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讨

2021-01-03吴凯文谭燕泉张杏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养老岗位

吴凯文 谭燕泉 杨 敏 张杏雨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南京 211200)

1 背景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指出,大陆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8.7%,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势在必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2月发布《关于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2017〕25号),将加快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近年来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成效显著,这也要求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新型养老服务人才,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智慧”的引入可解放劳动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健康”的引入可拓宽服务窗口,落实医养结合,减轻养老压力。随着专业名称的升级,课程体系也需要重新架构,但新的专业标准尚未制订完成,2021级新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急需修订,在此空窗期,笔者在调研后结合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实际情况梳理设计思路,完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设计,以寻求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 设计思路

2.1 以学情分析为基础

结合本专业在校生及毕业生学情分析发现:新的专业目录中,与本专业相对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名称分别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和智慧健康养老管理,形成以服务为基础,向管理发展的梯度,本专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既往招生时,由中职对口专业(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护理等专业)升学而来的新生比例为65.8%,具有专业基础,但存在知识技能缺漏,掌握水平不同等问题;其余学生仅有高中生物学、化学基础,这都需要在入学后夯实基础。28.3%的新生为服从专业调剂,相比于自主选择本专业的学生,其职业认同感较薄弱,对专业特点较陌生,甚至有抵触情绪,学生家长对本专业认可度低,对行业现状不了解,需要进行行业认知,打破刻板印象。16.1%的学生在毕业时选择继续提升学历,需要设置拓展课程强化管理类技能,为升学做铺垫。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进行调整。

2.2 以学校实情为依托

本校地处的南京市溧水区是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和“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在建的南京市颐养中心及江苏省康复医院与本校仅一街之隔,为当地大健康产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是本校重要目标,据此本校组建以本专业为核心专业之一的健康管理专业群,贯彻“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众多跨专业双师型教师及实训条件的共享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强有力支持。在国家全面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背景下,本校前期开展对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的调研,将本专业职业面向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聚焦,对接社区康养产业链及岗位群。本校引进日本师资开展日式介护技能教学,并为有意愿赴日本学习的学生开展赴日留学计划。

本专业发挥现代学徒制优势,与合作企业加强师资团队及课程建设,由企业带教师傅在真实工作岗位上,实施项目化教学,落实五级实训体系,避免纸上谈兵,解决实训课时比重低、与实际工作脱节、与真实老人接触少等问题。

2.3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方法

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广泛开展,对于本专业而言,“岗”主要指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生活管家、机构运营管理人员、老年社会工作者等为老服务岗位;“赛”为养老服务技能、健康和社会照护比赛;“证”为职业类证书,主要包括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职业技能证书;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等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智慧健康产业相关的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康复治疗师职业技能证书等。“岗”位胜任力、竞“赛”核心技能和考“证”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都需要与“课”程的设计相匹配,开发支撑岗赛证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将“岗课赛证”有机融通。

根据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调研,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位列前三,且具备信息化素养,能够操作智能化设施设备,能够进行健康宣教及健康管理,掌握更多医护类知识的学生,具有更强的职业竞争力,更符合企业需求。此外,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养老市场,老年产品营销、运动管理、信息技术、旅游度假等工作岗位对本专业学生需求量加大,学生求职选择面较以往拓宽。根据上述岗位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核心岗位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对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安全高效地提供评估、照护、心理慰藉、康复等服务,能够设计并开展各类活动,能够经营和管理养老服务机构,能够使用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化设备;拓展岗位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提升。针对上述核心岗位群,参照对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确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拓展岗位并确定拓展课程组为日式介护、机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智能产品设计,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理想岗位选择拓展课程组进行选修,避免将所有学生放在养老护理员岗位而造成人才流失的问题。

参照养老服务技能、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规程,将比赛内容及评价体系融入课程。于第四学期举办校级选拔赛,邀请合作企业代表参与裁决,优胜选手列为省级技能比赛参赛选手,对相关课程进行学分替代,并在实习和应聘时被合作企业优先考虑。

参照各职业类证书标准,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评价体系融入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采取分层教学,要求所有学生考取初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鼓励学生考取中级和高级证书,学生根据所获证书的数量和等级,对相关课程进行学分替代,在实习和应聘时被合作企业优先考虑,并予以奖励。

3 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除公共课外,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三大模块。

3.1 专业基础课

(1)设置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概论、膳食营养、健康管理等健康类专业基础课,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有基础的学生与没有基础的学生结对,让前者在指导中巩固知识;后者快速提升,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2)在第一学期初设置行业认知课程,组织学生及家长共同赴合作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充分了解岗位职责、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打消对本专业既往的刻板印象,提前考虑自己与专业和岗位的契合度,若学生仍然决定不留在本专业学习,可以在第一学期末进行转专业。

(3)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原有服务礼仪、沟通表达课程,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使学生具备职业道德及职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在课外提升人文素养,如定期关心家属的健康状况,注意言行的文明礼貌,禁止吸烟酗酒等。此外,学生可依托本专业社团及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定期赴本校周边社区开展活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运用所学技能为真实的老人提供服务,符合本校校训“修德砺能”。

3.2 专业核心课

(1)单独设置智慧养老课程,学生需要掌握智慧养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主要技术手段,能够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管理,具备信息化素养。对于使用各类智能化设备辅助技能操作,则分散在具体知识点中进行讲解,对于合作企业内已广泛应用的设备安排企业带教师傅讲解。

(2)健康养老课程在专业基础课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目的,学生在掌握非药物疗法等中医养生方法的同时,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将职业标准、技能证书标准、竞赛评分标准、企业岗位标准进行整合,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或缺漏,统一技能操作标准,把原照护、康复、心理护理、评估课程打散重构,按照工作场景和服务对象分为居家服务、日间照料中心服务、长期照护中心服务及失智专区服务四门课程,课程由易到难梯度递进,结合比赛赛题、企业真实案例,吸收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由多位获得师资培训证书的校内老师及企业师傅协同授课,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编写理实一体化新型校本教材、实训手册和工作手册,教学地点位于校内实训室及企业工作场景。此做法可优化课时分配,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团队的协作,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此外,在第四学期末设置综合实训课程,学生将既往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根据真实案例选择适宜的操作方法并付诸实施,由企业基于岗位技能标准对学生实操水平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缩短岗前培训时间,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3.3 专业拓展课

专业拓展课分为日式介护、机构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智能产品设计四个课程组,学生可任选其中一个课程组进行学习。日式介护课程组主要学习日式介护技能并强化日语,为赴日留学做准备;机构运营管理课程组在专业方向课基础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技能,重点培养社区居家服务中心站长,打开学生职业成长通道;市场营销课程组主要学习市场调研、产品推广知识技能,为学生进入智慧健康产业奠定基础;智能产品设计课程组主要学习智能产品的研发应用知识技能,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4 总结与反思

本专业课程体系在原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因专业更名而带来的问题,笔者在调研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校实情为依托,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方法的设计思路,从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拓展课对本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希望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大展拳脚,为养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仅以本校为例抛砖引玉,希望同类院校可在设计过程中各展所长,如开展中高职衔接或专升本的院校可以统筹考虑课程体系的贯通性;根据学校地理位置及人才定位,聚焦某一岗位定向培养;开展面向社会人员招生,制订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养老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养生不是养老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养老之要在于“安”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