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族文化重构模式探究
——以福建永安青水畲族乡为例

2020-12-08

丽水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畲族重构传统

邓 然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青水畲族乡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境内,是三明地区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下辖青水村、汀海村等9 个畲族村。1981 年,青水公社村民钟生长等发起青水钟姓恢复畲族身份活动,并于1985年恢复少数民族身份。1987 年青水乡更名为青水畲族乡,现有畲族人口6 700 人,约占该乡人口总数35%[1]。自开展恢复畲族身份工作以来,畲族文化逐渐融入青水畲族乡村民的生活中,特别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支持下,畲族文化作为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与当地原有的客家文化发生地方文化重构。在这一过程中,青水乡这一原本以客家文化为传统文化主体的乡镇也转变为以畲族文化为文化主体的乡镇。

一、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的形成与特色

(一)传统文化的形成

青水畲族乡位于闽中永安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有土著闽越族居住”[2]104,处于中央王朝统治的边缘,汉时始有荆楚、江浙汉人来此。奠定现今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基调的是唐朝末年从河南迁往福建的王审知后裔。据青水王氏族谱记载,“唐光启元年(885 年),王绪率领河南固始县农民军进入福建,其部分部属迁到青水光坑”[2]104,由此奠定了青水畲族乡客家文化基调。此后,宋时从湖北江陵地区迁来的熊氏家族,明时从江西赣州兴国和石城迁来的畲族钟氏家族[2]112,清时从浙江杭州迁来的蓝氏家族,以及近代从闽南地区迁来的部分人口,共有林、郑、王等50 多个姓氏[3],他们所携带的不同的地方文化在青水汇聚,构成现今青水畲族乡的传统文化主体。

多时期、多地域、多元文化的交汇,创造了青水畲族乡灿烂的传统文化,例如大腔戏和大腔傀儡戏。其中,大腔戏为明朝时青水丰田村熊姓宗族派族人学习江西弋阳腔并进行一定创新后的产物,其唱腔源自熊氏宗族祖地湖北兴山的荆楚古音,因此,大腔戏是荆楚古音与弋阳腔的融合与创新,该戏多为宗族祭祀活动服务;大腔傀儡戏由青水乡黄景山王氏于明嘉靖时期习得,据学者的研究,大腔傀儡戏“可能为傀儡戏向大腔戏学来”[4],是大腔戏与傀儡戏的结合。

(二)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客家文化为主流

青水畲族乡拥有丰富的民俗和文化遗产(见表1),包括3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大腔戏为江西和湖北文化的融合创新成果,流行于永安、大田和尤溪,是客家人迁徙过程的见证;大腔傀儡戏则是熊氏宗族与王氏宗族迁入青水后相互学习的产物,是客家人团结的象征;小腔戏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京戏、汉戏曲调[5],为青水畲族乡传统戏曲创新的产物。永宁桥古戏台属于欧洲镜框式舞台,罗兜祠是全国王审知后裔祭祀祖先之地,其他的宗族祠堂也是由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宗族所建。

表1 当前青水畲族乡的传统文化组成

参照徐永志教授对宁德畲族文化的定义——“在环宁德地区逐渐形成、延续千余年并波及到闽南、闽西及浙、赣、粤、皖‘畲族文化圈’的、以祖宗崇拜和多神崇拜为主干的、以祖图和畲语畲歌为标识的,兼具自然价值与人文价值、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区域民族文化”[6],显然,就当前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而言鲜有畲语畲歌,也缺乏盘瓠等祖先崇拜,青水畲族乡大部分畲族并非来源于同一地区,这与徐教授所定义的畲族文化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自1 000 多年前王审知后裔奠定客家文化基调后客家人始终是主体,客家人所创造的客家文化始终是主流,加上青水畲族乡地理闭塞、文化保守、对外交流少,明清时才陆续迁来青水的钟姓蓝姓畲族宗族,他们所携带的畲族文化始终无法占据主流,甚至在长期的涵化中畲族文化被进一步舍弃。因此,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客家文化,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畲族文化。

