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

2020-12-19江苏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个性特征个性化评价

◇(江苏: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小学)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同样,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转变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个性特征呢?笔者将从工作实践的维度来探讨个性化教育。

一、开展个性化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

在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是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充分信任你,才会与你交心。个性化教育更要建立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重视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管理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安排、课间活动、同学间的事务等等,而学生个体的特点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为了能顺利处理各项事务,班主任需要在接手这个班级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上学期素质报告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征、品行修养等,通过学籍卡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这样,就可以在开学初更好地关注到特殊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石。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作为学生,他们也渴望老师能真心地接受他们,尊重他们,需要教师用欣赏的眼光赞赏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关注他们,还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去关爱、改变,用爱心感化他们,用行动去引导他们。笔者班上有个学生性格内向,课上和课后都很安静,通过查阅他的学籍资料及询问其他同学,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爸爸又组建了家庭,他对大人们已经失去了信任,没有安全感了。我通过在课间找他聊天,了解他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让其感受老师对他的关心,渐渐地,我们之间的关系变近了,他会主动与我交流想法,分享他的趣事,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了。

(三)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

在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背景下,很多家长往往较多地关注孩子学习成绩,重视学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有些教师认为自己只需要负责孩子在校教育,孩子在家的表现与自己无关。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学生在校是不太容易暴露自己身上的缺点的。比如,有个三年级的男生小章,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在家所有的事情都由家长包办,我会利用一节班会课“我是生活小能手”,通过“我会什么”“我能为家人做什么”“我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这些能力带给我们的乐趣。小章在整个活动中看到别人的技能分享,也是跃跃欲试,可以看出,他开始意识到掌握一些生活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性格上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展个性化教育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很多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学,没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这不利于他们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个性化教育则需要体现出“个性”二字,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自己去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让他们去合作,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强大。

(一)提倡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以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教师也是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往往是考什么就讲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自然就学什么,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是知识学习的机器,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开始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助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支配自己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光要教会学生学科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利用率。

(二)提倡探究式学习

接受性学习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局限性很大。如果长期只是采用接受性学习的模式,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将逐渐消磨。探究式学习则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解决问题。

(三)提倡合作式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优势的互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这就体现了合作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比如在学生复习分数内容时,可以分小组梳理分数的内容,彼此补充,丰富知识点,这样还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个性化教育要教师确立多元评价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时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很多学校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是针对一些学习优异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在得不到积极评价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鉴于此,我们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正心存折”,不仅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还关注了对学生的特色评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位学生在开学初都会拿到一本属于自己的“存折”,主要包括美德少年、优学少年、创新少年、环保少年、礼仪少年、运动少年、艺术少年及每周自评,前面的七项主要是由科任教师及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盖章奖励,由于每个学生的特长不同,这样的评价方式就避免了只关注学习的弊端,强调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让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除此之外,个性化教育还需关注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

猜你喜欢

个性特征个性化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