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 让学生在课堂获得认知

2020-12-19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采莲音乐作品内心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内心认知是从艺术作品中体验感觉的直接呈现,它不是通过符号、标记等中介进行的,而是通过我们可称为直接性的东西。音乐把我们浸入感觉的原生态——它的赤裸裸的、微妙的、精微的真实中,这也是意识存在的事实。这说明了它的魅力和愉悦,也说明了它的深刻和令人敬畏——察觉经历的整个范围。对声音的这种令人感动存在的最初体验,就是我所说的“从内心认知”音乐。

一、感知音乐,寻觅内心认知的踪迹

音乐是“体验的感觉尺度的一种直接呈现”。我们直接从音乐中得到感觉,不是从关于音乐的想法、关于音乐的文化、关于音乐的事实、关于音乐的历史等等中获得。所有这些学问都服务于一个目的——加强直接乐声本身的质量的目的,也就是从内心认知音乐的目的。

(一)初听音乐,感受何其多

我们教音乐的时候,必须牢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应该指向产生让所有那些努力有其意义的东西——提高从内心认知音乐的质量的意义。如,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我让学生闭上双眼欣赏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听后,我让他们描绘歌曲中作者的家乡。他们纷纷举手,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A 说道:有宽阔的海洋。B 说:有最高的山峰。C 补充:有最长的城墙。我总结道:看来,大家都很仔细地进行了聆听,并得到了正确的信息。接下来,我想让刚刚发言的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绘画。学生听后很讶异,张大了嘴巴,互视了对方,并夹杂着一丝兴奋,因为我话音刚落,就看到他们跑到黑板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们用不同颜色、不同线条勾勒出一幅较完整的图画,其他同学看完这幅图画,并没有眼前一亮。而是给出了自己的许多建议,比如H 说道:他画的山峰太矮了,应该再高一些。K 说:他画的城墙没有突出古老的建筑风格。L 说:图画体现不出家乡宏伟的感觉啊……

(二)复听音乐,感悟大不同

音乐作为一种“结构的声音或是声音的结构”,直接传入听者(学生)体内。这样的体验,会使学生的内心产生不一样的情境与情绪,他们对音乐的聆听各有自己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理解,各有自己的想法。如本课中,我听完大家的回答,笑着说道:看来同学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接下来请打开书本,欣赏一下书本上是怎么描绘他美丽家乡的。这时,我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视听结合,说说自己的心情。本以为,大家都会怀着愉悦和自豪的心情去理解歌曲,我却收到了不一样的答案——D是这样说的:我的心情是悲伤的,因为歌曲中的古老城墙,不再光鲜亮丽了,正是由于很多人没有保护好,让它渐渐褪去了原有的色彩,让我感到十分伤感。我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回答很精彩,并成功地说服了我!

二、“描绘”音乐,揭示内心认知的线路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鼓励内心认知,越来越多地帮助听众(学生)揭示音乐作品内在的东西,把音乐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有力地传达给学生,担任引领学生走向很多种音乐内在东西的“专家向导”。那些内在的东西本身就是文化体系的产物,所以我们可以依靠语言揭示出它们的背景,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等等,以便学生恰当地掌握它们。

当语言能左右学生内心真实体验或者披露歌曲潜在意义的丰富性时,它就是有效的音乐教学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三、参与音乐,丰富内心认知的体验

音乐是一门实践、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放飞思维。当学生在感受到特定的音乐情境时会进行分析、描述、表演等等,那时的他们具有创造性,或者至少是积极的。

听音乐确实是一个创作行为。不过,不像其他的音乐角色,听音乐并不足以被设想为一个音乐家的行为,很简单,就因为它没有做音乐家做的事情——创作可以潜在地由其他人分享的音乐。另一个方面,听众在他们自己的体验范围内,创造性地使一种音乐体验有了生命。如,在教学《采莲谣》一课时,我还是选择让学生盲听歌曲,这样会给予他们不一样的体验,更聚精会神地去聆听。初次聆听后,我提问:歌曲里表现了一幅怎么样的场景,谁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呢?学生安静了一会儿,并加以思索,随后就有人举手了,我瞥了一下,大约三四位学生,A 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向很丰富,我就选择了她,她便向我们娓娓道来:在一个清晨,伴着明媚的阳光,主人公和她的姐姐两人去湖中采莲,一个划船,一个采莲,她们配合默契,十分快乐,还唱起了歌谣,最后伴着夕阳的笼罩,她们回家了。听后,我们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这样的欢乐场景。我说道:同学们体验到这个场景了吗?那么,谁能上台进行表演呢。话音一落,就有两位学生举手了,本以为五年级的学生会羞于表现,但这次还是很给力的,至少没让我冷场。这一次,我先让一位女生上台表演,要求是不能对自己表演进行描述,只能用肢体语言。大家看完她的表演,纷纷举手——B 说道:她表现的是在湖中划船。C 补充道:她和小伙伴在湖中,边划船,边采莲,很快乐。我总结道:是啊,她还表现出了小船在湖中荡漾的感觉,她一会儿划船,一会儿忙着采莲,真是一位勤劳的少女啊!这个时候,又有学生举手了,是一位男生,他说:她采莲的动作不是很正确,我去过湖中采莲,想上台示范一下。我邀请他上台进行表演,他边表演边说:采莲的时候还有个钩子,需要把莲蓬钩过来,再用小刀一划,才能把莲蓬放到自己的篮子里。我点头称赞,并把他的动作美化了一下,让学生伴着音乐进行律动模仿,并给予这位男生热烈的掌声,因为他又给我们增添了新的知识。

学生在聆听中,在有准备有创意的再建构过程中,被呼唤着理出音乐的头绪,思索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把握音乐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出自己的答案或理解,在聆听过程中“创造”了自己,也丰富了内心认知的体验。

猜你喜欢

采莲音乐作品内心
九九采莲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不如去采莲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