二、青水畲族乡畲族文化的地方重构

过去,青水畲族乡封闭的地形、落后的交通使当地的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交流的增多、现实发展的需要,文化也在寻求发展,其中畲族文化与本地区客家文化的重构是当前青水畲族乡文化发展最主要的形式。

(一)推动文化重构的原因

1.政治经济方面,推动畲族文化重构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获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扶持

与周边乡镇相比,青水畲族乡不仅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习俗,而且还获得了少数民族乡镇的“身份”。大力开发畲族文化一方面可以丰富本地区的文化,又可以与周边同样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的乡镇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充分开发本地区文化,并依托畲族文化建设具有畲族文化气息的乡村,发展旅游业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另一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使当地乡政府拥有其他非少数民族乡镇所不具有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资助,使青水畲族乡在重构畲族文化时获得了政治、经济等优势。建设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景点,可观的经济收益吸引着汉畲两族人民共同建设开发畲族乡文化。

2.文化方面,青水畲族乡的客家文化发展在当代遇到了困难,需要改变

过去,客家人强大的宗族关系帮助他们在面临艰苦的生存环境时渡过难关,发展生产。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和相对保守排外的文化特点在战乱年代是优势,但在当今社会反而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当地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寻求改变,以更好地传承客家文化。

(二)文化重构的过程

从1985 年恢复畲族身份开始,畲族文化的重构历经两个阶段,分别是畲族文化的引入与传统文化的保护阶段、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当代重构阶段。

1.第一阶段:畲族文化的引入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第一,畲族服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畲族服饰是青水畲族人保留至今的少数几项畲族元素之一。过去,个别老人穿绣花边的衣服、围裙、梳凤髻[7],青年妇女穿大襟滚边短衫,大裆裤,腹部围短裙,但解放后,她们逐渐改穿汉装和普通服饰[2]1084。在恢复畲族身份的初期,为展示畲族身份,符合畲族乡的形象,村里统一置办畲族服饰,在活动节日庆典、来访接待时分发给村民穿着,事后收回,展演成分浓厚。现在,随着青水畲族乡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青水畲寨景区的设立与“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的创立,青水畲族乡迎来大量游客,畲族服饰已经成功融入畲族人日常生活。如今部分村民会自行购置畲族服装并在节日里主动穿着。

第二,在生活环境中加入畲族元素。主要表现在政府出资打造畲族特色村寨,营造畲族文化氛围。根据《永安市志》记载,在解放前“畲民喜居林间僻野,以竹篱茅舍为家”[2]1085,解放后畲民新建的楼房与汉人的无异。如今的人们很难重回竹篱茅舍中生活,只能借用改良后的畲族建筑来装点畲族乡。为此,青水畲族乡政府邀请专业设计团队打造畲族风情特色小镇,将畲族文化、畲族元素融入到整个改造过程,形成小青瓦、白灰墙、坡屋面、翘屋脊的畲族建筑风格。无论是设计、规划,还是募集资金、施工等,皆由政府一手推动。

第三,通过学校教育进行畲族文化传承。主要表现在以永安市民族中心中学和民族中心小学为平台,在地方文化精英的努力下,借鉴景宁和宁德经验,通过编写乡土教材、课堂教学、在校园展示畲族文化等手段增强学生对畲族文化的习得和认可。目前,青水多数青少年对畲族文化还停留在学习和了解阶段,畲族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等,是某民族之所以成为该民族的基本内核”[8],畲族文化的传承也成为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例如,永安市民族中学制作特色文化牌匾,编辑校本课程《畲韵·刺绣集》等乡土教材,在音乐课上学习山歌,在课外活动时间学习竹竿舞、傩舞,在美术课学习剪纸或刺绣[9]。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实现了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建立起学生对畲族的文化认同。

