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0-12-19江苏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语文

◇(江苏: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造氛围

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它包括创造的愿望、动机或意图,简言之,就是渴望创造。这是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应全力做到:

(一)形成教学的民主性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如果老师的头脑中留存“师道尊严”的思想,常以先知先觉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肯定会受到压抑。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空前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激发出来。为了使教学充分体现民主性,老师还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和见解,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想法有悖于常理,也不要随意地否定,因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形成集体的创造性

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老师应该设法打造创造性的班集体,在班级内形成创造性的气氛,使全体学生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创造性,互相交流思想,互相鼓励。这样的班集体一旦形成,不仅能较好地开发个人的创造性,也能开发集体的创造性。

营造一种宽容理解的民主气氛,既能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还能使学生消除错误和失败的心态,自由地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鼓励大胆质疑,催生创新萌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学生大胆质疑,是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体现,是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正是由“质疑”开始的。

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阅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老师要把质疑问难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力求使班上每位学生都会发问。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应该热情鼓励,正确引导,使学生从“敢问”逐渐过渡到“善问”。同时,老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自己分析事物的现象,不断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从而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创新萌芽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得到生发和舒展。

例如,在教学《跳水》这篇课文时,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这个孩子不从横杆上跳入水中,用其他的方法能不能救他呢?我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列举种种假设。一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结果使学生认识到“跳水”是拯救孩子唯一可行的方法,从而更体现出了船长的冷静机智,使学生加深了对人物性格和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从质疑开始,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努力去解决问题,这“见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创新思维的过程,更是学生增强创造能力的过程。

三、广开创新思路,运用创造方法

广开思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学内容,经常安排一些富有创新的小片段,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其运作方法可以是:

(一)抓词语训练

比如,为了训练学生对词语掌握的熟练程度,让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几组同音字,比一比,看谁写得多;为了训练学生观念的流畅,让学生举出某些属于同类的东西,如,能燃烧的液体(汽油、煤油、酒精……)。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快速反应力,而且从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二)抓联想训练

联想包括假想、续想、扩想等。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领域,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指导方法有: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扩想;抓省略处引导学生补想;抓文末引导学生续想;等。例如,在《将相和》一文中,“负荆请罪”这则小故事写得较简单,在教学中,老师可诱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廉颇向蔺相如请罪时,两人会说些什么话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学生都高声回答:“想!”“但书上没有写出来呀,请大家创作出来好吗?”这一设计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大家兴趣浓厚,各自写下了精彩生动的对话片段。

(三)抓转换训练

转换是指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多向性等。指导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及多角度思考。例如,在学完《捞铁牛》后,老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假如不用怀丙和尚的捞牛方法,你能想出比怀丙更好的方法吗?让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境,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进行思考,说出方法。从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创新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只要我们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就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自主创新的天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