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20-12-19江苏丹阳市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陶行知桂花教研

◇(江苏:丹阳市云阳第一中心幼 儿园)

教师是幼儿园的智能资源,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幼儿的成长,推动幼儿园的发展。

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推行园本教研是教师反思实践和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应该“教学做合一”。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对园本教研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学习中更新理念

陶行知曾告诫老师:“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通过向书本学习、向专家等渠道不断汲取营养,获得新知。

(一)向书本求真知

每学期,我们与省内外专家联系,在专家的引领下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如,虞永平教授的《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和张晖教授《六个支架的解读》及《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等专业理论书籍,让教师自主学习,并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对书本的理解。同时,组织教师到各大书店选书淘书,开展“阅读推荐,悦享成长”活动,让每位教师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和一种生活方式。

(二)向专家借智慧

我们数次邀请省内外的专家来园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从系统的理论学习开始,再到现场观察指导,在实践中引领教师走向科学观察之路。专家专业、有深度的讲解与示范,让教师少走很多弯路,直接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每次外出学习,我们都安排专人拍摄视频资料,回校再组织教师集体观看。专家生动的讲述、幽默风趣的语言、行云流水的动作,让教研成为享受。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教师外出学习后进行汇报交流的制度,最大限度地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共同成长”的目的,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动态与外延接轨。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践中转变行为

行动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陶行知先生坚持倡导的教育研究方式。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参与式行动研究”“体验式教研”能促进教师主动参与,能让教师像孩子一样探究,成为实践的主体、反思的主体、行动跟进的主体。

(一)体验式教研,且玩且悟

教研需要智慧,教研更需要快乐。教研时,我们一改传统的“讲师说—教师听”这种沉闷的方式,用游戏的方式让教师在玩中顿悟与转变。例如,在“科学投放区域材料”研讨活动中,我们安排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一位充满童心的儿童,玩一玩本班的区域,要能玩出不同的玩法,比比谁是游戏玩家。针对教师的创新玩法,让大家试玩,在试玩中进行思维碰撞:猜测本班儿童会怎么玩,会收获哪些经验,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怎样解决。结合教师的体验与儿童的探究,教师逐渐明白:提供给儿童的玩具材料应是低结构的,只有具有开放性、多变性、操作性、层次性,且能提升幼儿经验生长的材料,才能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

体验式教研给了教师一个实践和思考的契机,让教师从自我本位转向儿童本位,关注儿童的思维方式,逐渐在头脑中有了“孩子”,愿意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懂“童心”,在适宜的时机给予儿童适宜的支持。

(二)问题式教研,且思且行

反思是提升教师素质的必由之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慎思”。陶行知认为:“慎思”有“五字”,即一、集、钻、剖、韧。“一”是对某一问题和现象一心一意研究;“集”是对所研究的问题多角度观察;“钻”是深入反思,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剖”是剖析教育现象,寻求教育本质;“韧”是要求教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当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与问题或困惑相遇时,如何解决?如何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以何种形式对问题的解决展开讨论与碰撞?

做法一:开辟“金点子”专栏。当遇到问题时,将自己的困惑留在群公告中,感兴趣的、能够帮助解决此类问题的老师,以跟帖的形式留下金点子。幼儿园以学期为单位,评选出最爱提问的教师和最爱思考的教师。以这样互动、激励的形式引导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师释放思维,爱上思考,进而获得新的认知,迸发新的智慧。

做法二:开展话题沙龙。幼儿园将共性问题收集起来,列出问题“菜单”,开展研讨沙龙活动。大家可以根据“菜单”自由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讨。这一过程便能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并在思考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审议式教研,且行且调

课程是幼儿园培养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提高教师组织课程的能力,保证课程的质量,我们将“课程审议”变成常规性活动。教师一起分析和讨论课程的价值和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确定课程走向,保证课程的有效性。

前审议:对幼儿进行观察,并且充分了解幼儿实际。审议主题的适宜性和可行性以及课程开展的方式及方法,为课程开展打好基础。

中审议:根据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兴趣与需要,在预设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方案,或修改,或删减,或生成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活动,使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

后审议:课程的后审议重在“积淀”,促使教师反思与整理课程实施的经验,多以“图文并茂”的PPT 或美篇形式,分享、畅谈、展示实施中的亮点和问题,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如,在桂花盛开的季节,孩子闻到了桂花的香味,中(1)班开展了“香香的桂花”这一主题活动。在课程审议中,教师认为要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并在活动流程及组织中提出具体意见,便引导幼儿寻找和了解幼儿园、社区、公园中不同品种的桂花,与家长一起酿制桂花蜜,在区域游戏中制作桂花糕……活动后再次审议,教师一致认为,活动是由身边的桂花树生成的,幼儿能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观察能力有所发展,并且能借助成人、网络等方式开展自己的调查研究,能积极与工作人员沟通合作,有很强的任务责任感。幼儿与教师对班本课程实施中设计的调查表、搜集的资料、相关的图书等课程资源,利用得较好,幼儿得到了发展。教师还反思课程活动的不足,即投放在生活区的桂花被“冷落”了,是因为制作桂花糕需要揉面团,孩子掌握不好水与面粉的比例,失败率较高是桂花受冷落的重要因素等。教师在审议过程中实现了观念的碰撞和能力的提升,班本活动更加贴合幼儿的需求,为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帮助。

三、满园春色关不住,教研相伴香满园——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一年来,大家尽情“玩”,努力学,深度研,他们的学前专业知识强化了,学习也从被动转为主动了。我们更可喜地看到,一个个学习型团队诞生了:美术工作室、足球工作坊、信息技术团等。教师在团队中相互学习,逐渐成长,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外省市姐妹园一批批来园跟岗学习,多名教师的教研论文在《好家长》《早期教育》等刊物上发表。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陶行知思想,边行边知,边知边行,以陶行知思想为指导,更好地服务并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陶行知桂花教研
桂花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做桂花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桂花蒸
打桂花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