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12-19江苏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内涵交际

◇(江苏:句容市袁巷中心小学)

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交际过程中不同文化因素的敏感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就是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是一种思想的境界,是一种人文的内涵和修养。义务教育教科书译林小学英语教材中的culture time板块,明确将中西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纳入课堂学习,也就是将跨文化意识的构建纳入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的良好品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跨文化意识的构建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构建知识框架,在日常交际中渗透中西文化

首先,为了让师生更系统地了解教材中涉及的文化知识,我将3~6年级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进行了收集汇编,按礼仪、交通、餐饮、服饰、节日、风景名胜等类别进行归纳,让大家明确各个学段以及整套教材中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目标,以大教材观来开展平常的教学。

其次,通过外创环境,内厚氛围,渗透中西方文化。校园内可设中英文对照的标语,红领巾广播站每周都有“英语之声”,结合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进行相关主题的手抄报展评,让一景一物皆能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师生每天也用学过的语言进行交流。如,结合英国人见面时谈论的第一个话题——天气: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Oh,it’s a fine day ,isn’t it?见到某人不舒服,老师就问:What’s the matter,dear?等具有生活气息的交际用语。师生之间的简单交流,既渗透了西方文化,又拉近了师生距离,还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就在自己身边,和母语一样亲切。

二、以融合为主线,多措并举渗透文化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任何一方面的实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情境、问题、交际、活动等为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多措并举实施教学。

首先,主题表述——让思维的意识活跃于课堂。在每节课上,我们都规定有口语交际的时间,针对一个主题进行问答式交流,或主题演讲,针对不同学生个体选择不同的方式,确保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得到锻炼。每篇教材,老师都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为了便于直观认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Tips的形式告诉大家。在学完每个单元后,结合单元主题话题,开展主题表述,如,My school life、My hobbies、My dream 等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语言素材,通过整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使用和收集语言素材的过程中,了解中西方文化以及表达方式与技巧上的不同。

其次,活动促进——让文化意识在激励中进一步深化。活动是让文化意识在实践中生根开花的最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英文电影,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让学生感受纯正的英式发音和英语的语言美。通过学习英文歌曲,了解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旋律之美,如,高年级可以欣赏《斯卡布罗集市》等名曲,低中年级则以儿歌为主,用歌曲的魅力引导文化的认知。还可以将各板块加工成舞台剧进行表演,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The king’s new clothes ”等都是生动有趣的剧本。在了解英格兰服饰和美国牛仔文化后,我让学生收集各国的服饰文化,如,日本的和服、印度的纱丽和男士的包头巾、法国的rococo dress等,将它们绘制成图,在班上讲解给同学们听。我还举办Fashion Show,让学生用废旧的材料制作服饰进行表演,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了解了各国服饰及其历史文化。诸如此类的活动,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有待于师生用心去演绎。

最后,阅读积淀——以阅读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英语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知识的信息源,构建宏观的文化意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可以利用晨、午读时间对一些美文进行诵读、分析,让学生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培养阅读兴趣,积累词汇量,还可有计划地带领孩子分级阅读英文绘本,如David goes to school,We’re going on a bearhunt 等,为孩子打开一扇阅读的大门,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绘本,创编图文结合的英文小故事,让学生在读、写、画中不断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修炼人文品质,让文化品格在知识拓展中不断完善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课内,师生研修教材,一丝不苟,活动扎实丰富。课外则是对课内学习的很好延伸和拓展。每节课前,我们除了布置学生进行技能性的预习作业,如读单词、课文外,还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如,英国的三大节日,西方有哪些节日及习俗,英美国家对不同人物的称呼、礼节,外国经典文学、经典名胜,等,让学生提前对文本涉及的文化有初步了解。如,在学习Unit6“An interesting country”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的历史、特产、人文风俗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有趣的国家。学习结束后,我结合culture time 板块,要求学生分组收集英国、加拿大、美国的历史、名胜等知识,并以导游讲解的形式向全班汇报。在自我修养方面,我们时刻引导孩子自信、自尊、自强。如,在生活中要学会遵从“女士优先”;参加聚会要准时,或只能迟到四五分钟,但绝对不能迟到一刻钟;要排队,不能加塞;等。我们还结合单元主题,每节课送给学生一句英语格言或谚语,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文内涵。

跨文化意识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需要以一种文化的意识审视每一节课。以“融合”为主线,在教学中开展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中外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学生的文化品质,建构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跨文化内涵交际
情景交际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挖掘习题的内涵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