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制度比较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路径建构

2020-12-12帅建强

关键词:话语个体价值观

帅建强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研究,现有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倡导的“高势位”价值理念如何融入日常生活的路径和机制进行论述,似乎只要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自动转变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价值追求。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未真正成为大众日常行为处事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现实中大量存在着所谓的“两面人”现象。可见,“融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进行全面深入的价值学分析,探知它们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相同,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融入日常生活。习近平说:“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如果不能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会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生活化”“口头化”,就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表征的不同价值观及其互动模式

(一)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属于不同层次和范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人自身的生产和社会生产两种生产理论。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2]东欧马克思主义者赫勒继承了恩格斯这一思想,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出发,将人类社会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3]3。按照这一解释,构成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就是日常生活,与此相对应,从整体和宏观层面维系社会存在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就是非日常生活。从社会生活构成来看,人类社会生活主要是由精神性活动领域和交往性活动领域构成。日常生活主要是由日常观念活动和日常交往活动构成。非日常生活主要是由艺术、科学和哲学等精神活动和政治、经济、科技等交往活动构成。从这样一种划分不难看出,日常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非日常生活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后出现的,是日常生活的延伸。对于个体再生产而言,日常生活具有先天给定的自在性的特点,因此,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而与此相对应,非日常生活代表着主体运用自由意志,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二)自在的价值观与自为的价值观: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所表征的不同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常生活要解决和面对人如何生存的问题。个体再生产主要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从出生起就需要学习先在于他而存在的习俗,掌握日常生活的规则和规范,这就决定了日常生活主要是以重复性、自发性和经验性为主要特征的领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新问题往往不是通过自觉的创造性解决,而是将其归纳到各种日常生活已经给定归因模式加以解决。因此,日常生活的精神活动领域更多体现出继承性和保守性的价值取向。比如,在处理日常事物的活动中,人们形成了下意识的日常思维惯性,这样的价值观具有自在性、重复性的特征。与此同时,由于日常生活的范围相对固定和单一,日常交往空间往往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交往对象表现为相对固定化,往往局限于家庭成员及周围环境,所以日常交往就呈现出以过去为定向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给我们的印象是社会给社会成员的固定化的生活模式,只需要知道“是什么”,而不必去问“为什么”。整个日常生活价值观表现为保守性、封闭性,会给主体的创造性、主动性造成压力。这样的日常生活就形成了以集体主义、和谐和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在这样一种“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领域中形成的“自在的价值观”,即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而非日常生活从其精神领域来讲,面对新问题必须要不断突破原有的规则才能获得新的认知,需要探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追问“为什么”。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创造性、批判性价值取向必然会占据主导地位。比如,科技创新活动就需要打破固有的日常生活价值定势才能取得新的发现。从其活动领域来讲,由于其活动领域呈现出交往主体的多元化,不同主体必须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的框架范围内活动,这样就表现出个人主义、理性化和平等性等价值取向。例如,经济生活领域中资本的流动就表现出自由、法制的价值取向。这样,非日常生活就形成了一种以自由、平等、理性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这是一种“自为的价值观”。因此,非日常生活是以未来为定向的。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态势。

个体的社会生活是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集合,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价值观才能安身立命,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类还是遵循着某种主流的价值观获得价值认知,以引领、融合其他价值观。这样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生活的主导性价值追求和倡导,能够有效整合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那社会生活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进一步厘清自在的价值与自为的价值的关系。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把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动因。

(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路径

如前所述,人类社会生活是由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组成的。起源于日常生活的自在的价值观和起源于非日常生活的自为的价值观,不外乎存在着以下两种关系。

