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放教育模式研究

2021-01-10闫秋羽郝冬冬徐晓蕾

科教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开放教育后疫情时代

闫秋羽 郝冬冬 徐晓蕾

摘要疫情期间高等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为积极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高校积极探索线上教育模式和方法,并初具成效。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因其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特质,导致单一线上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和局限性。面对后疫情时代国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转型发展建设更应把握时机,打造自身专业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 开放教育 后疫情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6.009

Research on the Open Education Model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YAN Qiuyu, HAO Dongdong, XU Xiaolei

(Changzhou University Huaide College, Jingjiang, Jiangsu 214500)

AbstractDuring the epidemic,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all of"non-stop teaching and non-stop lear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actively explored online education modes and methods, and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has some dis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because of its strong practical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ace of the post epidemic era, the domestic epidemic situation is gradually stabiliz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open education; post epidemic era

1疫情期間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为确保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国家启动居民居家隔离政策,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学校积极开展线上授课等教学模式。

伴随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国内高等院校逐步实现返校上课,但高校教育面临的情况却相对复杂,因生源地构成多元化,复课势必造成的区域流动性,存在潜在病毒传播风险,为保障师生健康,大部分高校采取谨慎返校的态度,在此种情境下,许多高校采用“线上+线下”课堂的教学模式,即疫情隔离区生源继续采用线上教学模式,返校生在校隔离期内实行线上学习,隔离期后采用线下授课的模式。通过几学期教学模式的展开,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模式体系。

2环境设计专业单一线上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和弊端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之一,单一线上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环境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等四种类型,其中专业课、实践类课程教学环节多需要学生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实际材料、装饰工艺,单纯线上教学无法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手段。

其次,因学生设计方案具有原创性和独立性,提交作业多运用图片、模型、影像等形式呈现设计理念,主观性与独创性较强。当前主流线上教学平台提交作业、课程考试形式多为选择、填空等客观题为主,单纯依靠线上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作品展示与评定效果。

最后,环境设计专业多数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实际指导操作步骤,并由学生分组讨论、头脑风暴后得出设计方案,单一线上教学,让师生、同学之间互动减少,师生之间较难擦出设计火花,造成闭门造车现象。

3后疫情时代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放式教育探索

当前,国内疫情逐步趋于稳定,但国外疫情仍较为严重,境外输入病例呈点状分布,面对国内外形势,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转型发展建设更应把握时机,打造自身专业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3.1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托智慧树通识课学习系统、高校邦通识课学习系统、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平台、超星平台、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网络平台,促进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由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实现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教学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见图1)。

课程开授前制定完整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情况表、实践课程内容安排等。教师能认真按教学大纲规定制定所授课程教学计划进度表,教师对课程计划了解充分,掌握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课程类别、课程结构、课时比例等相关信息。

学生对课程计划了解充分,通过教师、专业负责人对培养方案的介绍,突出了课程设置、功能及各门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选课前,专业负责人和任课老师进行选课指导,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大体方向及课程作用。最后,专业教师开课前介绍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和注意点等相关信息。

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课程框架由“知、行、践”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知”的环节是任课老师展示授课计划、制定课程目标,利用图片展示、实际案例讲解和优秀作品解析等形式为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知识;“行”的环节是任课老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调研,并为学生进行操作示范,由学生分组讨论、头脑风暴后得出设计方案。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将方案制作出来并以PPT汇报、模型展示、设计报告册等形式进行作业汇报,由任课老师进行一一点评。最终进入到课程反馈环节,对比教学效果和最初的授课计划,由任课老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并对课程教学提出改进方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见图2)。

实习和实践是环境设计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角色向设计师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明确各实践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发挥的作用,把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专人负责实践、实习课程,有序组织,做到制度、时间、场地、经费、指导教师“五落实”。

3.2校企合作+“项目制”,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积极引入校企合作模式,邀请设计公司设计师、企业设计师、甲方人员进校园,以合作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逐步将“项目制”的设计理念引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接触实际项目,提升专业实训技能,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将不断提高。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情况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几年积累,获得丰富的实际项目案例资源,用于课程方案解析,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拉近设计与施工的距离;扩展设计命题,丰富选题方向,拓宽设计视野;为网络在线课程积累设计素材,依托实践项目积极建设师资资源库,与环境设计行业专家、设计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专业讲座,为学生传播前沿设计动向,保证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3.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现教研互促

教师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日常专业理论教学,并指导学生,将教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将教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教科研成果研究,促进学生设计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研究意识,筛选优秀设计作品作为教科研成果素材,反哺教学,经过几轮教学环节沉淀,形成良性循环互促体系,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3.4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及课程需要,采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日常教学和课后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能够积极启动“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平台、超星平台、腾讯会议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多媒体课件并开设网络课堂。实现教案、PPT网络化,从而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习知识面。专业类课程采用线上理论+直播、线下方案解析+小组讨论+汇报点评的方式,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1)课前。教师充分准备好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網络微课资源、课程配套教材和实际项目案例相关的电子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培养锻炼学生获取、整理信息和拓展设计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2)课中。通过提问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布置课堂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最终利用Auto CAD、sketchup、3dMAX、Lumion、photoshop、AI等设计软件完成方案设计的制作。(3)课后。教师与学生利用QQ、微信、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工具进行在线学习指导,教师及时解答,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3.5自编本专业特色教材,教材适用性强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应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环境设计专业特点,积极鼓励、组织专业骨干教师针对部分专业课程编写了具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自编教材应适应独立学院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律,适度精简高深理论性描述,增加实践内容,配合丰富的案例教学,图文并茂,提高了教材的可阅读性及理解性。自编教材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凸显了实践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较好地适应了本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4结语

目前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顺应时代发展,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推动产业与教学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汇发展,实现因材施教,是推动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放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0HDJY15)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南晓鹏.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J].教育研究,2021,05:108-116.

[2]高巍,周嘉腾,经湛,等.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技术转向:实践反思与未来图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3):63-72.

[3]闫秋羽,郝冬冬.江苏省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特色办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10):111-112.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专业开放教育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的辅导模式与运行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