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思课堂对学生积极思维的培养

2020-12-19江苏无锡市双河新村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深思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江苏:无锡市双河新村小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更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运用学科。我区倡导的“深度学习,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后,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教学高度,既要求学生有思维的深度,又要求老师有教学的宽度。多年教育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告诉我,这既是对老师“深度教”能力的考验,更是培养学生“思维学”的重要举措,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信息的摄取者和加工者,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深度思维的潜能,最终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维”的深思课堂。

一、深思课堂——提高积极思维的参与度

现代教学论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培养学生积极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在深思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一课时,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摆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分组讨论,他们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我问学生:“这三种图形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回答“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再让学生思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最后,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积极性。

二、深思课堂——培养积极思维的兴趣点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久而不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中的符号、概念、判断、推理,如果通过艺术化的讲课,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就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

如,老师随意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多位数,再让学生说一个多位数,然后让学生用笔算、老师用口算是否可以被三整除,进行比赛,结果当然是学生慢。然后,老师提出让学生用计算机来帮忙,老师还是口算,结果老师还是快。这样一来学生当然对老师的方法很感兴趣。这时让学生考老师,学生说一个数让老师来做,当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时,学生一定感到十分奇怪,自然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此时再恰到好处地讲述其中的窍门规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自然会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三、深思课堂——增强积极思维的探索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老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训练、观察训练、思维训练、应用训练,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有能力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学生先完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说说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归纳出一些算法。接着放手,例题也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堂中呈现出积极探索、互相帮助的新样态。这种知识点迁移类推的积极思维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探索欲。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个性。而每一个学生既是活生生的主体,又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作为一名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告诉或传递给学生静态的知识,而是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智慧型学习模式。要使学生深度感知数学的魅力,深度构建思维模式,深度体验自我价值,最终走向对数学学习的深度认同。

猜你喜欢

深思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深思触本质 拓展强素养——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与拓展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且行且深思——智能交通发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