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袜套牵引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

2020-11-13王海全徐鸿育

广西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隐窝滑膜炎髋部

王 辉,王海全,陈 庆,徐鸿育

(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是髋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以短暂性急性疼痛、肿胀、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是3~8岁儿童髋关节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上呼吸道感染、髋部外伤均可引起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在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中,因为上升的股骨颈动脉经过股骨颈前隐窝下方,积液对这些血管施加压力,可能诱发股骨头缺血[1]。该病若早期不能正确诊断,不积极治疗,病程迁延,不仅影响髋关节功能,甚至有可能演变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引发儿童髋关节发育障碍。我科传统上使用皮肤牵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效果良好,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皮肤牵引使用胶布时易引起皮肤过敏,不少患儿出现皮肤破溃,不但加重了患儿痛苦,而且需反复拆下重新粘贴胶布及换药,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拟使用袜套(市场购买的棉质足球袜)牵引结合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中药外敷,旨在找到一种安全无创、并发症少、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在本院小儿骨科住院的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3.5~14(6.5±2.5)岁;病程1~6(2.3±1.7)d;左髋8 例,右髋12 例;对照组男11 例,女9例;年龄3~13.5(5.5±1.7)岁;病程2~5(2.1±1.3)d;左髋9 例,右髋11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①有下肢过度活动或扭伤史;②年龄在3~14 岁;③患肢跛行,不愿站立行走,主诉髋或膝关节疼痛;④骨盆向患侧倾斜,患肢假性延长2.5 cm 以内,腹股沟处触痛,患侧髋关节屈曲、内收、旋转有抵抗,患肢外展外旋位;⑤X线摄片:骨盆倾斜,双侧闭孔不等,髋关节间隙增宽;⑥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沉有时增高。

1.3 排除标准 ①化脓性髋关节炎、风湿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病理性改变者;②有严重心、肺、肾功能不良者;③有严重皮肤病者;④有精神病史者;⑤对中药过敏者;⑥已接受相关治疗,可能影响观察结果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卧床制动治疗。

2.1.1 对照组 患肢给予皮肤牵引(牵引质量为患儿体重的1/12~1/8,≤4 Kg),并维持外展位,每日持续牵引时间不低于12 h,牵引2周。

2.1.2 治疗组 患肢给予袜套牵引,在对照组牵引的基础上外敷自拟中药(组成:当归10 g、羌活15 g、红花15 g、白芷10 g、制乳香15 g、制没药15 g、骨碎补10 g、续断10 g、木瓜15 g、透骨草15 g、川花椒12 g;用法:研成粉末,黄酒浸泡,布包蒸热,烫熨患处)。以7 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随访6个月。

2.2 观察指标 使用彩超测量股骨颈前隐窝厚度(股骨颈关节囊外缘至股骨颈骨膜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将治疗前后患侧股骨颈前隐窝厚度进行对比。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无跛行,行走无疼痛,蹲起自如,“4”字征和旋转屈髋试验阴性,双下肢等长,无复发。好转:症状体征改善,仍有轻度跛行,或症状、体征消失后复发。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股骨颈前隐窝厚度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股骨颈前隐窝厚度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股骨颈前隐窝厚度比较(mm,±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患侧股骨颈前隐窝厚度比较(m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20 20治疗前9.1±2.5 9.3±2.1治疗1周后7.1±1.9①②8.2±2.0①治疗2周后5.2±0.7①②5.6±0.4①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讨 论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是一种急性的骨科疾病,病程短,良性可完全治愈,积液可完全吸收。偶尔转为慢性或复发,与legg-perthes 病的区别在于病史较短、影像学检查正常及可完全治愈[3]。本病的特点是临床症状重而体征轻,疼痛常向同侧膝关节放射,单纯行膝关节X 线片检查易忽略髋关节的病变,或者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欠缺,临床查体不够详细,容易漏诊、误诊,导致严重后果。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临床上较常见,多数患儿均有蹦、跳、滑、跌、扭伤等轻微外伤史,但受伤后担心家长责备,常常否认有外伤史,问诊时要详细问明髋部疼痛的诱因;查体时,因小儿生性好动,部分患儿伤后跛行不明显,仍然坚持行走、活动,嘱其快步行走,如发现患儿身体晃动、跛行明显,结合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流注关节,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日久郁而化热,湿热相搏致关节肿胀,筋脉拘急,关节活动受限。病因与外伤、劳损有关,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病邪内留时,外伤或劳损致局部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可致发病。本病的病因多为轻度的髋部外伤,髋部过度外展、外旋致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聚于股骨头与髋臼之内,关节枢机不利,气血阻滞,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或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趁虚而入,致使关节脉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而致髋部疼痛[4]。李东垣在《医学发明·泄可去闭》中提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刘召勇等[5-6]将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中医分型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本研究纳入观察的儿童多有跌倒、扭伤或过度活动病史,髋部脉络受损,血溢脉外,瘀血阻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属痹证,证型为气滞血瘀型。所使用的活血方乃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辨证用于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气滞血瘀型,在临床实践中疗效显著。方中当归、红花活血化瘀止痛,共为君药;羌活、白芷、制乳香、制没药祛风行气止痛,为臣药;骨碎补、续断止血消肿,木瓜、透骨草、川花椒舒筋活络,共为佐使。全方活血与行气止痛并行,相得益彰,共奏活血化瘀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

如何尽快减轻髋关节滑膜充血、水肿,降低关节腔内压力,从而解除患侧髋关节疼痛,恢复患儿负重及行走功能,是骨科医生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中面临的难题。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治疗上多主张卧床休息、避免负重,避免进一步刺激滑膜,导致关节内积液增多。我科临床上常用皮牵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持续牵引能降低髋关节内压力,从而减轻对股骨头的供血血管的挤压,可以缓解髋关节周围肌肉和软组织的痉挛,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损伤滑膜的修复,快速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降低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发生率。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儿童皮肤娇嫩,皮肤牵引使用胶布时易引起皮肤过敏,不少患儿出现皮肤破溃,不但加重了患儿痛苦,而且需反复拆下重粘贴胶布及换药,影响牵引治疗效果。本项目使用袜套牵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可达到皮牵引同样显著的疗效。

本临床实践表明,袜套牵引结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优化了单纯皮肤牵引的传统治疗方法,有以下优势:①袜套牵引使用棉质袜套,避免了皮肤牵引可能出现的胶布过敏,减轻患儿痛苦;棉质袜套五颜六色,可缓解患儿紧张情绪,配合治疗,保证疗效。②辨证使用中药外敷,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减少患儿输液过多引起的不适,更易于被患儿家属接受。③彩超检测无创、操作简便,可在治疗过程中动态对比,与MRI动态观察比较费用低廉。袜套牵引结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并发症少,症状缓解快,住院时间短,减轻了家长与患儿的心理负担,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对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高骨科疾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发挥积极作用。袜套牵引结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是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隐窝滑膜炎髋部
肌动蛋白染色协助分析肠上皮增殖和分化的相对定量研究
生姜粥缓解滑膜炎疼痛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经关节突全内镜侧隐窝减压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80例临床观察
通经活利汤配合皮肤牵引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53例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