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造生态微景 引导学生在科学活动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2020-12-19江苏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科学植物生态

◇(江苏: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活动强调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注重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做科学。在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很多内容涉及种植、养殖等中长期活动,需要经历长期的观察、记录。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巧造生态微景”,开展观察、种植、饲养等系列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生命的特征、规律,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怀,对小学生进行生命科学教育的启蒙。

一、以科学趣味作业为载体,挖掘“巧造生态微景”的资源

“巧造生态微景”是有计划、有目的、能持续引导学生经历的活动。结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生命科学领域”,我们开发了五个类型四个主题的“巧造生态微景”。五个类型指:“植物种子繁殖类”“昆虫饲养类”“植物移栽类”“植物营养繁殖类”“生态瓶制作类”;四个主题指:“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与蚕宝宝共成长”“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趣的生态瓶”。五个类型四个主题涵盖了“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繁殖”“动物的生长”“微生物世界”等方面。学生通过“科学趣味作业”经历过程、亲自体验,了解了生命周期、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情怀。所以,要想真正落实小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我们科学老师不仅要把眼光放在40 分钟以内,更要把眼光放在40 分钟以外,以“巧造家庭生态微景”的科学趣味作业形式向课外要惊喜。

二、以科学社团为平台,树立“巧造生态微景”的榜样

科学类社团活动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得到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科学社团将喜爱动手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了解“巧造生态微景”的科学知识,掌握“巧造生态微景”的科学技能,经历“巧造”的科学过程,最后将“生态微景”作品进行展出。“巧造生态微景”突出材料来自生活、创意来自自己、植物来自自培。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特的。组织“巧造生态微景”的展出,一方面让社团学生享受劳动、创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发挥“兵带兵”的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孩子参加到“巧造家庭生态微景”的活动中来,让更多的孩子看了之后会产生更多的创意。

三、以年级组主题活动为契机,推动“巧造生态微景”的开展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色,我们主要抓住不同季节开展不同类型的“巧造生态微景”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动植物生长的过程,体验到人、动物、植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体验。结合不同季节,我们开发了七个类型五个主题的“巧造生态微景”。七个类型指:“植物种子繁殖类”“植物移栽类”“植物营养繁殖类”“瓦苇植物类”“昆虫饲养类”“小动物饲养类”;五个主题指:“水果种子变森林”“百·千·万绿色行动”“树荫下的珍玩”“可以听的微景”“我为小动物安个家”。每个年级选择合适的季节、合适的主题开展,由年级组向学生、家长发出活动倡议,鼓励人人参与、家家参与。

四、以创新思维为引线,提高“巧造生态微景”的创意

(一)把创新思维“图示化”

像“我给小动物安个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巧造家庭生态微景”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说,每个学生拿到材料都能动手操作一番。但是我们没有盲目地让学生去做简单的操作,而是引导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用画设计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与家人共同商讨。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设计图中的不足,如,盆栽造型的搭配、颜色的搭配等。然后让学生再一次修改自己的设计图,最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操作。在整个活动中,不仅节约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活动的质量。

(二)把创新思维“声化”

在学生进行“生态微景”方案设计之后,为了判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我们尝试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说出来,先进行小组交流,再进行全班汇报,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追问,和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深度了解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出声思维能将学生的深层想法外显,使得学生间、师生间不断进行思维碰撞,使“家庭生态微景”的设计方案逐步科学、合理。

(三)把创新思维“物化”

在“巧造家庭生态微景”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属于发散性思维,要鼓励学生多想、敢想、会想,为了提高活动效率,我们首先采用图表记录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加一加”“剪一剪”“扩一扩”的方案及时记录下来。或者,指定一个主题,让大家围绕主题尽可能多地想方案,并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头脑中的一些“金点子”,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模型的形式做出来。通过活动训练,我校有多名学生在省市级科技竞赛中获奖,最令人骄傲的是,我校有8 件师生作品获得了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五、以“评比、评价”为手段,提升“巧造生态微景”的品质

“评比、评价”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促进方法。“巧造生态微景”评价注重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注重作品的评价,更注重参与活动的评价。“巧造生态微景”评价包括:作品创意的评价、作品效用的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评价、学生带动家长参与活动的评价等多方面。学生要想在活动中获得很好的评价,只有多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多进行创意的交流,多实践制作、栽培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品的品质。

巧造生态微景,关注过程,关注体验,关注感悟。学生在一个个真实的、生态的体验场中,领悟生命的真谛,追寻科学的本质,达到培养的目标。

猜你喜欢

科学植物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