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2020-11-13吴静雅李永浩

广西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络益气中风

吴静雅,李永浩

(1.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2.武警安阳支队卫生队,河南 安阳 455000)

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占中风的85%以上[1]。缺血性中风主要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严重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因此,尽快解除血管阻塞狭窄,改善脑微循环是抢救治疗的关键[2]。目前,缺血性脑中风的常规治疗是抗血小板聚集、血管扩张、降压、抗凝等,可较好缓解脑部缺血症状,但停药容易复发,且存在一定副作用[3]。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病病机多为“血瘀”,益气活血可改善血流不畅,治疗缺血性中风具有较好效果。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80 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随机、开放、双盲方法设计随机分成2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48~75(63.23±3.26)岁;病程1~56(28.32±9.37)h。研究组男20 例,女20 例;年龄 50~75(64.12±3.58)岁;病程 1~60(30.32±9.14)h。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 等影像学检查证实。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 检查证实;②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字;③研究前3 个月无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史。

1.4 排除标准 ①过敏性疾病、哮喘病史及癫痫患者;②存在脑梗死症状、大面积脑出血症状及短暂性脑缺血症状患者;③严重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心脏病患者;④血糖、血压控制不稳定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入院后即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治疗。

1.5.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益气活血通络汤,主方:水蛭10 g,川芎10 g,地龙10 g,桃仁10 g,当归10 g,红花10 g,赤芍10 g,丹参20 g,黄芪30 g,全蝎5 g,蜈蚣1~3条;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1 次,连续治疗2 周。辨证(症)加味:下肢无力瘫软者加牛膝、杜仲各10 g,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者加胆南星、瓜蒌、大黄各10 g,头痛、眼胀者加钩藤10 g、石决明15 g。

两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得分越低说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越好;②采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包括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等。

1.7 疗效标准[4]基本痊愈:NIHSS 评分降低≥90%,病残0 级;显著进步:NIHSS 评分降低46%~89%,病残1~3 级;进步:NIHSS 评分降低18%~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或提高≥18%。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研究组对照组n 40 40治疗前9.43±2.20 10.11±1.2治疗后3.24±1.03①②5.67±1.43①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红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红细胞比容(%)组 别n 时间全血黏度(mPa/s)高切 低切研究组49.47±3.20 31.36±4.32①②48.53±3.24 40.32±1.66①40对照组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7.02±1.22 4.01±0.14①②6.99±0.97 5.27±1.06①9.12±2.10 7.04±0.45①②9.20±2.22 8.22±1.16①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基本痊愈16 例,显著进步 13 例,进步 6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为 87.50%;对照组基本痊愈8 例,显著进步8 例,进步10 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5.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18,P<0.05)。

3 讨 论

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与血脉痹阻、血虚有关,治宜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清代王清任认为,血瘀为百病之因,活血化瘀之方可治百疾。进而言之,益气可复心气,养心血,保证血行通畅;活血则可疏通经络,改善机体循环,改善缺血心肌,加速供血功能恢复。研究表明,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中风具有良好效果[5]。

本文运用的益气活血通络汤由全蝎、水蛭、地龙、川芎、红花、当归等组成,其中全蝎、水蛭等虫类药可破血祛瘀通络,具有强化当归活血化瘀的作用;红花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有利于改善凝血状态并扩张血管;川芎活血祛瘀;当归、红花、赤芍等均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络功效,并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黄芪、地龙破血散结,化解脑部瘀血,并发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益气固本、祛风培正的功效,能显著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症状,保护受损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7-8]。本组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如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值、红细胞比容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NIHSS 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总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汤具有良好疗效,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受损程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通络益气中风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