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2020-12-19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石林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堂秩序示范性因材施教

◇(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石林幼儿园)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表明,三到六岁是人的一生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年龄小,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为他们日后更好地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做好榜样示范

教师要想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就要做好榜样示范性作用。在幼儿园中,教师是与幼儿在一起时间比较长的人,也是幼儿最熟悉的人。幼儿具有强烈的模仿能力,因此,他们很容易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教师身上进行模仿。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幼儿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比如,幼儿在课堂上的关注度较低,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对课堂秩序的遵守更没有意识。教师在教学时,不可以强硬地对幼儿大声训斥,因为教师的训斥很容易让幼儿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反而不利于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此时,教师要用亲和力较强的语言,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同时,为了让幼儿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教师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比如,可采取师生互问互答的语言形式这样引导:“小嘴巴——闭紧啦,小耳朵——竖起来,小身子——要坐直,小眼睛——看老师。”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真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懂得要遵守课堂秩序。

除了教师的榜样示范以外,幼儿之间的榜样示范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虽然年龄小,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也相对有限,但是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赞赏。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通过对表现较为突出的幼儿进行表扬,让他们为其他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性。

二、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幼儿所受家庭环境影响的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认知发展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过程中,要清楚地意识到幼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要想真正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就要公平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幼儿,不能因为幼儿的性格特点或者家庭的原因,而对他们区别对待。教师要用自己细心的关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教师也要尊重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犯了一点点错误,就对他们进行严厉指责。教师对幼儿要怀有宽容的态度,比如要允许幼儿犯错,但是要让他们在犯错之后,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并且懂得知错就改。教师只有自己的育儿观念是正确的、积极的、适合的,才能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外向,有的幼儿性格则比较内向。性格无好坏,教师对两种不同性格的幼儿进行教育时,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要能够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通过自己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教师不要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而偏爱某一个幼儿,而是要让班里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喜爱。只有幼儿喜欢上教师,他们才愿意听教师的话,时时刻刻将教师的话放在心上,在课堂上,愿意主动地遵守课堂秩序;在活动中,愿意自觉地遵守游戏的规则。从而最终将幼儿的行为习惯由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主动的内生转变。

三、做好积极评价

当幼儿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地形成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肯定,以此来树立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心。

比如,教师在引导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之后,要细心地观察他们的变化。对于那些每次都能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既可以是口头上的表扬,也可以进行实物上的奖励。教师不要轻视对幼儿的表扬,认为自己的一两句话起不到什么作用,事实上,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因此,教师对幼儿及时进行表扬与鼓励,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下去。

四、做好家园沟通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幼儿园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真正做到家园共管,共促成长。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情况,并且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比如,有的幼儿父母工作较为繁忙或者长期在外地,这些幼儿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行为习惯上,都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做好留守幼儿祖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上积极配合自己,共同教育幼儿,并要进行耐心的沟通与细心的指导,用自己的一颗诚心让他们感受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刻不容缓。

总之,教师要能够抓住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不断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真正地做好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对幼儿的教育落实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为幼儿的日后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秩序示范性因材施教
批量检查乱坐座位系统设计
动物课堂乐翻天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构建心理活动良好秩序,提高教学有效性
如何维持翻转课堂良好的课堂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