第四,保护传统客家文化。主要表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腔戏、大腔傀儡戏、打黑狮等制定保护规划、成立发展基金、建立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资料档案和数据库;为当地民间剧团提供演出和文化交流的机会,对老手艺人予以补贴,鼓励他们传授技艺;对青水畲族乡现存的各具特色的古民居进行修缮。与引进的畲族文化相比,客家文化作为本地传统文化是人们真正认可的文化,加上客家文化也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因而得以受到重视和保护。借助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当地政府拥有更加雄厚的资金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上。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青水畲族乡的传统文化并未得到全面的保护。当前虽然对大腔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吹唢呐技艺等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护欠佳。笔者在青水畲族乡龙吴村调研时了解到,目前唢呐表演的本地曲目只有几个人掌握,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传承问题。

2.第二阶段: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当代重构

第一,打造畲族风情旅游景点:青水畲寨。第一阶段,青水畲族乡以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众多极具价值的古建筑闻名遐迩,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研究者。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青水畲族乡所特有,例如大腔戏、大腔傀儡戏、打黑狮等在大田、尤溪等邻县也得到保存并大力弘扬。如今,为发展旅游业,打造与同类型乡镇与众不同的地区特色,在引入畲族文化后,对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进行重构,创建了青水畲寨国家3A 级景区。青水畲寨景区包括永宁桥古戏台、化龙桥、龙德堂等传统古建筑,还定期举行大腔戏、打黑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新建凤凰广场、畲乡赶圩广场、畲乡民俗街等文化场所,出售畲族剪纸、手工艺品、小吃等。畲族文化是这次文化重构的中心,客家文化则是其中的次要部分。总之,这一平台展现的是畲族文化、闽王文化、戏曲文化和古建筑文化等融合而成的客畲文化,并冠以畲族文化之名对外展示。

第二,打造青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三月三”并非畲族等少数民族特有,过去,青水畲族乡的畲族人、客家人都过这一节日,但多为小型的家庭聚会。“三月三”作为畲族最重要的节日,是这一时期文化重构中的重点部分。现在,“三月三”已经从家人欢聚的节日被打造成为展现青水畲族乡文化的嘉年华,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一环。截至2019 年,青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四届,并逐渐走向成熟。

文化节上的畲族文化节目与客家文化节目并存,为客畲文化的重组型重构。其中,畲族文化节目包括畲族美食、畲族剪纸、打黑狮等,客家文化节目包括大腔戏、大腔傀儡戏等,二者共同以畲族文化的名头对外展示。其中打黑狮、大腔戏、大腔傀儡戏、起龙灯等是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畲族美食、畲族剪纸、迎婚嫁仪式等是引进的表演型畲族文化。此外,将畲族文化、闽王文化融合编排创作的全新的文化节目如《闽王战鼓》《畲乡偶戏庆盛世》等,是青水畲族乡现有文化的全面集中展示。除此之外,畲族文化节还加入了欣赏油菜花、观看电影、灯光秀等“借用性”文化重构节目。由此,青水畲族乡通过“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以畲族文化的名义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奉上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第三,在传统节日中加入畲族元素。在本地传统节日或庙会活动中融入畲族元素,并在大型节日时身着畲族服饰进行表演。例如在2012 年七月初一的庙会上,在永宁桥举办隆重纪念马氏真仙诞辰1 000 周年暨景星洞马氏真仙建成600 周年祈福盛典上表演畲族山歌《十看青水》《三杯清茶敬贵客》,畲族唢呐《天下乐、游营》等具有畲族风情的节目,同时在现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畲族传统服饰。经过多次举办,在传统庙会中加入畲族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统。