第一种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稳定关系被打破,呈现出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分强大的日常生活和相对不发达的非日常生活,这时候的日常生活甚至吞噬了非日常生活。这样的社会形态主要体现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大多数的个体沉溺于日常生活,只有极个别人能进入非日常生活领域;不仅如此,强大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价值取向还常常侵蚀着非日常生活的精神生产和交往领域,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价值取向更多表现为以过去为定向,在价值领域中表现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由“自在的价值取向”所主宰。这样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通过基础性领域的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向上融合,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形成方式。比如,中国传统社会中,由于社会处于农耕文明,强大的日常生活吞噬了仅有的非日常生活领域,本来应该表现为“自在的价值取向”,也由于非日常生活的不发达,被“自为的价值取向”所取代。通过政治上层建筑和儒家学者的进一步完善,反映日常生活的“自为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因而整个社会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就体现了强大的日常生活价值取向。在“宗法一体”的社会生活中,“三纲五常”中的日常生活价值的家庭伦理价值观延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价值观,导致家庭伦理道德完全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秩序的主导性价值观。另一方面是非日常生活凌驾于日常生活之上,过分发达的非日常生活领域将日常生活切割得支离破碎。经济、科技的发达带来了社会全方位的高速发展。由于日常生活价值取向的缺失,人往往沦为了非日常生活领域的“自为的价值观”的工具,强调竞争、理性支配一切,导致了人的全面的异化。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由非日常生活所决定,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全面侵蚀着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价值世界随之瓦解。这样的“自为的价值观”主要是以强行为主导的方式侵入日常生活中,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形成方式。比如,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导致了人的全面异化,人本来应该是理性的主体,结果却是人成了理性的工具,被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所全面主宰,“自为的价值”全面取代了“自在的价值”,统治了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因此,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体现为“自为的价值”,导致了人的焦虑和无家可归。胡塞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现缺失了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欧洲科学危机,呼吁寻求回归日常生活价值,重建人类精神家园。

第二种是两者相互交融,协调推进,展现出二者动态平衡稳定的关系,要求正确处理好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关系,使日常生活真正成为非日常生活创造的基础性条件。社会分工带来的分离已久的非日常生活领域的精神生产和社会交往重归故里,人成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主体性存在,能够建立起“自在的价值观”与“自为的价值观”的自觉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既能恰当运用日常生活价值取向,又能自觉寻求非日常生活价值取向来处理日常生活所面临的新问题,实现日常生活价值观由“自在价值”向“自在自为价值”融合的境界升华。这样,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自在和自为价值观的有机组成和融合,是一种自在自为的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显然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理想模式,要完全实现它需要全体中国人作长期的奋斗。

三、理想目标与社会现实:日常生活价值观和非日常生活价值观的平衡与失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建立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相对平衡的基础上。由于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反映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之间还是相对失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还远未真正落实为社会大众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国家、社会和个体3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是合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它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4]。从思想层面来讲,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变迁,也即是说,体现着不断扩张的非日常生活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常生活这样一种变化。这样,反映日常生活的社会价值观必然会随着社会形态更替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中心,新的反映非日常生活的社会价值观就会取代旧有的社会价值观而逐步成为人的日常生活价值取向的主导性存在。“这意味着,只要一个社会同另一个社会相比,有一个价值实质的增量。”[3]16但这样的一种价值增量反映的是异化了的个体的价值追求。而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从个体的社会生活来讲,摆脱了社会分工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得“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6]。马克思在这里所描述的就是个体实现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有机融合的社会生活。那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阶段,其核心价值观的终极指向应该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核心价值观内容来看,必然是建立在对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扬弃基础之上。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层次来讲,必然是国家、社会和个体3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

从我国实际国情来看,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国家、社会和个体3个层面的价值倡导所构成。其中,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社会层面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正是反映非日常生活所表征的自为的价值取向;而个人层面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同样也正是反映日常生活所表征的自在的价值取向,这种核心价值观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实现了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性转换和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扬弃,又体现着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要求,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背后价值取向的积极部分。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自在自为的价值观,按照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就能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价值追求。

(二)日常生活价值观和非日常生活价值观失衡的表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没有处理好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关系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表现为一整套的3个层次的概括性价值倡导的话语体系。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倡导,只是部分价值取向产生于日常生活,另外部分来源于非日常生活,在成为一种理论形态后,天然地存在着脱离日常生活的倾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还是居高临下式的传播模式,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说教等生硬的形式传播,与日常生活认知图示格格不入。这样一种传播手段,违背了价值观生成的内在规律。第二,从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关系来看,本来应调和两个领域关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导中,更多的是以概念的形态传导到日常生活中,这导致了非日常生活领域对日常生活领域的侵蚀。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缺乏应有的合理分离,导致了日常生活简单化和同质性。第三,从融入的效果来讲,由于缺乏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动性构建,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流于形式和表面化,一旦行政性的力量不复存在,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可能重新作出审视和选择。比如,武汉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要求全体市民熟读和背诵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引起了社会巨大争论。这样一种违背规律的强制性融入,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导致社会大众对核心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质疑。

