。PBL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强调师生的思维碰撞,有利于教学相长。三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等的、轻松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严肃、高压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发散思维,进行头脑风暴。课堂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贴近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3 PBL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PBL教学模式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合作学习,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兴趣等差异,均衡分配,男女比例尽量协调,使各组实力相当。每组6-7人,推选一人担任组长,负责协调组内的学习活动。其具体应用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6]

3.1提出问题

教师先根据本堂课的知识特点,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创设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发掘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再归纳总结并补充问题,同时用PPT将问题展示出来。该步骤约为10分钟,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2分析讨论

明确问题之后,学生便通过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分别负责自己的部分,通过翻阅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方式收集并整理资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管理,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管理好课堂纪律。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帮助,细心解说。讨论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最终得到的答案。该步骤大约需要20分钟,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工合作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3.3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接下来就要对问题做一个详细正确的解答。学生可以将各小组汇报的结果进行汇总,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将予以改正和补充,然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答案。最后教师以问题的答案为依据,揭示、延伸和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将情境问题和教学知识点联系起来。该步骤约10分钟,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4评价反思

PBL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让学生对同伴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归纳和总结的能力等。评价反思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努力的方向,学生要有意识的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也可通过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考察分析,不断完善教学。该步骤约为5分钟。

4 PBL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措施

尽管PBL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问题,但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一是教师角色转换滞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内容、方法、进度无一不在教师的掌控之下。而PBL模式要求将课堂完全交于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适应PBL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故而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仍然下意识地对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占据了学生的讨论时间,违背了PBL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二是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和参与意识。PBL教学模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问题解决过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也有部分学生仅为应付老师的观察,参与意识不强,缺乏自主能力,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参与互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三是教学条件的束缚。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并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而一些乡镇中学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学校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跟不上,图书资料、电子资源、仪器药品等均存在不齐全现象,有些学校虽设有图书馆,但图书多为文学类,与教学方面相关的图书很少,学校的机房课余时间也限制开放,这些都限制了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利于PBL教学的实施。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PBL进行改进: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依赖思想,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才是学习的主人,问题的答案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发现的,教师也需要改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學理念,把课堂的掌控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二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教师主导作用体现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身心投入的情况下,他们的思维意识才会达到高度活跃的状态。而提出问题是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符合实际学情,既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内心强烈的求知欲,又要贴近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要跟上学生的节奏,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改善教学条件。学校应充实图书馆的资料储备,增加与自然学科和化学教学相关的书籍,并完善学校的网络设备,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段内上网浏览和收集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同时学校实验室还应完善基础设备,以满足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需要。

5结语

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PBL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发现PBL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现阶段该模式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等。而且如何运用此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0-0736,湘教通[2017]452号-355),湖南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HNKCSZ-2020-0463)

参考文献

[1]董佳,Jaspe,ChristsamJoy,许英.基于PBL模式的四步螺旋法中学化学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78:171-173.

[2]吴建军.PBL化学教学模式对中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3]张志莲.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反思[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322+324.

[4]覃彪,朱绍情.PBL教学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179-180.

[5]吴燕. PBL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

[6]郭怨.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教学中几个疑问的探讨与思考
例谈低热固相化学反应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