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数学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0-12-19辽宁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糖果题目效率

◇(辽宁:北京师范大学沈阳附属学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教师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且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爱数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教师在讲到《1~5 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可以准备一些糖果或者是小红花,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教学,如两个糖果加三个糖果等于多少?或是五个糖果减三个糖果等于多少等等。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颁发小红花并且给予表扬。这样,就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也可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引导学生读数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十分严谨的学科。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读数学”,也就是读懂数学的题目,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轻松一点。比如,教师在讲到《倍的认识》这节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的应用题。如小明今年3 岁,他的妈妈30 岁,问小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懂应用题的题目,题目中问的是谁的几倍?教师在给学生分析完题目的含义后,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得出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学数学

小学生都是思维比较活跃的,而且也是比较好动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数学,并且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下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并且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分享;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让他们以小组形式来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四、引导学生做数学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引导学生做数学题目。如,在教学加减乘除运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书上的题目,让学生明白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律。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每个人自己出与加减乘除有关的题目,同时还要写出答案。再如,教师在讲到应用题的解答时,可以让学生学会找准关键字词,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解读题意。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引导学生思数学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学习而不思考的话,他们便会对学习产生迷惑因而学不到什么;但如果学生只思考而不会学习的话,他们也会在学习上一无所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习和思考的联系,以及思考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这样,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节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如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何区别?它们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便会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能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结语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师也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让学生回答。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糖果题目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关于题目的要求
观察:糖果找不同
雨季里的糖果湖
追根求源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