2.日常生活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的拉大带来各阶层具体利益的分化。社会大众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了日常观念的多元化,不再像过去那样是相对的统一,日常观念出现了“价值分野”。同时,西方各种社会思潮透过日常生活领域渗透到日常观念之中,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个人利益至上的日常观念渗透和影响到日常生活,个体追求物质享受的观念消解了理想信念等价值追求,从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背道而驰。在一个旧有的日常观念逐渐崩塌,新的日常观念又被物质利益所控制的时代,多元化的观念对日常生活的价值终极意义的消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构成了重大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多元化、多变性的海量信息,为多样化的日常观念并存提供了渠道,信息传播的隐蔽性、实时性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的难度。异质社会思潮在网络传播中,挤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教育的时空,个体对于自上而下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可以进行选择性接受,甚至是质疑。在网络空间中,一些蓄意调侃、故意歪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观念大行其道,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观念带来了严峻挑战。

3.日常话语背离核心价值观价值倡导

在改革开放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背景下,大众的日常生活被不正常的非日常生活完全吞噬,失去了独立性。日常话语体系以政治话语为主要内容,并与政治话语体系高度同构,人际交往的话语呈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日常生活话语中传统价值被政治性价值取代,表现出个体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存在的非理性化,国家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成为了一种政治符号性存在。改革开放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与日常生活完全脱离,日常生活话语体系与非日常生活话语体系的关系朝另外一个极端方向发展,成为了一种撕裂和互相对峙的存在。日常生活领域的话语呈现出去价值化,个体更多的关注自我利益最大化,按照经济利益原则来判断价值取向。日常生活表现为价值虚无的泛滥,暗含了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疏远。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缺乏相应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退回到了书斋式学术研究之中,不再关照日常生活领域。个人在市场经济潮流中呈现出了某种价值偏差,成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的“单面人”。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路径选择: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有机融合

日常生活世界既是个体实现再生产不可或缺的客观世界,同时也是个体价值生成的主观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价值导向作用,“就需要实现传统价值的现代化转向,用非日常生活领域中自觉的价值倡导重新塑造日常生活”[7],走出一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统一的道路,建构有效传播路径,平衡好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找到与日常生活的契合点,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行动外化。

第一,以日常生活为立足点,实现传统日常生活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转型。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传统价值的时代转化,扬弃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传统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与传统价值观字面意思一致的价值倡导赋予其全新的意义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来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日常生活的价值倡导,应该指引大众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不深入日常生活,就会与大众产生隔阂感,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失语”和边缘化。首先,应该更多地采用“隐性”和多样化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节日、文艺节目和各种仪式中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手段传播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原来那种单一性的传播手段向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转变。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及时回应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困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进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良好互动和协调发展。但应注意两个避免:一是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和教条式传播的非日常生活领域;二是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沉溺于日常生活而不能发挥价值导向。最后,在传播的主体上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靠主流媒体宣传的做法,转变为更多依靠家庭、学校和民间中介组织,在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建构起全方位的融入体系。比如,中央电视台家风节目,通过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视角从不同方面表现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引起了社会良好反响。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建构日常生活。一方面,以实现和维护好群众日常利益为出发点,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化指导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关键在其能否切实解决好日常生活所涉及的民生利益,这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起点。为此,一要及时回应群众的日常利益诉求;二要切实做好反腐败工作,尤其是对侵害群众日常利益的案件及时查处;三要完善好利益分配机制,做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既要满足日常生活利益,又要超越具体的物质利益,坚持以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倡导转化为实现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及时回应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引导日常生活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议题;同时创设与大众平等对话交流的机制,通过双向互动交流实现价值引领;加大对恶俗、低俗网络文化的审查,把握网络思想观念的主导权。

第三,坚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价值学说,要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必须实现由官方话语体系向日常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换。首先,实现概念的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但也与日常话语体系相差太远,应实现从抽象向具体、从政治口号向生活话语、从说教向说情的3个转变。在转变过程中用日常话语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音,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故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但在转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低俗化。其次,实现话语的常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工具是日常话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日常话语体系转化是一个下沉过程,与日常话语中的价值取向相融合,通过两者的对话交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提升日常话语体系的价值内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识化转变。最后,实现理念的形象化。日常话语以感性的形式存在于日常生活领域,表达更多的是对周围直接环境的关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性决定了其理性化的表达方式,其传导的价值理念应转变为感性的具体,成为个体日常话语的指导性价值图式。

五、结语

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在很长时期以来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尽管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核心价值根基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动摇,而是以一种传统核心价值观特有的方式存在于个体日常生活中。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传统的日常生活价值观也面临着非日常生活价值观的全面侵蚀,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尚未实现转型,而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完全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当日常生活面临着转型时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时,要么选择求助于传统价值观,要么抛弃传统价值观寻求其他价值观的指引。因此,我国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建构反映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价值取向有机统一的自在自为的价值观,在融入的路径方式上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猜你喜欢

话语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雷人话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