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

2020-12-19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陶行知理论改革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仍然存在着教学方式刻板、师生关系不平等、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过分追求考试成绩等问题,虽然有新课改的推进,但是这些问题依然顽固。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变化,新问题又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发展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生活教育理论帮助树立新的教育目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一个系统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做整个的人”和“教学做合一”四个部分。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其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其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教育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要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是终身教育,这就是今天我们的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走向,实施终身教育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评判标准也越来越高,义务教育只是起点,学历和文凭终将淹没于时间长河,只有终身教育才是一个人长期发展的保障。只有不断学习,拓宽视野,提高个人能力,才能不为时代所淘汰,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在社会生活中找寻到自身真正的位置。

生活教育表明了教育教学工作不只是要关注学生的文化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在实际活动中拥有独立探究和创造的能力,这也正是今天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

二、生活教育理论帮助启示教育方式的创新

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更多地强调开放式教育,教育不拘泥于形式,受制于课堂。在过去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更多的是作为观众;师生关系的家长制根深蒂固,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思维模式和创造能力被极大地限制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说明了教学做不是一件事,而是需要分开的三件事。

“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了要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也就是说要以“做”为中心,反对以“教”为中心。放在今天的教育局面中,就是要推动课程改革,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教师要更多地做引导工作,而不是课堂领导人。新的课程改革正逐渐将这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实践中,其改革的重点在于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在“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指引下,对探究式学习的探索将会逐步完善,走向成熟。

三、生活教育理论帮助拓展教育渠道

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教育的来源主要就是学校,殊不知更多的教育途径其实包括家庭和社会,且这些渠道的教育作用与学校相比不相上下,甚至影响更加深远。“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将社会变为学校,扩大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使得更多人能够受到教育。结合该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似乎在当时并不适用,但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都非常丰富充足,实在不应该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分离。今天的素质教育,就应该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阻隔,让学生向一切可学习的人、事学习。

我们要对课本教材进行更新,使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思维不被禁锢于书本,避免被教育成为“书呆子”。以往的教育,学科教材太流于形式且时间相隔过于久远,学生从书本上对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认识是不够的,是滞后的。传统的课堂中重理论轻实践也是一大弊病,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无法锻炼自身的创造力,那么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就无从下手。应当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比重,让社会这本“活教材”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不同群体的接触中取长补短,在不间断的学习中得到自我的完善。而我们的教师,除了在转变教学方式上多做思考和实践之外,还要建立和强化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它改变了传统学校教育封闭的状况;受到各种媒介的影响,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些影响是双面的,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社会教育要更多地发挥积极的作用,以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些工作需要全社会、教育部门、各个学校、家庭共同来经营。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推进现代化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推动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猜你喜欢

陶行知理论改革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