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微变化研究

2021-01-10冯晶晶宋春阳

科教导刊 2021年26期

冯晶晶 宋春阳

摘要本文选取高级汉语水平的韩国留学生作为受试,借助Praat语音学软件,对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进行探析。从微变化研究法的五个维度出发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受试在测试4中,习得效果会达到峰值,之后会有所波动,但基本维持在峰值水平的结论。这一结论表明,虽然输入频次的增加对声调的习得有积极影响,但是受试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瓶颈期”,输入频次和声调的习得不呈严格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输入频次 韩国高级留学生 声调习得 微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6.008

A Microgenetic Analysis of Korean Students’ Tone Acquisition

——Take the second tone in two-syllabic words as an example

FENG Jingjing, SONG Chuny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AbstractThis article selects Korean students with advanced Chinese proficiency as the subjects, and uses Praat phonetics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Chinese tones acquisi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the microgenetic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quisition effect will reach a peak in test four, and then will fluctuate, but the conclusion is basically maintained at the peak level. This conclusion shows that although the increase in input frequenc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cquisition of tones, there are "bottleneck period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input frequency and the acquisition of tones are not stric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Keywords: input frequency; Korean students; tone acquisition; microgenetic analysis

0引言

声调是韩国留学生习得的难点,宋春阳(1998)①指出,韩国学生学习普通话声调时的突出问题是“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使是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以往关于声调的研究多集中在针对初中级水平留学生习得的偏误分析方面,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内关于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多为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汉语学习者的研究集中在初級水平。其研究重点在微变化研究法和偏误分析的结合,对二语学习者习得过程的关注较少,仍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1实验设计

本文选取上海交通大学的两名韩国留学生作为受试,两名受试(甲和乙)均为韩语母语者,汉语水平为HSK6级。实验借助Praat语音学软件绘制受试语调变化的轨迹,得到重点音高值的数据,从微变化研究法的五个维度出发进行结果分析,探究输入频次对汉语高级水平韩国留学生“阳平+阳平”声调习得的影响。

1.1实验工具

问卷材料(包括词、句子和短文)、录音笔、Praat语音分析软件。

1.2研究问题

(1)随着输入频次的增加,两名受试“阳平+阳平”发生变化的根源、路径、速率、广度和可变性有什么异同?

(2)输入频次的增加和受试习得“阳平+阳平”声调是否呈严格正相关关系?

1.3实验过程

1.3.1设计字表

字表设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参考了米南、孙莉(2015)②实验研究中的字表,笔者对其加以删改,最终选用“成龙、人民、皮鞋、怀疑、无名、白云、难得、黎明、名人、长城”进行实验。

1.3.2研究方法

整个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共进行十次。受试甲每天测试一次,持续十天完成;受试乙隔天测试一次,持续二十天完成。第一阶段是前测,朗读十个词语,确定测试前受试的基本语调情况;第二阶段(测试2-6)是前干预阶段,受试先听三遍录音(每个词听三遍),之后进行逐词发音;第三阶段(测试7-9)是后干预阶段,对受试展开句子跟读训练,受试听三次句子录音,跟读一次,之后进行逐句发音;第四阶段(测试10)是后测,受试在没有语音提示的情况下,独自朗读问卷中词汇、句子和短文。

2实验结果

2.1变化的五个维度

采取微变化研究法,高频次全程记录某种行为的系列变化,并从变化的五个维度对实验结果进行探析。

2.1.1变化的根源

选取受试甲朗读“皮鞋”一词十次实验前后音高语图对比,将音高变化较为明显的六个关键点标记为1-6,分别记为准备点(1和4)、起调点(2和5)、终结点(3和6)(表1)。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发音的准备点(点4)和起调点(点5)的频率相差14Hz,起调点(点5)和终结点(点6)的频率相差44Hz;而受试甲实验前的发音中,准备点(点4)和起调点(点5)的频率相差高达55Hz,起调点(点5)和终结点(点6)的频率仅相差19Hz。把阳平发成了上声,带有浓重的洋腔洋调,而十次实验后的数据与中国学生发音的差距则大大缩小了。

在实验中,两名受试分别进行了十次训练,从他们的语图中可以得到,在高频次的输入下,两名受试的语调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通过前测和访谈,两名受试均表示在日常对话中通过对话发音来辨别声调有一定的难度,在本研究中,高频次的输入,让她们进一步明确了声调的发音方法,给她们提供了仔细辨别的机会。受试甲通过跟读逐渐克服了实验前错误的发音,并收获了发音方法,最终习得这一声调的正确发音;受试乙在实验前对发音技巧较为熟悉,在跟读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发音实践相结合,发音能力有了提高,发音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可见,虽然两名受试在高频次输入下最终发音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她们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不同的。

