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20-12-19江苏涟水县方渡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绳新知算式

◇(江苏:涟水县方渡中心小学)

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喜厌感以及能否执着追求。而游戏活动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本载体。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价值。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把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玩”数学,变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知识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逐步内化数学知识。进而,一些讨厌数学的孩子也会通过玩游戏慢慢喜欢上数学。

一、用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学好数学。围绕数学的教学游戏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他们对新知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从而使其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时,上课前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玩我摸你猜的游戏,老师从这个魔法口袋里摸各种形状的物体,根据老师的描述,你们来猜一猜摸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学生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认真听我讲解。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受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用游戏学习新知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够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特别是对于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更难集中注意力,兴趣不高,精神疲惫,思维松弛,有时忍不住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所以在教授新课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悟理益智,形成积极思维的走向。

在教学苏教版一数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课时,我利用学生秋游刚去过动物园的契机,创设了一个“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在参观动物学校的校园时,有小动物在玩跳大绳的游戏。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跳大绳的经验,一看到这个游戏,就很感兴趣。然后我就让学生根据玩跳大绳游戏的小动物列出加法算式,他们很快地列出了得数是6 的加法算式,并能准确地说出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接着再通过玩画片的游戏,让学生知道了得数是7 的加法算式。玩画片和跳绳都是学生们课间喜欢玩的游戏,因此,我一出示这两种游戏,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加法上来,使之饶有兴致地投入新课学习中,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其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与培养。

三、用游戏巩固知识

新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教学时间过半以后,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时他们容易感觉疲倦,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厌烦,导致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习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索,给他们以思维的空间,并借助已有的知识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认识了“百数表”后,我设计了玩俄罗斯方块这一游戏,将百数表的整个表格分割成俄罗斯方块,根据所给的一个数,填写出所给数周围的方块,再进行拼图,拼好后就是一张完整的百数表。这个游戏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他们对百数表结构的认识与内化,其观察力、智力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

四、用游戏培养能力

玩游戏时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刻,课余生活中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游戏着,如何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呢?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我们用扑克玩“算24 点”游戏,让他们在游戏的同时进一步熟悉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更提高了四则混算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可见,游戏的巧妙运用,对学生巩固和升华新知有明显的作用。

实践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之注意力更持久,学习积极性更高。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但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更能激发他们乐学、善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大绳新知算式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勇敢去做,才有突破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第一次跳大绳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