第四,创作新的畲族文化元素作品。过去,由于畲族元素的稀少,为使“畲族乡”名实相符,大量引进外地的畲族元素。现在,青水畲族乡的畲民们已经不满足于借用他人的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身份,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畲族文化。2007 年,青水畲族乡首次举办畲族山歌培训班;2008 年创作首支畲族山歌《美丽畲家谣》,并在文艺晚会、青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上表演。除此之外,青水畲族乡还特别重视对本地文化的收集,“在青水畲族乡有一个文化普查领导小组,它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村户采访民间老艺人,通过口述笔记或录音的方式,搜集整理畲族的建筑、语言、服饰等资料,并编纂《青水故事》,让青水文化形成文字资料保存起来”[1]。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大量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畲族文化实现了在本地区的快速发展。

(三)当前文化重构的特点

“将其中有用的内容有机地置入固有文化之中,导致了该种文化的结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文化适应性更替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重构。”[10]一般情况下文化重构是以本地文化为主,并将其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中进行选择性改造,但是这种变化是有限的。而青水畲族乡两个阶段的文化重构过程呈现异位变迁,更具经济政治价值的外来强势文化有选择性地与本土文化进行创新与组合,在以客家文化为主流的乡镇出现以畲族文化为主的文化重构。

在文化重构的第一阶段,畲族文化的引入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和畲族人民,其目的在于变更民族身份,获得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政府是推动畲族文化重构的主导力量,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并未产生过多的交集。青水畲族乡百姓对畲族身份的选择更偏向于其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比如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是钟氏族人恢复畲族身份的主要动力,特别是生育政策。

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中青水畲寨和“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的打造是对青水畲族乡客畲文化的一次实质性的重构,参与主体扩大为全体畲乡人民,促使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打造旅游业以发展经济。对经济的追求是促使青水畲族乡对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进行文化重构最主要的目的。与前者相比,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畲乡客畲人民共同参与其中,使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畲族文化带来的好处。由此,畲族文化在畲乡得到进一步的认可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借助旅游业的开发得到保护,原先较为分散的客家文化被纳入畲族文化进行重新组合。正是服务于现实经济利益,在以客家文化为主流的乡镇才会出现以畲族文化为主的文化重构。

但这种根据旅游者的需求进行的文化重构并未实现融合性的创新与组合。以青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为例,畲族古戏表演环节,将大腔戏、小腔戏等打包为畲族传统戏剧进行演出,却没有畲族传统元素在其中。在其他的节目中如《闽王战鼓》主要讲述的是“开闽王”王审知的故事,《傩舞祈福》中的傩舞表现的是祭祀场面,《祥龙迎春》传统舞狮表演,畲族元素不多,但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穿着畲族服饰,给观众留下“这是畲族文化”的印象,在表面上实现了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的结合。尽管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已经开始实现有机结合的现象,例如本土畲族山歌《美丽畲家谣》就是其中的代表,但这种有机结合毕竟是少数,尚待观察。就当前来说,这种文化重构仍以表层的机械结合为主。

三、对当前“畲族文化”地方重构发展的思考

青水畲族乡文化重构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2008 年,青水畲族乡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 年,青水畲族乡沧海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7 年,青水畲族乡青水畲族村被国家民委列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除此之外,青水畲族乡柯山畲族村被福建省建设厅等部门评为福建省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文化重构的成果得到国家和省级政府的高度肯定。但重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对此进行反思,有利于畲族文化的合理重构与长远发展。

(一)关于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认同性方面

畲族文化与客家文化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与其他文化的互动中构建起来的,二者具有许多共通性。不过,过去的文化重构主要是族群内部自发行为,而现今的文化重构以经济、政治为主导,当地人面临着对畲族文化是否认同的问题。毕竟当前人们对畲族文化的认识并非来自家人的言传身教、亲身经历,而是来自政府的宣传推动、畲族文化课程的灌输、畲族文化节目的频繁演出等。人们基本上接受了政府和当地文化精英将本地区传统客家文化与规范化畲族文化重构后的畲族文化,因为这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在面对外来者时本地人也拥有自豪感。畲族群众虽然认同了重构后的畲族文化,但我们要看到他们对畲族文化的接受很大程度上还是从工具性的角度。最开始,“促使他们更改自己民族身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原发性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认同,而是工具主义的利益考量。”[11]显然,畲族身份的更改并非源自族群的原生性认同,而是以工具利益为主要目的。民俗习惯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地方性文化行为,靠短时间的改造是无法长远维持下去的。青水畲族乡与其他少数民族乡镇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一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将畲族文化与传统客家文化进行创新,创造出本地区特色的畲族文化是实现长远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本地区传统的客家文化与外来的畲族文化打包展出。