2.1.2变化的路径

受试甲和乙的起点不同,受试甲在前测阶段的基础发音与中国学生发音音高图区别较小,自然语感上比乙同学更接近中国学生的发音。

将两名受试和中国学生每个词语中第一个音节的终结点和第二个音节的准备点进行比较,取出每个词语频率的差值和十个词语频率差值的平均值。可以发现受试甲和乙在测试2-4中,主要通过听力输入辨音,受试甲在测试4中,十个词语频率差值的平均值为24.5Hz,受试乙测试4中频率差值的平均值为25Hz,是一个进步的关键点,代表着输入频率引发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测试5-6中,通过高频次输入进行巩固练习,受试甲和受试乙在测试6均出现了与中国学生发音频率差值相对稳定的点,频率差值维持在38Hz左右;在测试7-10中,受试甲保持测试6的水平,受试乙略有起伏。

由于两名受试均为汉语高级水平学习者,部分词语的错误发音习惯已经养成,为了习得新的发音习惯就必须不断进行输入刺激。两名受试通过反复输入练习,最终达到语言的突破点。受试甲在实验过程中经过模仿练习,不断克服错误的发音习惯,最终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发音状态;受试乙在对读音有了一定的熟悉后,结合之前掌握的发音技巧进一步领会,不断模仿跟读,最终达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发音水平。

2.1.3变化的速率

在本次实验中,通过观察两名受试的语图变化路径,可以得到受试甲测试1中,基础发音状况好于受试乙。将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的起调点与其准备点和终结点的音高进行对比分析,受试甲和乙均存在准备点音高过低,起调点过高的问题,导致这个阳平的起伏过大,使得阳平听起来像三声。受试甲和乙在测试4中这一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之后保持这一水平。整个实验周期持续20天,受试甲和乙分别在第4天和第8天中取得改善,两名受试的变化速率都比较快。

2.1.4变化的广度

问卷设计了句子和短文不同的语境,旨在测试受试者的语用迁移能力。选取测试10中,受试甲在词语、句子和短文中朗读“成龙”一词的音高图为例。由于受试甲“成龙”一词的发音在词语和句子中的音高语图基本一致,选取词语和短文部分做对比分析(表2)。

从表2得出,受试甲在词语和短文中的音高差值非常小,在0-9Hz之间。受试甲在句子、短文中的音高图和在词语中的音高图走向趋势有相近之处,音高差值也比较小,表明受试甲具有这样的语用迁移能力。

2.1.5变化的可变性

两名受试因个体差异最终成功习得声调的机制是不同的,选用两名受试在测试4中朗读“难得”的音高变化表加以分析(表3,表4)。

受试甲实验前,起调点2和终结点3差值为51Hz,而中国学生的差值为93Hz,即在第一个汉字上,中国学生阳平的调式提的更高,而受试甲则相对不那么明显,表现出来就是“阳平提不上去”。但在实验后,其差值为90Hz,几乎与中国学生持平。受试乙实验前,起调点2和终结点3差值为29Hz,实验后的差值为25Hz,而中国学生的差值为48Hz。即在第二个汉字上,受试乙在跟读后变化不明显,仍与标准读音有一定差距。在习得过程中,受试甲经历了从模仿巩固到维持拔高阶段,最终达到和中国学生发音近似水平。受试乙称对发音的理论知识不够熟悉,发音有困难,加上实验过程中设置了时间间隔,在习得过程中较于甲增加了一个对要领深化体会的过程,最终在测试10中,受试乙的发音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2输入频次与“阳平+阳平”声调习得的相关性

从受试甲发音语图中,可以看到在测试2和测试3受试甲的发音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测试4时音高差最接近中国学生的发音。测试4为受试甲连续接受测试的第4天,这一时间节点为受试甲的“瓶颈期”,也是一个习得的“疲劳期”。在之后的测试中,受试甲的读音没有很大的突破,表明受试甲在测试4时,输入频次达到峰值。相应地,受试乙在测试3和测试4中,音高差和中国学生的发音最为接近,表明受试乙在测试3和4这一时间节点遇到“瓶颈期”,此时是实验进行的第6-8天。以上分析表明,虽然随着输入频次的增加,两名受试读音都取得了提高,但在整个习得过程中,存在一个“疲劳期”,即二者不呈严格正相关关系。

3结论与不足

本次实验透过微变化研究法的5个维度,得出输入频次的增加对“阳平+阳平”的习得有着积极影响,输入频次在受试甲的第4天和受试乙的第6-8天,效果会达到峰值,之后会有波动,但基本维持在峰值水平;输入频次的增加和“阳平+阳平”声调的习得不呈严格正相关关系,存在一定的“瓶颈期”和“疲劳期”。这一结论说明学习者的语调习得过程并不总是线性发展的。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方法上,微变化研究法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受试数量上,研究者要对受试进行高频率、细致地观察,受试数量受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适当扩大受试数量,拓展跟踪测试时间,综合考虑影响声调习得的因素,从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

注释

①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难音及对策[J].南开学报, 1998(03):72-76.

②米南,孙莉.韩国留学生“二声+二声”的声调偏误实验研究[J].高教学刊, 2015(05):82-83.

参考文献

[1]罗瑜.频率效应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崔靖靖,刘振前.輸入间隔与频次对二语词汇习得影响的微变化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02).

[3]冯丽萍,胡秀梅.零起点韩国学生阳平二字组声调格局研究[J].汉语学习,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