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策略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2020-12-19江苏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驱动设置

◇(江苏: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发展情况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切实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今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随着徐州市“学讲计划”的深入推行,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支持下的“学进去,讲出来”,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学习热情更加高涨,探求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动机也更加迫切,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如何更加行之有效地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潜力,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成了一个新的课题,我尝试把任务驱动策略引入课堂实际,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的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体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完成教育角色的“翻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生硬地指派小组成员,而不考虑学生的个人组队意愿,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杜威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对于这种强加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

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一定要明确。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明确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指向的训练要点是什么、指向的核心素养的指标是什么、学生运动量是否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组员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不能盲目随意地布置任务。有的教师会笼统地布置给学生一个不明确的学习任务,例如“小组成员合作进行前滚翻的练习”,这样的小组任务布置会让学生感到很茫然,学生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始这个任务。这样不仅没有提高教学效果,反而起了反作用。这个任务应该布置为“在组长的组织和示范下,1 号同学负责讲解、检查动作要领,2 号同学负责在垫子旁进行保护,3 到6 号同学依次进行前滚翻练习,3 次为一组,完成练习后轮换角色。”

(三)教师点拨指导不到位,学习效果打折扣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完成的。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还没有办法关注小组合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当旁观者,而要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全过程,适时点拨提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小组学习活动越来越规范和熟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益。

二、任务驱动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一)明确目标要求,任务设置要科学合理

任务驱动策略的核心在于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问题机制的驱动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主动建构学习体系和能力。这就对学习任务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设置要清晰,语言要简洁,任务难度要适中,要富有趣味性,能够达到吸引学生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的效果。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一个学习的相关情境,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把学生带入这个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进行体验和感受。我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走”这个内容时,就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动物王国要开动物时装T台秀,动物们听说了都踊跃报名,请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人确定模仿一种动物的行走姿态,在小组内进行T台秀选拔,走得最好的同学参加全班比赛。学生热情高涨,小组内选拔高潮此起彼伏,笑声不断。这种引人入胜的情境任务设计,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无穷的,学生自然学得开心,练得愉快。

(二)精心设计任务活动,贴合学生实际情况

学习任务是“教”与“学”的重要纽带,学习任务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更要在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设置。任务设置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探索的欲望,设置得过难,又会让学生无所适从,知难而退。一个好的任务设计能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能解决的,这样的任务价值是很高的,也正是能够“驱动”学生学习的。我在教学“跳小绳”的时候,就给同学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探究,尝试创编新的跳绳方法,可以是形式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内容上的创新,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个人都提出自己新奇的想法,并进行尝试是否可行,最后学生发明出火箭跳法、变向跳法、二踢脚连跳法等等有趣的方法,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设置任务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我们的教育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结合成学习小组。对于不合理的组队,教师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变更个别组员,以便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组成学习小组以后,还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在小组合作的时候选择适合他们的任务,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尽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以达到最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驱动设置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莲心宝宝有话说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