(二)政治与经济在文化重构的作用方面

“20 世纪80 年代及之后识别出来的畲族,是畲族群体中的新增成员,具有与传统畲族不同的新特点。这部分非传统意义的畲族是在民族优惠政策实施多年后识别出来的,其识别过程大多是由族群精英引导完成,其族群身份的确定往往是族群精英与中央政权博弈的结果。因此,非传统意义上的畲族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12]我们回顾青水畲族乡文化重构的过程可以看出,起初恢复畲族身份是为了获取制度红利,现在推动文化重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事实上,畲乡对文化发展的需求常让位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引进这些畲族元素的最大动力是经济政策利益,是对经济利益和国家政策扶持的追求产生了对传统文化和畲族元素的需求。“民族”更像是被赋予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下这一符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畲民经济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畲民族群意识的影响。助力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是畲族文化重构带来的好处之一。如果畲族文化没有为畲乡人民真正接受,可以预见到这种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迟早会衰落。单纯以政治经济为导向的重构将使文化活动日益产业化和物质化。青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已经举办了四届,已经小有成就,但高度重合的节目,越来越商业化的运作,使得这一节日越来越远离设立初衷,变为一个商品展销会,逐渐失去民族特色。开发地区文化资源满足文化消费市场是大势所趋,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更是响应国家政策的顺势而为。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与经济政治因素保持平衡是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关于畲族文化的引入方面

青水畲族乡的畲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几乎消失殆尽,当前我们看到的畲族文化是本地区文化精英从景宁、宁德等地学来的文化,多为简单的引入,并未与本地区传统文化实现深入结合,只是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特定时段进行表演。不符合现实需求的文化即使引进了也不能与当地很好的结合,因此在引进畲族文化的时候决策者应该慎重考虑。如果只是为了体现畲族身份或为了发展旅游业而引进,可能最终引进的只能是文化产品而非文化。

(四)关于传统客家文化的保护方面

虽然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本为客家传统文化的戏剧、古民居等常被冠以“畲族”的名号作为畲族文化推广出去,并通过媒体和景区的宣传为人们知晓,这就导致大部分人认为青水畲族乡为纯畲族文化乡镇,掩盖了青水畲族乡其实是一个拥有丰富客家文化的乡镇。长远来看,将客家文化表现为畲族文化对本地区客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是利是弊需要长期观察。事实上,不是只有畲族文化才具有吸引力,客家文化作为青水畲族乡传统文化的主体,同样具有一定市场号召力。

四、结语

作为一个曾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镇,青水畲族乡对畲族文化的引进与重构是当地人谋求政治经济利益的产物。与此同时,这一重构行为也带来畲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当地客家文化的后续发展问题、重构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等,这些都是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要看到,就当前取得的成果而言,青水畲族乡谋求文化重构的发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依靠畲族文化的重构发展了旅游业。但由于文化重构还处于初步融合阶段,传统的客家文化和畲族元素并没有实现深入的融合,它们只是被冠以“畲族”文化的名号对外宣传,文化展演成分浓厚。文化问题终究要回到人本身,离开了人,文化就会成为无根之水。充分考虑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并激发本地畲族民众的文化主体性和主动性无疑是未来畲族文化重构的方向。

猜你喜欢

畲族重构传统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老传统当传承
畲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