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是师生共生的场所

2020-12-19江苏溧阳市马垫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办学学校孩子

◇(江苏:溧阳市马垫小学)

溧阳市马垫小学地处溧阳城东郊,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学生90%以上为新市民子女,来自山东、四川、贵州、云南、河南、安徽、新疆等14 个省、自治区,有回族、苗族、彝族、羌族、布依族、仡佬族等8 个少数民族。如何让百年老校再谱绚丽篇章,让中老年教师重燃青春活力,让马小孩子幸福成长,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调研准确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

地方特点、学校实际、孩子需求是学校有效发展的根基。再丰满的理想也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学校办学的准确定位很重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与地方名流、长期居住于学校周边的村民、退休老教师等座谈,了解马垫小学原有的历史和办学情况,调查地方原有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等,找寻属于马垫特有的乡土特色。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为学校发展把脉,进行顶层设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学校办学理念再思考的讨论,在一次次思想碰撞后,采取扬弃的态度,将原有办学理念拓展为“和合共生、相融共进”。教风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学风是“合作互助、力争上游”;校风是“共生共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将“办家长满意认可的校园,创师生幸福生活的乐园”作为学校办学追求;将“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具体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明确了“知感恩、明责任、会合作、能分享、强体魄、有自信”的培养目标。

教育是良心工程,不务虚,得务实,要充分挖掘学校底蕴,结合地方特点、学校实际,办好教育。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全体师生的拥护,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从而获取长足的生态发展。

二、身先士卒引领起航——“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校长是学校工作领头人,校长工作绩效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绩效,进而影响整个学校工作绩效。校长要积极汲取他校、他人先进的办学经验,引领本校工作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要努力成为学术权威、管理权威,要充分利用自身人格魅力,率先垂范,影响他人,带领好一班人(行政班子成员),引领好一批人(教师队伍),发展好一群人(全体学生)。学校中层更要紧紧跟上,身先士卒,摆正位置,各司其职,分工不分家,合作共进。

学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单靠某个人或某些小团队肯定做不好,需要人人都有全局观念,个个都出谋划策,全体都尽心尽力。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扬长避短,用人之长,让每位教师都有用武之地,是学校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打铁还需自身硬”

完善规章制度。制度是规范、约束,没有制度的约定与强制,哪儿来的规矩、方圆?为此,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展开讨论交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我校各项制度的出台都经“行政→教师代表→行政→全体教师→行政→教代会”,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教师参与讨论、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个体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规范的过程,对于学校各项制度,我校教师认同度非常高。这样一来,我校制度的操作强,定位准确,评价清晰,全体教师都能主动对照制度做事。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学校快速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实施人本位管理。管理是引领、提升。人本位管理,就是为了追求一种师生和睦、愉悦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我们积极打造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将管理的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自主管理,将精神氛围的约束,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习惯,形成“无为”管理。因为有这样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在支撑,我校教师工作热情积极高涨,师生和谐共处。正如我校一位教师所言:“在那种氛围里,你不得不认真地听,认真地学,认真地做,因为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动力促使自己努力地去学、去做,不是为谁而去学,也没有谁逼迫你去学,而是自己的一种内需,不然的话,就会有一种与团队精神、团队氛围不协调、不一致的感觉,久而久之将跟不上团队的步伐。”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合适的管理是学校高速发展的有效保障。校长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召学校中层干部、影响教师,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多换位思考,多换角度看问题。行政班子成员更要经常地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的想法,与教师沟通,及时解决教师心中疑问,不让教师带着情绪走出校门,让教师开心上班,愉快下班,应成为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突出师资队伍建设。“送出去请进来”,是一条快速有效提升教师理论素养的途径。受财力、精力影响,学校教师受训的范围与人数总是有限的。为扩大受益面,我们采取了外出受训教师回校后必须汇报学习成果这一形式,从而有效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我们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现场手把手指点引导。专家的直接引领可以让教师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直奔主题,迅速通达成功的彼岸。这样我们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起点就高了许多,这是较快提高受训教师理论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也积极地对外公开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风采,与大师、专家真正高效互动。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了,孩子综合素养提高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使教师更加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参与度越高,提升越快,形成了良性循环。

坚持发展性评价。合作与竞争是一对矛盾,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强化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共进,互助互惠,我们在评价时,突出强调将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将个人荣誉与团队荣誉捆绑在一起,以团队为单位进行争先评优。这样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行为都有明显的提升,教师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集团军在作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教师呢?团队建设的成效肯定要明显高于个体。仅有合作没有竞争,容易和稀泥,缺少上进心,为促使竞争,成员间也加强评比。成员不是固定在某一小组不变,如,将六年级教师群体作为一个团队捆绑在一起、全体语文教师捆绑在一起、全体数学教师捆绑在一起进行评价等,这些成员就有分有合,有交叉重复也有独立个体。优秀上进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动力。恰当有效的评价能促使教师走上高速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四、项目推进提升品位——“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丰富素质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我们正在打造两个项目:一个是新市民子女融入性养成教育之行动研究。学校现有新市民子女达90%以上。他们的家庭教育、风土人情、教育基础各不相同。孩子的父母收入不稳定,工作不稳定,居住地不稳定,这些造成孩子的学习更不稳定。面对差异显著的孩子群体,如何让这些新市民子女快速融入本班、本校、本地?如何让本地的孩子从这些新市民子女身上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校结合现状和实际,确立了“新市民子女融入性养成教育之行动研究”这一德育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全体老师的研究,营造幸福家园,让每个新市民子女快速融入学校生活,融入本地文化,健康快乐成长,促使全体师生“和合共生相融共进”。

另一个是小番茄的种植。马垫小学所在位置是溧阳著名的番茄种植基地,2000年左右从台湾引入的小番茄,如今以口感好、色泽艳、产量高而成为地区品牌。多数孩子家里或亲戚朋友家都种植有小番茄。家长、孩子都有种植经验。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学校实际、学生生活现状开展的校本课程项目,让广大家长、全体师生都感到实在、实惠、实用、有趣、有意思、有生命力。

五、形成亮点点燃希望——“梦想在那希望的田野上”

我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民族文化、家乡风俗、教育环境等都迥然不同,我们承认“学生之间现存差异”。于是,我们积极开展“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共同体学习小组在活动,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以共同体学习小组为评价对象;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将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组合在一个个不同的共同体内,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帮助、相互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住在一起的孩子组成一个个共同体,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家作、一起游戏。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加速了融合的脚步,也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孩子今天的健康成长、明天的幸福生活、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办学的最终要求,是学校成功的标志。我们期望通过自身努力,让马小的孩子能享受最优资源,得到最佳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学校孩子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