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教育需要带着孩子去体验

2020-12-19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顾高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共生生物生命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顾高幼儿园)

近年来,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自然教育成了一个新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社会就是一本大书,幼儿教育要运用好这本书,让下一代从小就筑牢科学防线,让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养成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我们正常生活的平静。它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提醒人类应该对自然更敬畏、对环境更友好、对生命更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自然生态教育,建立与自然友好的关系。

我们不仅要教给孩子必要的知识,培养他们诸方面的能力,更要增强孩子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一、幼儿园自然教育出现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自然教育很缺失,源于专业认知缺乏和专业资源缺乏。教育的出发点是正视问题,自然教育不仅是在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更是承担着唤醒孩子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为人类未来而行动的重责。

当今全球范围内兴起了许多致力于让孩子重回自然的草根运动,有些自然教育场地仅限于在幼儿园角落里开辟的自然角和种植区,没有给幼儿提供真正的自然环境。自然科学活动也仅仅是用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些植物、动物的名称,没有让幼儿亲自到户外去观察这些动植物,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幼儿也感受不到自己身在自然中。

二、大自然是孩子重要的自然教育资源

幼儿需要怎样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就是要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并增加他的自然知识与经验,去感受大自然的奥妙与完美,从而学会欣赏自然、尊重生命以及开发想象力。我们需要建立多样的、联系的、变化的、多角度的整体思维,进而更好地认识自然和我们自己。

儿童自然教育的意义与使命,除了带孩子走进自然和玩耍外,最重要的是自然观察。但自然观察并不是要你记住这个名字那个名字,也就是不要在意分类与命名,而是要学习欣赏自然的神奇:抬头好好欣赏星球的完美运转、日夜四季的变化、星河的浩瀚;蹲身看看水的奥妙、海洋的澎湃、瀑布的壮丽……这些都是水分子神妙的游戏。明白自己所生存的宇宙是如此壮丽神奇,孩子怎可能不对神奇的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其实,生命才是宇宙中最不可思议的奇迹,更是我们自然观察与欣赏的核心。例如,我们要学习欣赏花的颜色与造型,蝴蝶的轻盈舞姿和它们身上的色彩与图案。我们要学习倾听各种虫鸣鸟叫,分辨各种花草树木的气味,最重要的是去观察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间发生的故事,也就是去看身边这整个生态系统里每一种生命间共生共荣的奇妙关系,看见每一种生物都同等重要而没有贵贱。唯有如此看待这大自然的一切,尊重生命才会成真。我们要能看到,大自然如此欣欣向荣,正是生物族群与族群间互相帮忙的结果,看起来越柔弱的生物,数量越多,像蜉蝣生物、小昆虫、青草等,而越顶级的强势动物数量越少,像老鹰、狮子、老虎等。个体间的关系,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残酷的生存竞争,例如,一只羚羊被一只狮子猎食是残酷的,但若从生物族群间去看,羚羊群与狮群的关系,其实是共生互利的,否则彼此都会灭亡。这样一种共生机制,才能让大自然如此丰饶。儿童的成长过程与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可是现代的都市儿童离大自然如此遥远。儿童自然教育就是在此前提下,用最省时又最有效的方法,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洗礼。

三、让孩子在观察体验中亲近自然

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是整个儿童自然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有很多打着儿童自然教育旗帜的组织或工作坊,他们常绕过自然观察与体验,甚至只是纸上谈兵。事实上这些都只是辅助,不是主轴,做得好,可以加速或加强自然观察与体验的效果而已。

基于疫情,孩子需要感知自然,体悟到自然与人的关系;体验自然,增进幼儿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能力;发现自然,因为自然是艺术与科学的源泉;敬畏自然,培养幼儿的等待与忍耐、付出与责任的心灵;顺应自然,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也了解到自然教育的三大法则:融入原则——给我们的教学环境做减法,尽量摒弃高结构的教学材料,少用塑料玩具,崇尚自然,鼓励幼儿向自然学习。系统法则——生态教育观,自然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因为相互依存是生态平衡的前提,从去自我中心到去人类中心,正是从关爱与善待人及人与自然关系开始的。只要我们将既有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放在自然系统内,“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也就会从小注入,从小事做起。自然教育,是以大自然为背景的体验式教育,在自然教育中,真正的老师是自然。平衡法则——智慧的支撑。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落地,落到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上,落到儿童的日常生活里,自然教育才会有生命力。

因此,我们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儿童通过自然观察与自然体验,给孩子们适合的自然教育,让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用欣赏自然万物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创作力。同时经由引导儿童观察自然生态间的生命关系,来感受大自然共生共荣的基本互利原则,培养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共生生物生命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第12话 完美生物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