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关键课程”和教师的关键作用

2021-01-03朱成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思政课立德关键

朱成瑞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阐明了思政课的地位、作用特殊,具有不可替代性。准确理解把握“关键课程”包含的意义,对加强思政课的建设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1.1 从“立德树人”理解“关键课程”,增强关键课程地位认同

“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根本任务”“立身之本”“中心环节”的多重定位,就是旗帜鲜明地强调高校的使命和功能,就是立德树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立德树人展开,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是一个整体,其各部分都是整体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要素,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同心同向同力,共同致力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整体中,思政课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激励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回答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首要问题,体现着高校的办学方向性质,关系着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地位特殊、作用意义重大,是其它课程无法相比、无法替代的。高校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办学性质的高度,切实加强思政课的建设,夯实“关键课程”地位,在全校营造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构建以思政课为引领、其它课程积极参与的立德树人大格局,避免思政课孤军奋战、实际弱化的现象,以往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1.2 从“关键课程”把握“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关键课程作用

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就是在立德树人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关键导向、引领作用,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坚持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

1.2.1 在立德树人上,增强课程的政治引领作用

思政课是以课堂为阵地,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立德树人中、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积极发挥政治导向、政治引领作用,既是课程的任务,又是课程的特征。在教学中必须旗帜鲜明的讲政治,理直气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高政治判断能力、政治参与能力,增强“四个自信”,努力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同时,思政课还可通过学科建设、理论热点问题探索研究等,为立德树人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红色网站建设等,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校园中,积极发挥政治导向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关键时期,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局势不确定性增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人才竞争更加尖锐、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的政治导向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2.2 在铸魂育人上,强化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

思政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受众面最广,面向的是所有在校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价值观养成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书记曾经非常形象地讲过,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就好比如穿衣服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思政课就是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

思政课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铸魂育人;紧跟时代发展大势、聚焦社会热点,积极回应学生的关切,坚持主流意识、主流价值,正面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甄别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知、感悟和思考,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自觉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2 办好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一门课的建设发展,就建设发展条件而言,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支撑;就建设发展的力量或主体而言,主动权在教师,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教学活动的实施是教师完成的。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影响制约教学实效的因素有许多,如果仅基于老师而言,就是教师本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的教学能力水平状况,而这些因素,与教师的主观态度、主观努力程度密切关联。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认识到思政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明确肩负的神圣责任和使命,理直气壮办好、讲好思政课,充分发挥关键作用。

2.1 强化职业角色认同,努力练好内功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道明了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身份、要求,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选择了不一样的责任。思政课教师是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忠诚执行者;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传道者;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辛勤引路者。思政课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自觉、勇气,主动对标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标准要求,苦练内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觉悟、政治立场,清醒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传道才能不偏离方向,引领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上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明道、信道,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信、真心、真情传道,为学生释疑解惑;具有深厚的国家情怀、执着的事业情感和对学生的仁爱之心,才能情理交融专心传真道、真传道,感染打动学生、铸魂育人。

在专业理论素养方面,“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社会的本质、变化发展规律;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同时要善于学习积累新的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在横向纵向比较鉴别中,辨是非、明事理。

在道德理想人格方面,“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政课教师要遵守师德、严格自律,课上课下、网上网下,不忘教师之职,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身教胜于言教,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言行一致;亲其师,信其道,要崇尚真理、追求理想、正直诚实、公正仁爱,养浩然之气,做学生的人格榜样。

2.2 增强职业角色自信,匠心成就质量

选择了思政课教师,就意味着要选择自信、不断增强自信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传播的是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只有自己相信了,才有底气、自信讲好思政课,进而才能让学生相信。思政课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重在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塑造,是一个包含知、情、意、信、行的综合复杂过程。上好思政课难度大,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工匠精神”,努力备好课、讲好课。

在备课上下功夫。一堂成功的课,必然凝结着教师无数的心血。常言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写照,专注、专心备好课,成为教师基本功的要求。备课是教师学习提高、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要之举和重要保证。备教材,刻苦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体系、重点、难点,理解透彻、精准,对课程目的要明确而坚定;备社会,思政课必须要聚焦社会热点、焦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对所运用的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资料,来源有据、严谨、精准,不是传说、谣言;备学生,了解教育对象认知水平能力、个性特征、思想困惑疑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备教法,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规划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效。在“四备”的基础上,撰写详细讲授教案和课件,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重要转化。思政课的备课不是一次性的事,在教学中要及时体现最新思想和理论成果,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教学,必须常备常新、常讲常新。

在提高教学实效上下功夫。教学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现代教育理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二者才相得益彰。然而,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一是要知其因,才能对症下药。二是思政课教师唯有专注、专心于教学,教无止境,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坚持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努力激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以成才需要为切入口,提高思政课“抬头率”。当代大学生重视知识、渴望成才。思政课就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成才上大学生与思政课并不矛盾,有共同的目的。思政课要改变的是千篇一律的模式,以学生成才需要为切入口,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征和特长,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有层次区别;讨论主题、教学案例使用、作业要求等设计上,不搞“一刀切”。使“高大上”的理论,能“接地气”,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抬头率。

以问题为导向,让思政课“活起来”。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关心祖国的建设发展,关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和矛盾,难免会有思想困惑,产生难点疑点问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必须与社会实践、社会现实相结合,坚持高扬主流意识,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正视、不回避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在不断斗争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开拓创新发展壮大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问题意识方面,大学生与思政课同样有共鸣点,坚持问题导向教学,采用讨论、辩论、小组研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听课率,让课堂活起来。

与新媒体融合,让学生“动起来”。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成为新常态。思政课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传统课堂讲授与新媒体有机融合,丰富教学形式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思政课立德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