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

2020-12-19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本信息技术过程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太平实验小学)

校本课程的开发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这部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就需要及时找出有关处置方案。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所进行的开发需要以学校实际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并且在其过程中为学生缔造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最后设置与其相对应的课堂评价体系。

一、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

教育教学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当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获得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学生,对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和兴趣以及认知差异进行分析,在传承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因材施教和层次教学等多种创新教学方式,使其能够惠及全部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发研究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一种校本课程。

二、以学校的实际为依托

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自身的特殊性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信息技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在规定的环境下和限定的条件里(软件与硬件资源)才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生存与发展动力。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学生自身的抽象性思维相对较弱,选择与学生自身生活相贴近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使用实际的生活经验去完成思考,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作为老师需要尽可能多地布置一些能够让学生进行体验的任务,或者能够让学生耳濡目染的相关事物,让学生运用自身的回忆去完成想象,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三、逐步形成健全的教材体系

作为老师需要想尽办法激发并保持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并让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学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小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将信息化教学纳入实践中,将信息技术化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通过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使其能够构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设置起一个相对开放和较为完善的教材体系。尽管这样,仍然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早晚会纳入中考以及高考中,所以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还需要走出应试教育发展的误区,展现出素质教育发展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充分体现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理念。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最终完成学习空间的有效拓展。同时,校本课程需要突破将学科知识作为发展中心的封闭体系,切实了解到信息技术不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也属于学生进行学习所不能够缺少的工具。

四、创设浓厚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课堂任务的布置需要尽可能和学生自身的生活贴合。设计出与学生自身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相一致的实践任务,把学生自身需要掌握的软件操作落实到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高使得学生能够螺旋上升式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切实地体会到信息技术可以服务于生活,并且和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任务的布置需要主线,切忌过于放任,在设计过程中切忌过于开放,同时也切忌过于封闭。任务的布置要使学生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有路可走,单独让学生自创,反而会降低其学习效率。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我们的任务需要让学生从模仿开始,不断朝着个性化创作发展。过于开放与过于封闭的任务都无法让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在进行作品创作的时候,脚本所进行的设计编写不可缺少。不管是图片抑或是文本和动画的创作,都要求一个脚本编写的过程。这个脚本不需要过于详细,同时也切忌过于复杂,只要学生能够看懂就可以了。老师在脚本编写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通过范例来完成讲解,主要还是让学生形成脚本编写的一种习惯。

五、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

信息技术课具备十分强大的实践性,学生在知识上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不同程度的提升,都需要通过上机操作来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还需要激励学生自身求异的思想,不注重统一;同时还需要尽可能让学生积极动手并勤于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给予充分的发挥,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丰富的信息科技小组活动,不但能够使得学生自身的特长得以发挥,并且还能够培养锻炼,同时成就一大批学生,采取这样的形式为学生的成才打下非常扎实的发展基础。我们在完成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特长的实际情况,要注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持续快速发展,在注重主体发展过程的情况下,还需要完成多元化的教学体系的评价。所以,我们需要设置能够提升学生兴趣的培养体系,适当地为学生设置兴趣成长的记录,对于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学习的成果完成存档,让学生能够及时查看以往的学习成绩。这样学生就可以真正地认识到自身的进步,并不断强化自信心。

新课标中的教学改革为小学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描绘出了一个宏伟的发展蓝图,我们在完成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紧紧地围绕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培养的主线,使其与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地寻求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路径,使改革发展要点与课本内容保持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校本课程的持续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校本信息技术过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