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视角下的中学生思政教育模式分析

2021-01-03刘大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思政

刘大志

(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西宁 810016)

0 引言

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将儿童视为一块大理石,他觉得这块大理石被打造为一座雕像需要6位雕塑家,分别是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身、书本以及其他偶然因素。他认为学校和家庭是并肩工作的两位雕塑家,他们有着共同的理念,朝着一个方向前进,所以,两位雕塑家在创造过程中不产生对立的立场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是他们出生以及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行为、性格以及教育过程对他们影响深远[1]。

习近平总书记在数次讲话中均提到建立良好家庭及培育优良家风、家教的重要意义。在培育祖国的“花朵”的过程中,和受教育者密切相关的便是置身其中的家庭以及朝夕与共的家长,这两者作为“花朵”培育过程中的关键补充力量,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所以,为了确保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及教师应积极整改教学模式,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沟通,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来达到家校双方都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以便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及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的综合素质。

1 中学生思政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校思政教育中未考量家庭因素

目前,部分中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并未对家庭教育进行考量,从而导致学生思政教育效果不佳。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良,能够在同学及老师的监督下做到谦逊有礼、温和待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等。当其一旦离开了学校的监督,回到家庭环境中,就很难做到约束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家长对此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学生会发生严重的校内外行为及表现不一的情况,从而导致德行缺失。这种状况的发生就是由于学校和家长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没有达到共同监督和引导的作用[3]。

1.2 家校各自为政,德育方式不当

尽管素质教育的号角已吹响许久,但很多教师和家长仍然只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知悉培养学生道德文化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单一的通过学习成绩去衡量学生优秀与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自我认知畸形化,部分家长及教师的不正确观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比如,一些学生在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时候,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这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相反,当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良好的时候,很少会因此而受到表扬,这会间接导致学生德育缺失,从而越来越不服从学校及家长的管教。长此以往,德育缺失与强硬教育形成的恶性循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成长极为不利。

1.3 家校沟通无效,趋于形式化

从目前中学生教育现状来看,家长和老师仍然缺乏沟通。尽管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提倡家校共育,但是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仍然停留于表面。老师的家长的沟通大多依赖于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甚至一些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连家长会中短暂的交流都难以达成,常规的家校沟通通常发生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这种沟通随之而来的则是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和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于其自身认知中家校沟通的抵触情绪,可能还会因此影响学生和老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负面影响[4]。

2 如何完善中学家校合作思政教育培养模式

2.1 革新教育理念,促进家校合作

当今社会条件下,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学生的管教,他们把对孩子教育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学校。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相较于幼儿及小学时期,学生个体具备了一定的行为能力,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在学生的教育中投放精力。所以家长自身很难主动与学校沟通,积极搭建家校共育平台的意识较弱。这就需要学校积极主动的承担教育机构的责任,发挥教育机构的作用,不断革新教育理念,从而促进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形成。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学校应扮演好实施者及引导者的角色。在家长方面,学校要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重视家庭德育,并且愿意积极与学校配合,将学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之中,从而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模式。学校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要引导家长多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教师在召开家长会时,可以在传统家长会模式上有所创新,规划和举办一些思政教育主题活动,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这样既能增强家长会的氛围感,也能够拉近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感[5]。

在学生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做到教学方法及模式因人而异。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更加有利于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个体,便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这个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应该分工明确,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从而逐步增强双方合作意愿,达到学生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效果。

2.2 健全教育制度,实现持续发展

学校应该根据家校共育理念,结合地区及学生状况差异,制定适宜本校的家校合作教育相关制度,从而使得家校共育模式得以有效开展。

在中学阶段的思政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及时向学校反馈家校共育教学成果,通过经验分享和总结不断完善家校合作模式,同时有助于校方针对不同问题及时更改和完善相关制度。在学生的正常的思政教学安排中,学校可以针对校园开放日、家庭访谈等系列家校合作的教学项目制定详尽具体的制度要求,并且要保证制度制定的规范及合理性,积极发挥制度的优势和价值。良好的规章制度是家校合作教学模式的重要开端,通过规章制度的带动及约束作用,能够促进家校教育理念的融合,从而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中。

在家校共育的教学模式中,应该对家庭和学校所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家庭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与监督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使家校合作能够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推动力,明确的责任划分能够及时处理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够使家校合作的关系长久维持。

2.3 完善共育途径,助力家校联合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大大降低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成本,家校共育的途径也可以随之具有多样性,积极借助互联网平台是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促进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应及时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在开学之初就应该收集学生家长信息。通过微信、QQ、邮箱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在中学教育阶段其仍然需要担负起监督和教育的责任。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建家长微信群或者QQ群。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也能让家长们针对学生的教育经验进行分享和学习。老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组织一些答疑和探讨的话题活动,从而减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对学生及其家庭教育环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家长也能够知悉学生的在校状况,并且在整体氛围的带动下,一些对学生家庭教育关注较少的家长能够受到积极正向的影响。

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让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校共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进行内化。教师可以与家长协商,布置和理论课程相结合的实践类家庭作业,再进一步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开展腾讯会议或者电子报告等形式的总结活动,让学生对思政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知[6]。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思政教学中,积极建设家校合作模式,增强家校沟通频次,拓宽家校沟通渠道,从而使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进而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有利的引导,防止学生因家庭和学校教育偏差而产生的不良问题。同时,在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模式下,能够使家长与教师相互合作、相辅相成,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果。部分家长在这种模式下,能够学习到新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专业的教育方法。并且,家校合作模式能够进一步强化校内教育成果,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中学校应注重家校合作教育的开展,在健全相关制度的条件下,与家长通力合作,为全面落实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