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调神针法联合改良瑜伽休息术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2020-11-13

广西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瑜伽产后量表

黄 慧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50)

产后抑郁障碍(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特发于女性产后这一段特殊生理时期的抑郁症,是产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产后抑郁不仅危害产妇身心健康,还对婴儿发育、情感认知等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者有自杀和杀害新生儿的倾向[2],降低母乳喂养率[3],部分患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者持续1~2 年,再次妊娠中发病率为20%~30%[4]。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支持情况、睡眠、新生儿健康状况、是否母乳喂养、产程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5],与产妇分娩后性激素水平、神经递质等的异常改变有紧密联系[6],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7]。临床治疗方面,轻中度患者推荐心理治疗,由于对疾病的羞耻感、费用、交通、合格的治疗师有限等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有效的治疗[8];中重度患者多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高自杀风险患者,可考虑改良电抽搐休克治疗[9]。常规西药不良反应明显,起效缓慢,效果难以令人满意[10],并且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可通过胎盘或乳汁使新生儿出现一些不良反应[11],患者依从性差。中医治疗采用口服中药汤剂[12]、针灸[13]、耳穴[14]等联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将传统针刺及改良瑜伽休息术有机融合,同时应用支持性心理疗法,治疗产后抑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4年10月至2019年7月本辖区内产后访视发现的产后抑郁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 例,治疗组年龄21~42(29.38±3.13)岁,初产妇为25 例,经产妇为6 例,病程为2 周~6(3.46±1.13)个月;对照组年龄22~43(30.17±2.42)岁,初产妇为 22 例,经产妇为 9 例,病程为 1 周~8(3.16±1.21)个月。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Ⅳ)中制定的“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均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⑧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⑨反复出现想死亡的想法。具备5条以上的症状,且必须包括①②两条[15]。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或精神性物质和非成瘾性物质所导致抑郁;②排除因晕血、晕针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者;③排除治疗期间不能坚持而中断治疗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采用自拟调神针法结合改良瑜伽休息术治疗。取穴(有双侧则取双侧):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膻中、内关、神门、中脘、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百会、四神聪、印堂30°进针0.5 寸,膻中15°进针0.5 寸,中脘、安眠、内关、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直刺1 寸,针具选用1.5 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北京天宇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同时进行改良瑜伽休息术: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上,医者用轻柔的语言引导患者,引导内容可归纳为调节身体状态、调节呼吸节奏及调节心理状态,引导词为笔者根据经典的瑜伽休息术引导词融入传统中医术语改良;留针过程中引导患者闭上双眼,不再接受外界感官的刺激,调整呼吸为腹式呼吸,并专注于深长而柔和的呼吸,去感受得气后的针感,感受整个人的下沉,循序渐进地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完全地放松,最后逐步唤醒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并记录患者的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8周。

1.4.2 对照组 采用瑜伽休息术指导患者调整呼吸及放松,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上,医者用轻柔的语言引导患者闭上双眼,不再接受外界感官的刺激,调整呼吸为腹式呼吸,并专注于深长而柔和的呼吸,感受整个人的下沉,循序渐进地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完全地放松,最后逐步唤醒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并记录患者的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持续8周。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应用倾听、安慰、理解、鼓励、解释等支持性心理疗法手段。

1.5 疗效评价指标

1.5.1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 EPDS量表共10 个条目,每个条目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4 级,总分为0~30分,诊断临界值为10分[16]。

1.5.2 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 PHQ-9 量表是自评量表,主要用于基层卫生机构,量表总分0~4分为无抑郁症状,5~9 分为轻度抑郁,10~14 分为中度抑郁,15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总分≥10分为诊断抑郁症的分界值[17]44-45。

1.5.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HAMD量表由17 个条目组成,评分范围为0~50 分,临床诊断临界值为 7分[17]122-123。

以上疗效评价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进行评分。

1.5.4 临床综合疗效 根据上述三个量表评分综合判定,痊愈:三个量表减分率均≥75%;好转:三个量表减分率25%~74%;无效:三个量表减分率均<25%。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处理;对于百分率和构成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EPD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EPDS 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EPDS 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EPD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EPD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31 31治疗前18.21±6.18 17.43±5.76治疗后5.23±1.32①②8.23±2.72①

2.2 两组PHQ-9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PHQ-9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HQ-9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PHQ-9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治疗后6.79±1.15①②9.71±2.53①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31 31治疗前16.31±4.36 17.24±4.39

2.3 两组HAMD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MD 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HAM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HAMD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HAMD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31 31 27.12±2.18 28.46±2.54 5.12±1.37①②7.21±2.16①

