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水平

2020-12-19甘肃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素养情感音乐

◇(甘肃: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在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因素,还能有效促进师生关系,增强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态,保证学生得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载体,在音乐教学中更需要融入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引导,在情感教育的融入下,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情感的宣泄和表达都不尽完善。而在音乐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正确地表达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

音乐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音乐教学是单一乏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渐渐发生变革。情感教育的融入,能使音乐教育的课堂更丰富,更注重学生人格和性格的培养,有效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

(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情感教育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文化教育大背景下,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势在必行。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一)营造音乐情感教学氛围

音乐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由于音乐教育的发展空间较大,创新性更强,因而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促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音乐课堂的氛围,乐器的演奏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音乐的感知力,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丰富学生情感。

(二)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内容单一,没有创新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教学的中心转向了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音乐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其次,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需求;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元素,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三)引导音乐情感,完善学生情感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融入,需要教师积极引导。由于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和感悟不够深入,缺少在音乐中表达情感的方式。当学生面对一些难度较高的音乐作品时,对音乐的理解就不能深入。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用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去感悟音乐中的情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完善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提高音乐教师能力,对学生进行专业音乐训练

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的学习。音乐教师要将音乐的专业知识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了解音乐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让学生掌握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音乐的情感表达,是这种艺术的核心,也是极难把握和极富魅力之所在。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如何让学生从一节音乐课的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因素,如何让他们从这种感受中把握这种情感因素并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来,这对于每一位音乐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将情感教育融入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提升演唱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能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素养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