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中的效果分析

2021-01-07梁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8期
关键词:原位循证膀胱

梁盼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

0 引言

膀胱癌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而多发的疾病,是泌尿系统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此外还有临床资料证实膀胱癌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1-2]。膀胱癌在临床治疗中,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获得广泛运用。术后为了提升病人生活质量,通常会给予病人新膀胱功能锻炼辅助干预方式,在此过程中给予病人有效的护理可提升锻炼效果[3]。常规护理期间,按部就班,不以患者为中心,难以获得理想结果,对此确定有效方式展开护理干预,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将针对手术患者探析循证护理方式运用于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中可行性,以实现手术患者预后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4例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此次调查选择时间在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根据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比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在44~67岁,平均(55.5±1.5)岁;对比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在43岁~70岁,平均(56.5±1.5)岁。就两组手术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对比组:就手术知识对患者进行讲解,就术后新膀胱功能锻炼知识进行讲解。研究组:

(1)组建小组:合理完成护理小组创建,要求管理人员需要经验丰富,对护理人员重点培养。

(2)对于护理问题进行充分明确,就护理工作期间系列问题进行查找,并研究有效方法给予对应干预;通过分析证实,回肠原位膀胱术后导致病人发生尿失禁以及排尿障碍的主要因素,同时制定训练新膀胱功能主要的方案与措施。

(3)合理展开临床护理:①针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日常护理期间,就患者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并评估病人心理状态,为病人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在此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病人主动沟通,维护护患关系,同时为病人讲述与疾病有关的常识,引导病人树立积极向上的治疗观念,使病人能够在良好的心态下配合治疗与护理;②骨盆肌肉练习: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要告知并指导病人如何自行自行的收缩尾骨肌肉以及周围的耻骨周围肌肉,此训练方式在不需要缩臀部肌肉以及下肢肌肉、腹部机构的情下进行,每次收缩的时间为每秒1次,每次10 min,每天进行3组训练。③冲洗膀胱:在手术结束后病人的新膀胱会有大量的肠黏液分泌出来,为了降低黏液堵管情况,增加新膀胱愈合以及保证新膀胱内压,需要在术后1天中使用剂量为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新膀胱,每天冲洗次数为2次,每次的冲洗量在50 mL左右,还应根据病人肠道黏液分泌情况、颜色作为依据,调整冲洗数量、次数以及速度,还应定期的检查病人血电解质指标,遵医进行静脉补液;在通气后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碳酸氢钠,每天进行3次,每次剂量为0.5 g;④训练新膀胱功能:在病人留置尿管的阶段,在手术后的21 d夹闭病人的导管,在平均每3 h昨天在放开导管1次,3 d以后将导管拔除,此刻病人会感受到膀胱充盈状态,随后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根据病人行为习惯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尿管拔出后要协助病人进行盆底肌肉练习,由于病人的新膀胱容量比较小,而且神经不能够彻底支配排尿中枢,病人排尿次数将有所增加,进而会降低膀胱的可控性;在病人手术结束后的21 d要拔出导管,并进行功能锻炼,在排尿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告知病人选择蹲位或是半坐体位。

1.3 指标观察和评价。分析护理结果:①护理满意度:采用评分方式进行,总得分值越高证明病人对于本次护理满意程度越好;②住院时间;③并发症:为尿失禁、排尿阻碍。

1.4 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手术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护理满意度等)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为(79.01±2.01)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得分为(92.13±2.11)分,研究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比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住院时间。对比组:病人住院时间为(35.52±3.71)d;研究组:病人住院时间为(24.79±4.08)d,对比组病人住院时间和研究组相比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于对比组47例手术患者中,表现出排尿阻碍以及尿失禁患者例数分别为7例以及5例,总计12例(25.53%);研究组47例手术患者中,表现出排尿阻碍以及尿失禁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以及2例,总计3例(6.38%);研究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38%)低于对比组(25.53%)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癌在临床治疗中,以完全腹腔镜下根治膀胱切除与扩大盆腔淋巴结扫描、回肠原位膀胱术为主,这几种手术虽然有效,但也是最为复杂的手术,这几种手术方式不仅创伤比较小,而且在手术结束后恢复速度也比较块,但是由于手术比较复杂需要医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此外,在手术结束后,还应进行新膀胱功能锻炼,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以及病人生活质量,但由于疾病与术后锻炼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4]。以往在实施疾病护理期间,常规护理实施,即使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是欠缺理想。对此为了将护理质量提升,采取更为有效方法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意义显著。循证护理方式有效实施,能够合理完成护理计划创建,并且在护理期间可将患者意愿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充分结合,对于护理证据能够充分获取,从而展开临床积极有效护理。其核心主要体现为对当代最佳证据进行明确、审慎以及明智分析,针对患者积极展开对应决策,最终合理展开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期间,首选要组建护理小组,其中包含了我科室工作效果最佳的护理人员,方便日后实施循证护理以保证护理质量;通过明确护理问题,可保证日后护理能够实现针对性、个体性以及完善性,进而实现提升护理质量与个体化护理的目的;通过护理实施,在不同护理阶段中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通过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心理素质,使病人能够充分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升依从性;通过骨盆肌肉练习,可保证病人骨盆功能,提高日后生活质量;通过训练新膀胱功能,可保证病人新膀胱功能,保证病人日后生活质量[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方式于新膀胱功能锻炼中有效应用,可使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回肠原位膀胱术患者综合状态显著改善,促进其预后提升。

猜你喜欢

原位循证膀胱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水热法原位合成β-AgVO3/BiV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膀胱镜的功与过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