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化工专业贫困生就业情况分析
——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

2021-01-03锋谭健万小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考研就业指导化工

霍 锋谭 健万小榆

(1.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054;2.重庆理工大学学生资助中心 重庆 400054;3.重庆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 重庆 400054)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是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据统计,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而受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就业工作任务艰巨[2]。本文主要就重庆市某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近5年(2016-2020)内的贫困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就业动向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升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提供指导。

1 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1.1 总体就业情况分析

近5年,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总体上高于本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仅有2016年低于本专业初次就业率,一方面说明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就业意愿比较强烈,另一方面说明政府、学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措施是得力有效的;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的考研升学率每年均高于本专业的考研升学率,说明一方面由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口径更宽、起点更高、待遇更好、选择更多,另一方面随着全面脱贫和国家奖助政策的完善,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减少,促进贫困毕业生越来越注重学历层次的提升。

1.2 外地生源及回乡就业情况分析

近5年,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外地生源占贫困毕业生总人数的25.69%,其中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外地贫困毕业生占14.86%,剩余85.14%的外地生源贫困毕业生依然选择在重庆地区附近就业。这可能是因为,贫困毕业生对重庆的认可度比较高,多年在重庆求学,已经完全适应重庆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化工行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资源比较丰富。

1.3 就业地域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已就业的学生中有六成以上选择在重庆地区就业,所占比例较高,仅有三成多的毕业生选择到其他省市就业,特别是2020年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所有就业的贫困毕业生均选择留在重庆工作。经分析,一方面可能与贫困生的生源结构、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毕业生的求职成本等因素有关系;另一方面,重庆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就业机会多,同时,学校也积极引导毕业生服务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4 就业去向统计分析

从近5年的总体情况来看,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于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占比达75%,选择考研深造的有22.39%,而选择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和基层项目的较少,仅占2.61%;从2016年到202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直接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呈下降趋势,而选择考研深造和报考公务员、基层项目的贫困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20年报考公务员和基层项目的人数明显增加,这说明受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公务员等比较稳定的工作。这说明企事业单位目前仍然是吸纳贫困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但整体呈下降趋势;而选择考研、报考公务员、参加基层项目成为贫困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

1.5 就业单位类型与专业相关度统计分析

近5年,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人数最多,达70%以上,其次是国有企业,占25.48%,最后是党政事业单位,仅占3.37%,而在外企的就业人数则为零;另外,贫困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和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高,占66.35%。说明民营企业目前仍然是贫困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且大多从事的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2 地方高校进一步推进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2.1 树立“就业思政”理念,强化就业育人

一是教育毕业生端正就业姿态,强化毕业生就业主体意识。引导毕业生主动投入到就业浪潮中,脚踏实地地选择就业,努力通过就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回报家庭,实现自身价值。二是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就业形式多样化。积极鼓励毕业生通过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报考基层公务员、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就业,在实现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同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边疆建设、创新创业,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三是教育毕业生调整择业观念,实现就业地域多元化。针对化工专业贫困毕业生,应引导他们走出重庆,积极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医药化工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地区就业。

2.2 着力“四个精准”,强化就业帮扶

一是就业基地建设要“精准”。地方高校和二级学院要积极借助校地、校企合作平台,拓展贫困毕业生就业基地,以基地带动和促进就业,大力开展贫困毕业生“精准就业”工程,精准推荐就业。

二是就业信息使用要“精准”。地方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和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要通过信息化等多种手段,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和贫困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做到精准识别和推送,确保招聘资源和信息的“精准”使用。

三是就业责任落实要“精准”。第一,要严格落实学院就业工作书记、院长“一把手”工程,落实就业工作“系主任和专业教师”第一责任人工程,将就业工作各项任务分解到各专业系室。第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系主任共同承担贫困毕业生就业第一责任,实行“精准”包干负责。

四是就业指导服务要“精准”。第一,要认真摸底,建立准确的贫困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掌握每名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就业困难等。第二,学院领导主动带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对贫困毕业生实行“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4]。第三,针对考研、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应征入伍、出国深造等不同就业需求的贫困毕业生,要分别提供精准的政策咨询、辅导答疑、手续办理等就业指导服务。

2.3 坚持“三个立足”,强化就业能力

一是立足学生需求,做好贫困毕业生直接求职能力提升。针对贫困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全覆盖开设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既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树立职业生涯意识,也帮助他们了解最新就业政策,提升就业信心,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针对贫困毕业生的个性化不足,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活动,通过举办“简历工作坊”“模拟招聘训练营”等活动,切实提升贫困毕业生的直接求职能力。另外,针对贫困毕业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要做到“点对点”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提升就业信息获取能力。

二是立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实贫困毕业生基础就业能力提升。第一,要注重对用人单位和校友进行跟踪调研,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将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二,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设立贫困毕业生专项实习锻炼计划,让贫困毕业生有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有效提高贫困毕业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第三,要坚持就业与专业相融合,结合化工专业特点和化工行业性质开设相关就业课程,确保就业指导课程更加切合化工行业实际、更加精准有效实用。第四,要坚持科教结合、赛教融合,充分挖掘教师科研优势,同时以学科竞赛为龙头,全力提升贫困毕业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三是立足线上就业新模式,做新贫困毕业生云端就业能力提升第一,强化“云指导”,提升学生线上就业能力。要开设视频面试技巧等线上就业指导课程,通过一对一在线辅导、线上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提升毕业生的线上求职能力。第二,要结合专业和贫困毕业生实际,制作《贫困毕业生“云求职”指南》,为提升贫困毕业生的线上求职方法技巧、开展个人权益维护等提供指导和帮助。

猜你喜欢

考研就业指导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