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原发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诊治分析

2020-08-02葛岩冷宗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异位妊娠输卵管

葛岩 冷宗祥

【摘 要】 目的:分析探究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表现,总结其诊治方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例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该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停经、下腹痛、阴道少量出血、查血HCG值升高异常等方面。本病例术中诊断:右侧输卵管伞端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左侧输卵管美兰通液术。观察左侧输卵管未见美兰流出,提示左侧输卵管阻塞。最后病理回报提示,右侧输卵管绒毛膜癌,右侧输卵管伞端见浸润。明确临床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II期。给予手术+化疗(5次)后,定期随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输卵管异位妊娠中有发生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提高警惕,并给予重视。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异位妊娠

原发性输卵管绒癌是异位绒癌的一种,极其罕见。绒癌多发生于子宫体,输卵管绒癌发生于输卵管,与输卵管妊娠难以鉴别。绒毛膜癌作为临床上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病症,一般发生部位为子宫,少数发生在输卵管位置。且血HCG值异常增高。诊断过程中容易只认为是输卵管异位妊娠情况。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输卵管绒毛膜癌的发病率较低,为了可以提供科学的临床诊治经验[1],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18年3月5日,患者李珊珊,30岁,吉林省长春市。主诉停经2个月左右,阴道少量流血伴有轻度下腹痛10余天。病史:平素月经规律,13,4~5/28~30,量中等,痛经(-)。末次月经:2017年12月末,患者测尿妊娠试验(+),2月21日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如月经量。3月1日无诱因出现下腹痛,逐步加重,并伴有肛门坠胀感。阴道流血减少,如月经量末期。入院时查血HCG>15000.0mIU/mL。彩超回报:宫内未见GS,右侧附件区一混合回声,大小3.3cm×2.8cm。CDFI:可见血流信号。子宫前方探及液性暗区,深1.6cm。提示:右附件区异常回声,盆腔积液,结合临床。既往健康。生育史:G2P1,1年半前自然分娩1次。入院后查体:一般状态良,体温:36.4℃;呼吸:18次/min;脉搏:93次/min;血压:90/60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 -)。

1.2 研究方法

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确定其临床诊断结果。

2 结果

本病例诊治经过:于3月7日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伞端见似绒毛样组织及新鲜点滴样出血,右侧阔韧带后叶中间有一直径约0.5cm局部病灶,疑似有绒毛、浸润。术中诊断:右侧输卵管伞端妊娠。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和左侧输卵管美兰通液术。左侧输卵管未见美兰流出,提示:左侧输卵管阻塞。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回报:(右侧输卵管及病灶组织)绒毛膜癌,输卵管伞端见浸润。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Ki-67(+)。明确诊断:右侧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Ⅱ期。术后第5日查血HCG:18673.56mIU/mL。选择在术后第10日行5-氟尿嘧啶(5-Fu)单药化疗,连续应用8d。

在本院连续5次化疗,在第4次化疗后查血HCG示:<1.2mIU/mL。又行第5次化疗(预防性),2018年8月8日结束。化疗过程中患者一般状态尚可,未见明显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在第4次化疗后血HCG示:<1.2mIU/mL。治疗期间定期查肺CT、胸片,均未见异常,随访至今(1.5年)无复发,目前患者已达临床治愈。血HCG<1.2mIU/mL,仍定期随访,持续至今。

3 讨论

3.1 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诊断

绒癌作为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滋养细胞肿瘤,一般分为原发性绒癌和继发性绒癌两种类型。继发性绒癌一般出现在葡萄胎、足月产或者流产等,少数情况与异位妊娠相关。近年来,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受到保守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的病灶存在时间延长[2]。

考虑到输卵管管腔狭长,在滋养叶细胞发生恶性病变之后,容易在穿透输卵管管壁的基础上,诱发输卵管发生破裂。对此,为了有效降低输卵管绒毛膜癌的风险,提高对疾病早期诊断的认知十分关键。相关学者提出,输卵管绒毛膜癌普遍具有以下特征,可以将其作为输卵管绒毛膜癌早期诊断的参照标准:宫内无原发病灶;排除宫内正常妊娠及葡萄胎妊娠;病理诊断为绒癌。通过病理诊断,可以确定绒毛膜癌的位置处于患者输卵管处,并且其外观呈明显的暗红色或紫红色,切面存在明显的充血、水肿以及管腔扩张现象,腔内充满坏死组织及血块。镜下见细胞滋养层细胞增生。

为了有效避免出现输卵管绒毛膜癌漏诊或误诊等情况,需要注意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区分:1)输卵管妊娠:输卵管绒癌的临床表现与输卵管妊娠相比,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比如:患者停经后有明显的阴道流血以及下腹胀痛等症状表现,经检测,其血HCG异常升高,彩超可见附件包块。对于这两种病症的区分,其重点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血HCG指标,大多为几十到几百不等,而输卵管绒癌患者的血HCG指标,其检测结果显著高于输卵管妊娠检测指标[3]。2)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育龄期女性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在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方面,同时妇科彩超检测可见附件包块,血HCG指标明显增高。期间,如果肿瘤出现坏死或者破裂出血等情况,疑似表现为急腹症。两组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存在明显的性早熟情况。3)原发性输卵管癌:可表现为阴道少量流血、下腹痛等,而输卵管癌表现为阴道排液,血HCG指标正常,部分伴有恶病质表现,可于术后病理明确诊断[4]。

3.2 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的临床治疗

对于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的临床治疗,现阶段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一般以化疗配合手术治疗这一方式为主。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对于输卵管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实施手术干预,同时配合科学的化疗,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反应。但是对于年轻未育患者,考虑到保证其生育功能,需要不建议切除子宫,对此可以实施单侧附件或者病灶所处输卵管的切除。從本文病例资料可以看出,手术干预后,给予5-氟尿嘧啶和更生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其作用效果较为明显。本病例应用5-氟尿嘧啶单药化疗方案,其临床治愈效果也很显著。对于疾病复发这一问题,需要针对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落实定期随访,定期复查(血HCG,彩超,肺CT等)。如果复查血HCG结果呈阳性,则存在复发风险[5]。

综上所述,输卵管绒癌发病率较低,临床诊断过程中不容易鉴别,需要术后病理明确。如果保守药物治疗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情况,应提高警惕,血HCG值升高异常,尤为重要依据,不可忽视。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配合科学的辅助检查,仍可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彦珍,赵风杰.1例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病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51):194.

[2] 张丽丽,张师前.异位妊娠与输卵管/卵巢绒毛膜癌的鉴别[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33(09):888-892.

[3] 李洋洋,王丹阳,毕玉晰,等.输卵管绒毛膜癌误诊为异位妊娠二例报告[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7,44(04):404-405,411.

[4] 沈媛,赵晨霞,高玉霞.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7,24(04):318,320.

[5] 刘津,王瑛坚,刘雪莹,等.输卵管绒毛膜癌1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05):845-846.

猜你喜欢

异位妊娠输卵管
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女性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宫外孕
输卵管积水该怎么治
孕酮联合妊娠相关蛋白A早期预测异位妊娠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60例异位妊娠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62例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300例