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草产品加工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2020-09-24黄倩倩邬彩霞林淼程秀花赵国琦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牧草教学模式评价

黄倩倩 邬彩霞 林淼 程秀花 赵国琦

基于SPOC的草产品加工课程改革模式研究

黄倩倩 邬彩霞 林淼 程秀花 赵国琦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牧草产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推动我国牧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需要高校培养输出具有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基于SPOC理念的混合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在草产品加工课程中引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四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草业科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为我国草牧业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一流本科教育,专业是基本主体,课程是核心环节。课程也是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教育部先后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并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19年,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全面唱响,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体系迎来新的改革和挑战。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分析新型农林人才需求,如何培养知农爱农为农新型人才是每一位农林院校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前我国牧草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面临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牧草种植技术相对滞后、牧草生产基础设施不足、牧草生产和市场风险频现、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的同时,还对国际草产品市场存在较大依赖[1,2,3]。虽然近年来我国草产品在加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提升。为了提升我国草产品加工技术,推动我国牧草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草产品加工是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长期以来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上课睡觉玩手机等问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进行了基于 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 SPOC理念下的课程教学设计

(1)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在 MOOC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校本化”学习平台,是 MOOC 与学校课堂教学的深度结合与应用,是将在线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的一种“线上”与“线下” 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4]。(2)课程设计是SPOC 混合教学法的关键,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了解授课对象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设计,包括细化学习要点,划分学习单元。根据扬州大学草业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草产品加工课程为32个学时,共16个教学周。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方草牧业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十二个学习单元(图1),并在每个单元下细化教学目标和学习要点,制定单元导学,并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过程,确定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布。

2 单元教学实施过程

(1)SPOC教学依托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开展。在课程开始之前上传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等资料并进行学习单元的建设。学习单元包括单元导学、学习资料、课程作业、讨论以及在线测试等。以“干草与草捆”单元为例,单元导学包括学习安排(图2)、学习内容(图3)以及导学说明。因为目前草产品加工没有现成的MOOC资源,因此学习资料主要以教材,课程ppt和教师录制的讲课视频为主,某些单元会增加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和文献作为拓展性学习资料。混合式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和时间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的比例会占到50%~70%,因此课堂时间应该选择重点和难点,讲最值得讲的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实施过程: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任务通知,学生按照任务,进行线上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和测试。教师根据作业或者测试成绩掌握学生网络学习效果。课中:教师首先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和作业答疑。然后组织课堂讨论,讨论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结束后学生总结,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课后:学生将课堂上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写在学习笔记中。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应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和研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内容,要建立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5]。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如在线时长和频度、线上测试和作业,课堂讨论情况以及学习笔记等,结果评价主要通过期末测试,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课程考核成绩比例为:平时成绩(50%)=在线时长(4%)+学习笔记(6%)+课堂讨论(50%)+作业及测试(40%),其中课堂讨论包括组评和互评;期末成绩(50%)=期末闭卷考试。

图1 教学单元设计和课时安排

图2 单元学习安排导图

图3 单元学习内容导图

4 教学反思

(1)基于SPOC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教师的作用。课前,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要能够根据学生需求整合各种线上和实体资源。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随时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指导,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SPOC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SPOC更加强调赋予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学”[4]。经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大多数学生认为SPOC混合课堂的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好,有吸引力。由于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划分,学生感觉自由度高了许多,同时自主学习时间的增长给予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2)在收到好的反馈的同时也发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SPOC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对于自觉性差的学生,容易出现“划水”的现象。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不学或者准备不足,导致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的讲解,课堂讨论参与不进去。SPOC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学习资源的收集和整理需要花费比传统课堂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凝练能力需要提高,如何在课堂讨论阶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参与度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5 结语

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人才”。草产品加工课程改革实践表明,基于SPOC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优化评价体系,是该课程在该教学模式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改善的问题。

[1] 杨春, 王明利. 中国牧草产业经济, 2014[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5.

[2] 王明利. 中国牧草产业经济, 2015[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3] 石自忠, 王明利, 刘亚钊. 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21(2): 1-8

[4] 康叶钦. 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1): 85-93.

[5] 吾斯曼·吐尼亚孜等. 农业院校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8, 5(11): 290-291.

(2020–06–03)

G642.3

A

1007-1733(2020)09-0072-03

猜你喜欢

牧草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