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仲景的“养慎”思想

2020-12-18于春泉李月

食品与健康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服食张仲景脏腑

于春泉 李月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构建了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疾病诊治体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张仲景非常重视“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并在其《金匮要略》中提出“养慎”的养生原则。在《金匮要略》中,“养”主要是指“内养正气”,即顾护先天之气,养护后天之气,滋养五脏六腑之精气;“慎”为“外慎风寒”,指人应顺应四时寒暑节气之变化。所谓“养慎”,即内养正气,外慎风寒。这一思想对于现代养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养正气,顾先天,护后天|

所谓“内养正气”,主要是指通过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等方面保养与调摄人体正气,以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仲景提出的“内养正气”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节制房室,惜精保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生长、发育。肾精之盈亏与人的生长发育,强壮盛衰,乃至寿命长短密切相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记载:“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因此,张仲景认为要节制性生活,切忌纵欲,否则会伤及肾之精气。

2.平衡服食,养护后天

《金匮要略》有云:“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在衣着方面,人应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冬天及时增加衣服,避免寒邪入侵人体;夏天则应注意防暑降温,不宜在高温下作业或者暴晒,以免暑邪伤人。我国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春天阳气初生,冬寒未尽,昼夜温差大,不宜过快换上轻薄的衣服,而应等阳气更加旺盛时再逐渐更换薄衫。尤其是女性,如果过早换上短裙等过短过薄的衣服,容易导致腿部受寒,罹患虚寒性的妇科疾病。对于老人与小孩等抵抗力较低的人群而言,如果春天不“捂一捂”,则很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饮食之节制,主要指“冷热”不宜太过。这里的“冷热”有两层含义,一是温度,二是食物寒热之属性。比如,羊肉、牛肉辛温,鸭肉、兔肉咸寒,阳虚之人可以多食羊肉、牛肉以助阳,反之,阴虚之人可多食鸭肉、兔肉等寒凉之品以滋阴。除了应注意饮食的寒热属性,谨和五味外,饮食还应顺应四时节令、气候变化,并应根据人的体质来选择食材,坚持适量原则,不可过量。《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篇》云:“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二月勿食寥……四季勿食生葵……”

|慎风寒,避外邪,守国法|

所谓“外慎风寒”是指应避免一切外来的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影响健康和人体脏腑功能的邪气,主要包括: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这一养生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云:“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张仲景深谙《内经》之旨,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客气邪风,中人多死”,明确指出了“邪风”入侵的危害性。张仲景所说的“邪风”是指所有能够损伤人体脏腑正常机能活动,导致疾病产生的外在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客邪”尚未入侵脏腑,也应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通经活络,防病于未然。这一思想对今人的养生保健,疾病预防和控制仍有重要意义。

2.勿犯王法

古代,政府会对犯人刑讯逼供,并以体罚进行惩戒,如饿其体肤,杖其臀部,以火烫之,甚者如商鞅被处死时受车裂之刑。受刑者轻则皮开肉绽,肌肉筋骨受伤,重则伤及内脏,气随血脱而亡。同时,宫刑等刑罰会对受刑者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令其产生恐惧、懊恼、失望等不良情绪,进而使其机体功能降低,免疫力受损。

张仲景在两千多年前就将遵守国法融入到养生法则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创举,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当遵纪守法不再仅仅是社会需要,而是一种健康养生的个人追求时,人们会更加珍惜健康,遵纪守法,这对国家和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

张仲景的“养慎”思想包括“内养正气”和“外慎风寒”两个方面,具体包括节制房事,平衡服食,避免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同时注重情志养生,勿犯国法,认为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身心调养,形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

猜你喜欢

服食张仲景脏腑
服药以攻疾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陶渊明的餐菊书写与服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神仙传》中服食登仙故事浅析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善良的打劫
习惯性便秘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