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简约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020-12-19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脉络帽子课文

◇(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过:“大道至简,语文课必须返璞归真。”这和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不谋而合。我们在教学语文课时,必须体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简单的教学,是一个在教学中不说多余的话、让教师的每句话都掷地有声的过程;是对所教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达到了极致,然后用简单的言语和方法表述出来的过程。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简约而不简单,这样的课堂将会带给学生明净澄澈的感受。如何去粗取精,构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理想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

学校为了创设这样的“高效课堂”,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了常态课的调研。本组刘老师执教的《方帽子店》,是统编教材三下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一节40分钟的课堂,如何将时间利用到最优化,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反思。

一、恰到好处地导入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简单有效、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刘老师以“同学们都戴过帽子吗?是什么形状的?这篇课文中的方帽子又是怎么回事?”来激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并走进阅读。

二、教学环节力求一目了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上课的教师忙得“满头大汗”,学生被教者“抛”出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这样的课堂,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乐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只有简化程序,以学生为主,给足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课堂才真正简约而有效。

这节课,教师抛出无数的问题,如“如果身边有方帽子店会怎样?”“你觉得方帽子戴得舒服吗?”“故事中哪一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来迷惑学生,很多都没有价值,因为文章中就有答案,学生根本无须思考。倒不如将这些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读课文。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留有足够时间给学生读书,自由读、默读、快速浏览,读的形式很多,但共同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熟悉文章。

本文的难点就在于厘清文章的脉络。执教者可以以一个大问题“故事中哪部分内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帮助学生来厘清文章的脉络。以一个问题将文章串联起来,简约、一目了然,课堂自然而然就干净利落。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如“方帽子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老板的儿子带方帽子”“方帽子店成了古董”等,教师不要急于去否定,而要随机应变,将学生的答案整合起来,最后呈现出三大块,这样也就一目了然地帮助学生厘清了文章的脉络。可执教者将教学重点放在过度挖掘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上,显然过于琐碎,是不合适的。

课文中最后一个词——古董,执教者比较生硬地搬出字典中的解释,机械告知学生本课的小道理,完全脱离了文本。其实执教者可以从文中的语句入手。如“因为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其实就是代表不愿改变、保守。而学生尝试用纸做各种形状的帽子,就是一种创新、改变。往往生硬地教授道理,不如潜移默化地领悟。

三、搭建平台,训练有度

40 分钟的一节课,需要留给学生15分钟的课堂练习及反馈时间。这更需要教师简化教学过程,一改过去的烦琐复杂、支离破碎地分析,取而代之的是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文本解读;二改零敲碎打地提问、简单对答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对话,书声琅琅;三改花哨媒体、空泛花架的形式主义,取而代之的是训练到位、方法简单的实效课堂;四改设置重重关卡,追求环节完整、过程完美的表面浮华,取而代之的是返璞归真、注重生成的生态课堂。

课堂训练或反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训练当然不是简单地布置书写作业,或随意地读读背背。而是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指导,读什么、练什么、交流什么、反馈什么,教师做好课前规划。规定15 分钟的课堂训练,用意是倒逼教师“精讲”,腾出时间还给学生,树立“学生能力提高不是靠‘教’,而是靠自‘学’”的观念,努力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成长平台,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合理利用手边的教学资源,如在《方帽子店》一文中,以补充习题的表格串联文章的脉络,就能辅助学生完成本文的重点:复述故事中最意想不到的部分。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作业完成了,能力也得到了训练,真正达到给学生减负的目的。

当然,简约而又高效的课堂,背后需要教师深度解读文本。如果教师在每周集体研讨时,针对每篇文章的重难点,制定与之对应的练习,在课堂上加以运用并反馈,这样课堂效率提高的同时,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换言之,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呈现看得见的方法,让学生有带着走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简约并非单纯的简单,而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种境界。教师要善于将各种知识有机整合,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没有长期的积累,无从简单,简单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教育的真功,才是教育的目的。“大道至简、大音希声”。语文课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境界,才会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更加轻松和谐的平台。

猜你喜欢

脉络帽子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知行并进”与“从做中学”理论脉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