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构游戏中提升幼儿兴趣

2020-12-19江苏苏州市吴江实验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积木小班建构

◇(江苏:苏州市吴江实验幼儿园)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探索和创造,与同伴进行合作和分享。可小班幼儿往往不懂得将建构游戏和生活经验相互融合,来到建构区的他们一般没有目的性,其在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往往稍纵即逝;而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又会导致小班幼儿产生不良情绪。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捕捉或者帮助幼儿找到建构的兴趣呢?

一、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对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28 次观察记录整理后发现,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使用的材料单一,建构水平薄弱,中途改变游戏主题,同伴交往冲突,玩与建构无关的游戏。

(一)使用的材料单一

经统计,幼儿在游戏中使用过积木块28 次,圆柱筒3 次,奶罐2 次,其他自带材料1 次。积木块是最“热门”的建构材料,而别的材料却鲜被使用。

由此可见,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存在使用材料过于单一的问题。

(二)建构水平薄弱

案例一:“幼儿园”不像幼儿园

灏灏和小辰的“幼儿园”搭好了,但是看上去并没有幼儿园的明显特征。我给他们看幼儿园的照片,问他们里面有什么。灏灏说:“有滑梯,小朋友。”虽然我已经进行了提醒,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搭出跟幼儿园相关的东西。

案例中,幼儿虽然有了明确的建构主题,但是他们的建筑物就是普通的房子,没有与幼儿园有关的元素,他们也不晓得怎么搭出滑梯的造型。这说明小班幼儿的建构水平薄弱,不能抓住建筑物的特征,也不会使用各种搭建技巧。

(三)中途改变游戏主题

案例二:搭的到底是什么?

昕昕在一块拱形的小积木上面放了一根长积木:“这个是跷跷板,这样子可以一翘一翘的!”之后,他又在“跷跷板”上放了别的积木,变成“宝塔”。过一会儿,他又说这是一个“冰淇淋”……

案例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直在改变自己的搭建思路,因此他的建筑物一直停留在起始阶段,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小班幼儿在建构的过程中,注意力转移非常快,因此经常会中途改变游戏主题,不能从一而终地建构同一个主题。

(四)同伴交往冲突

案例三:这是我先拿到的!

图图大喊:“这是我造的玩具!”原来是图图和邱邱在抢一个三角形的积木。他们互不相让,邱邱一脸委屈,不知道该怎么办。

案例四:沉默的轩轩

轩轩和几个幼儿比赛搭高楼。一开始很热闹,可是不久,其他建筑工人都跑去娃娃家玩了,只留下了轩轩一个人。他也不说话,也不继续搭高楼了。

综合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刚刚开始,因此经常会发生同伴冲突,最典型的就是争抢玩具,同伴之间也缺乏沟通和合作。即使同在建筑工地,也是各玩各的,没有交集和分工。

(五)玩与建构无关的游戏

案例五:奥托曼来捣乱

邱邱把手臂插进长圆筒里,喊着:“奥托曼变身!”其他小朋友搭好了一些房子,正准备添加一些树木,“奥托曼”却来捣乱!邱邱说自己在“打怪兽”。小朋友们因为他的行为很生气,不想玩了。

可见在自主游戏时,有的幼儿虽然选择了建筑工地,但是他们玩的游戏与建构毫无关系,而且往往这样的游戏行为还会影响其他的幼儿。

二、在建构游戏中提升幼儿兴趣的策略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烈,兴趣也很广泛。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能找到提升幼儿建构兴趣的突破口。结合前文的分析和平时的一些成功经验,我总结出了一些可以提升小班建构游戏中幼儿建构兴趣的策略。

(一)以幼儿为本,提供有趣的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初入建构区时,先是对材料感兴趣,之后兴趣才慢慢转向建构本身。因此,教师首先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主题、季节、幼儿的谈话等等不停地更新。只有幼儿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材料,才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二)从生活出发,发现幼儿快乐的源泉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快乐源泉”,抓住每一个契机,把幼儿生活中的经验做一个提炼,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建构中去。毕竟完成某一建构任务从来不是小班幼儿玩建构游戏的目的,他们享受的是其中的快乐。

(三)明确建构主题,逐渐丰富建构内容

事先和幼儿讨论确定好主题,可以有效地避免幼儿进入建构区后玩无关的游戏,也能改善幼儿经常中途变换主题的现象。一个好的建构主题,除了应让幼儿感兴趣之外,还得有深入建构的价值。小班幼儿是“建构新手”,主题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下手,“幼儿园”“游乐园”“超市”……教师需要帮助幼儿丰富同一主题下的建构内容,从“一个滑梯”到“一整个游乐园”,在无数次改造中让幼儿享受到建构的成就感。

(四)数学活动情境化,提升幼儿建构水平

小班幼儿喜欢边建构边玩情境游戏。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即“情境化”,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可以创设一个游乐园的情境,向孩子提问:摩天轮是什么形状的?可以用积木搭出来吗?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把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幼儿。为了展现收获,幼儿也会更愿意去建构。

(五)用心去沟通,满足幼儿情绪需求

无聊、失败等不良情绪容易打击幼儿的建构积极性,加上同伴之间缺少交流,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互动来满足幼儿的情绪需求。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平行介入,教师参与本身就是对幼儿的一种鼓励。另外,把幼儿的作品拍下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和评价,或者贴在建构区的作品墙上展示,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建构的自豪和满足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该俯下身来,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兴趣。小班幼儿是最稚嫩的花蕾,让我们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积木小班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星钻积木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
有趣的积木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