2.4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根据临床症状归属为中医“郁证”“癔症”“狂症”“产后忧郁”“产后情志异常”“脏燥”等范畴,其发生乃由肝气郁结或心、脾、肾亏虚所致。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气随血脱,极易产生气血虚、五脏失养的病理状态,主要病机归纳为体质虚弱,产时失血,气随血脱,阴血亏虚,血不养心,心神失养;或素性抑郁,产后气血亏虚,肝木失养,肝失藏血,血不舍魂;或过度忧愁思虑,损伤心脾;或产后元气本亏,再因劳倦,气虚无力运血,败血滞留成郁而发为本病[18]。现代医家夏永良教授归纳此病与气郁相关[19],傅萍教授认为,产后抑郁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肝气郁结[20]。《吴医汇讲》中记载“产后妇人敏感脆弱,易出现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致抑郁诸症”。

针刺是治疗产后抑郁的常见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调理气机、调节督脉经气[21]。近年来关于针刺与神经递质的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后5-HT 水平显著提高,还可明显提高脑内氨基丁酸(GABA)水平,而GABA对睡眠的开始以及维持均有重要的作用[22]。笔者基于临床实践自拟调神针法以滋养脾肾、养心安神、疏肝解郁。取穴方义:百会、印堂、四神聪调节督脉经气,百会醒脑开窍、振奋阳气,具有开窍启闭、醒元神、调脏腑的作用;印堂穴属于经外奇穴,具有明目通鼻、疏风清热、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产褥期抑郁引起的失眠、头痛等症;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具醒神开窍、益智之功;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亦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效,可以改善失眠,调节情绪;神门为心经腧穴,补益心气、补养心神,对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心烦、失眠等起到很好的效果;安眠穴属于经外奇穴,效如其穴名,具有平肝息风、宁神定志之功效,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眠;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要穴,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之功效,可以调和气血,醒神开窍,为强壮要穴;膻中为任脉穴位,心包募穴,气会膻中,通达经络,理气解郁,一切气病皆可选用;中脘穴为任脉要穴,疏肝健脾,和胃利水,有扶正强身之功;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具有调肝补肾、安神助眠之功效;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效。诸穴配合,共同达到养血安神、疏肝理气、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之功效,从而有效缓解产褥期抑郁诸症。

笔者将古老瑜伽休息术改良后合理地融合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在30 min 留针过程中引导患者行瑜伽休息术,在瑜伽引导词中融入传统中医术语,用轻柔的语言引导患者从上至下依次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去感受每一个穴位的酸、麻、胀、痛,将呼吸带入到这些部位,再引导患者将这些部位连成线即为经络,去感受经络以及气血的运行,在气沉丹田之中感受元气和、经络畅,增加临床调神之效。治疗过程中全程融入支持性心理疗法,采用倾听、安慰、理解、鼓励、解释、宣泄、商讨、保证等手段,使患者转变认知角色,缓解抑郁情绪。

瑜伽源自印度,在西方,瑜伽常被看作是补充和替代医学的一部分[23]。瑜伽休息术是指带着一丝觉知的睡眠,是一种介于清醒和放松之间的心智状态,通过练习休息术,能够释放肌肉、情绪及精神紧张,打开心智的更深层面[24]。瑜伽经典《哈他瑜伽之光》这样写道:“精神是感官之王,生命之气是精神之王,当精神专注时,这被称为灵魂的最终解脱,当生命之气与精神专注如一时,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就出现了。”瑜伽休息术以呼吸放松、肌肉放松为主要方式,以自我舒适为训练原则,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和体液,松弛身心,配合呼吸、想象充分放松精神,消除抑郁焦虑情绪,配以舒缓轻松音乐,安静环境,愉悦身心,调动机体潜在积极因子,树立乐观积极态度,减轻自卑心理,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25]。瑜伽休息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精神系统及少数其他领域。在生殖系统的作用,瑜伽休息术主要改善激素水平、焦虑程度及身体机能;在精神系统的作用,主要改善焦虑抑郁程度、睡眠及身心状况[26]。改良后的瑜伽休息术训练融入了传统中医理论引导词,更好地保证针刺的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的压力,练习后达到稳定、流畅、深长的呼吸,从而舒缓神经、平和精神。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由于门诊资源有限,样本量较少,代表性不足,研究周期不够长,观察指标不够全面,有待于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对于产褥期抑郁患者给予自拟调神针法联合改良瑜伽休息术治疗,可改善产妇产后生活质量,针刺疗法及瑜伽休息术属非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完全不影响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婴健康,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瑜伽产后量表
Hello White瑜伽馆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