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构建

2021-01-03丁冬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亲和力载体思政

丁冬雪 吉 玥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1 微时代的一般特征及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逻辑

近年来,大量丰富的新颖的实现载体和传播方式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可能。其中,“微载体”,即具有即时性、丰富性、承载性为一体的一类移动应用软件及微型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同类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凭借使用门槛低、时空限制少、传播速度迅猛、用户选择个性化、开放性与融合性并重等特点,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传播媒介,深受大众尤其是“00后”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至此,以微信、微课、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到来。

一方面,微时代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契机。首先,微时代思政教育的理念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满足教育双方沟通的即时性要求,将绝对引导变成平等互通,搭建新型师生关系。其次,微时代思政教育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激发教育者的关怀,拉近师生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微时代思政教育的形式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新兴的智能终端能够发挥被教育者的能动性,给予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另一方面,微时代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带来冲击。其一,弱化主流意识形态,挑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标准。随着微载体的普及与渗透,海量信息的涌入使被教育者原有的价值观念被扭曲,法律意识淡薄。其二,冲击原有教学模式,削弱教师的话语权威性。作为先锋部队和前沿力量,高校青年学生群体占据了微时代获取信息的有利位置,此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形式已难以吸引学生。其三,信息易获取难控制,阻碍高校思政教育的推进。微时代的信息庞大而繁杂,难以进行有效的甄别与控制,因此,构建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应用体系,既是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提升成效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必然选择。

2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现状及其生成机理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教师)对受众(学生)的吸引、感染、凝聚、塑造和引领等积极影响,以及受众对教育主体的亲近、认同与满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缺失的根源主要有三:一,教学理念僵化,教育者因循守旧,教育目标缺乏针对性;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缺乏实效性,教育活动生机不足;三,教学形式落后,教育载体单一,缺乏教育参与感和认同感。

事实上,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陷入困境。第一,微载体数量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微载体的普及,使用门槛明显降低,不少信息发布者为了制造噱头引起关注,不惜用夸大、模糊、扭曲事实的方式来博取眼球、吸引热度,跳脱、出格的传播方式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严重的隐患。第二,热点话题争议较大,网络风气不佳。结合“两微一端”等社交媒体可知,娱乐新闻常年占据高校学生关注的热搜榜首,然而正能量的爱国话题关注度和参与度却远不及此。第三,运行部门各自发展,协作性不强。作为高校微载体运行的实施者、调控者,思政观念的传达者、践行者,各级教育工作者都想参与到思政微载体建设中来,由此催生出一种微妙的竞争关系,最终导致教育资源分散。

然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又必然需要借助微载体平台,这也正是破困之机。首先,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需要借助微载体传播增强受众认同感。微载体具有交互性,能够促进教育者改进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亲近,营造更好的教育沟通氛围。其次,思政教育具有内在性,需要借助微载体外显其性质与状态。意识形态需要依靠亲和力的内容、形式以及载体来呈现,微载体具有丰富性,有利于推进教育内容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最后,思政教育是主观诉之于客观的过程,需要借助微载体搭建沟通平台。微载体具有中介性,承载着思政教育的相关信息,充当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沟通的桥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亲和力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

3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的四个维度

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突破现有教学限制,借助微载体沟通媒介,增强教师权威性,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优化高校队伍建设,肃清校园舆论环境。

3.1 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

从教师角度来看,首先,更新僵化的教育理念,为教学活动提供动力。面对微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应用生活化、大众化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把枯燥的理论变成鲜活的故事,把身边的故事讲出真理的味道,把真理的内容转化成通俗的话语,让被教育者充分的理解、接纳和发自内心的共鸣。

其次,优化陈旧的内容体系,为教学活动增添魅力。微时代,海量信息纷繁复杂,西方思想多方渗透,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教学方式融合,增加实践教学层次,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更具底蕴、时代感和实效性。

最后,转变单一的授课形式,为教学活动注入活力。随着微时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变更,说教、灌输、填鸭式为主的“苦口婆心”已沦为“无效经纶”。教师应脱离照本宣科、僵化保守的教育倾向,积极换位思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授课形式、接地气的网络话语与学生共情,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关心。

3.2 突显教育对象的核心地位

从学生角度来看,首先,培养自身法律意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微载体舆论环境中,部分网友法律意识分层严重,权利与义务理念失衡,对此,大学生应心存敬畏,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

其次,增强群体思辨能力,“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随着科技的裂变式生长,信息的指端获取成为常态,多元化价值观随之呈现,作为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观其行、知其源,提高对网络信息甄别与控制的能力。

最后,提升微载体使用素养,“保持定力、严守规矩”。面对微载体平台良莠不齐的信息数据,大学生应理性选择网络资源,规范使用载体媒介,自觉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

3.3 加强运行体系的队伍建设

从高校角度来看,首先,提高教育队伍的教学素质,因时而进。高校应树立微时代思维,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改革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运用微载体开展混合式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管理方式与时俱进。

其次,调整对教师的绩效评价模式,因事而化。优化“重科研轻教学”的传统评价模式,在职称、绩效评价体系中提高思政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比例,推动教师立足教学展开科研、引导科研回归教学,增强思政教学与科研的契合度。

最后,促进各相关部门协作联结,因势而新。构建“大思政”立体格局,要把握协同育人的理念、打造“三全育人”的体系,明确分工、细化运营、优化结构,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提高微载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粘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3.4 优化微载体应用的校园环境

从监管角度来看,首先,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拓展载体多样性。作为人际交流的重要渠道和途径,微载体已成高校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有关部门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多维的、立体的、动态的、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体系,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认同感和参与度。

其次,建立热点问题追踪体系,严防无序扩散。面对微时代新兴的教育情境,有关部门要善于分析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中潜在的生成性因素,借助对校园内热点问题的追踪与反馈,灵活捕捉教育契机,“就事论事”,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理性思辨,提升思政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最后,完善言论归责制度,肃清舆论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虚拟环境的内涵式治理,做好校园舆情监察和预警工作,及时制止大学生的不当言论和不良价值取向,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微时代教育环境。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微时代,为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各高校应紧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应用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未来人”。

猜你喜欢

亲和力载体思政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